标签:
杂谈 |
“光之魔术师”与光有关的奇想到底来自何方?
提起“艺术大师”四个字,我们的脑海中会冒出许多名字。但在这些人之中,用“光”进行创作的或许只有James Turrell。2017年1月21日,James Turrell中国首个大型回顾展在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越来越多的人在短时间内知晓了这位艺术家,但其实,Turrell有着远比我们想象要复杂的经历和身份。下面几个鲜为人知的片段和回忆,将让我们走进作品背后的James Turrell。
http://p3.pstatp.com/large/16340004aa21533a5777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光之魔术师
James Turrell 1943年出生于美国洛杉矶,被认为是“南加州光与空间运动”的先驱与代表艺术家。他善于使用“光与空间”作为媒介,来表现与探索人们对于感知、感官刺激、空间转换的视觉与心理反应。
http://p9.pstatp.com/large/16340004aa23641ebe76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http://p1.pstatp.com/large/16340004aa22648803e0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1967年以来,Turrell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举办了超过160场个展,是如今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超越时空、文化,不管你来自哪个国家,拥有怎样的宗教信仰,都会沉浸于他所创造的光之世界当中。“光之魔术师”、“光的雕塑家”……看到他的作品,人们就会想到这样的描述和称呼。而他与“光”间关系的缘起,还要追溯到他的家庭与童年。
http://p1.pstatp.com/large/16310001920599a09635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http://p3.pstatp.com/large/163100019207d8dc64bd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贵格会教徒
James Turrell成长在一个拥有贵格会信仰的家庭当中,他对光的痴迷与贵格会有着很深的联系。
贵格会(Quaker)又名教友派、公谊会,是兴起于17世纪中期的英国及其美洲殖民地的宗教。在其信仰当中,“光”具有重要意义:每个人都有“内心灵光”(Inner Light),人可以借助这灵光识别真理,接近上帝,获得正确的生活指南。
在只有5、6岁的时候,Turrell就开始和祖母一起参加贵格会集会。集会开始前,每个参与者都会静静闭上双眼。祖母对Turrell进行的解释令他至今难忘:“稍等一下,我们将走进内心迎接光的到来。”
http://p3.pstatp.com/large/16340004aa25943b4389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在2014年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Turrell还曾提到一位贵格会传教士、画家Edward Hicks(1780-1849)。在Hicks创作的《和平国度》(The Peaceable Kingdom)中,生灵万物在自然中和平共处。画作中流露出的和平安宁,奠定了Turrell日后创作的主要基调。
http://p3.pstatp.com/large/1631000192088163f1c6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有趣的是,Turrell没有回避自己当时“不安分”的孩童心情,坦言在贵格会漫长而具有冥想氛围的集会时曾幻想:“要是集会所的屋顶可以敞开,岂不是件很棒的事情?”
从这些至今仍令艺术家记忆犹新的童年片段,可以看出贵格会对他与光相关的创作带来了多么深远影响。或许就是童年想要掀开屋顶的渴望,外加上述种种促使他创作了Skyspaces。这些根据不同环境而设计的空间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拥有或圆或方的巨大天窗。当你坐在、站在,甚至躺倒在空间之中,抬头即可见到时刻在随时间变换的天空,感受直接从天际而来的光。
http://p3.pstatp.com/large/16340004aa26f2bb89f5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身为贵格会的终身教友,特瑞尔为贵格会设计了“活栎树集会所”(Live Oak Meeting House),集会所的屋顶同样设计有天窗,在其中光线的照射方式也带有宗教上的含义。
http://p1.pstatp.com/large/16320004d93e2541d2e7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这有点像盯着火看的经历……你会进入某种游离的状态,但在这种状态下,你并非没有不进行思考,而是没有以语言的方式进行思考。所以如果你想要以这种触发感情的方式来进行创作的话,你必须要以这种纯粹的状态来进行,所以光线才这样强大。它那种可以吸引每个小孩子的东西。我们对光线有着先天的回应和感知。”
http://p1.pstatp.com/large/163100019209bcc8f0e8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通过这些作品)我对天空的定义做出回应:你有了海上的天空、沙漠上的天空……我也在阿尔卑斯山地区建造了带有天窗的空间——在这里你将看到在冬天才会出现的湛蓝天空,蓝到你会觉得自己仿佛可以将天空切成小方块。”
http://p1.pstatp.com/large/16310001920a443a04ba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http://p3.pstatp.com/large/16340004aa278f01453f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http://p1.pstatp.com/large/16320004d93f93d9f01e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http://p1.pstatp.com/large/16340004aa29d039bb14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无畏的飞行员
如果说贵格会为James Turrell的创作带来了“内在灵光”;那么作为飞行员的传奇经历则让他得以在广阔的天空里体验不同环境下的“外部光”。
受到航空工程师父亲的影响,James Turrell早在16岁时就获得了飞行驾照,而现在他已经在天空中飞行超过12,000小时——了解了这些,或许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他会把天空看做自己的工作室、材料和画布。越战期间,由于贵格会的宗教背景,Turrell并没有被送往战争一线,而是被派往老挝去执行与飞行相关的其他任务。驾驶着U2侦察机的Turrell曾多次飞过喜马拉雅地区,多变的地形、莫测的天气,扩展着他对光、对天空的认知。
受到法国飞行家、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的作者)对于天空描述的启发,James Turrell意识到在云层或者气流对冲之间,有一种“空间中的空间”在形成。当飞行员有机会飞入这些空间,就会获得相当震撼的视觉体验。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何Turrell创作了Ganzfeld(《全域装置》)。通过巧妙设计,艺术家使空间内充满有形光物质,造成无限空间的错觉。观者将无法识别地平与维度——就好像飞行员在云雾中穿行,或者暴风雪中体验雪盲。
http://p3.pstatp.com/large/16320004d9428b5fc929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http://p3.pstatp.com/large/16310001920c65ec60fb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http://p3.pstatp.com/large/16320004d9400352e6bd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http://p1.pstatp.com/large/16320004d941515511d3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在飞过缅甸丛林上空时,Turrell发觉地球表面就好像一种感光剂,或者说是“图像的承载体”。这个表面是在运动的、不断变化的,它为文明的诞生提供了沃土,同时又会在某些时刻将文明再次吞没。他还看到了舍利塔象征天空的半圆穹顶,类似的建筑形式一直从喜马拉雅地区延伸到印度佛教圣地桑吉。那么,有没有可能让人沉浸在密闭的天空或者说光之空间里?后来的Perceptual Cells或许就是Turrell对这段飞行经历产生思考的答复。
http://p3.pstatp.com/large/16340004aa30ba9bcc8c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http://p1.pstatp.com/large/16310001920d14976052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http://p3.pstatp.com/large/16320004d945e258413b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Turrell的飞行并没有因为从亚洲回到美国而终止,他一直试图通过飞行来寻找一个远离文明之光的巨大基地。为此,他甚至曾连续7个月每周飞行6天穿梭于落基山脉和太平洋海岸间,累了就睡在自己飞机的机翼下面。
终于,他找到了罗登火山口。
http://p3.pstatp.com/large/16310001920ee9b70832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http://p3.pstatp.com/large/16320004d9469a75bde4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火山改造者
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佩恩蒂德沙漠西方的一处死火山遗址上,James Turrell创作了其史诗性的作品《罗登火山口》。这是他最具代表性、规模最宏大的作品,综合呈现了他对光、空间与感知的深入思考,被视为其艺术生涯的巅峰,时至今日,这个项目仍在进行。
http://p1.pstatp.com/large/16310001920f2f26f40f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http://p3.pstatp.com/large/16320004d9483122cdf0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20世纪70年代早期,Turrell开始计划地景艺术的创作。从1977年至今的四十年里,他将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罗登火山口的改造当中。Turrell在其内部设计建造了厅室与隧道,将这座死落山口改造为了裸眼天文台。竣工后,罗登火山口将由21个观测室和6条隧道组成。置身其中,观者可欣赏光影变换、探索天象奇观,在有限空间内体验宇宙的广袤无限。
http://p1.pstatp.com/large/16320004d94983116564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James Turrell这样回忆自己第一次从飞机上见到罗登火山口的感觉:“那是11月的一天,下午4:30的样子。太阳正开始下落,在冬天时太阳会落得早一些。然后我看到了地面上的火山口。之前我还看到其他两个,一个在SP Mountain、一个在Antelope Hill,然后我看到这个(罗登火山口)。在下午阳光的照射下,真是美极了,因为你可以看到分明的红色和黑色,它和西面的两个火山口分得很开,十分突出。当你在这个火山口里,不用担心地平线上会有其他火山影响视线。我把飞机停在附近,走进火山口,四处查看并在那里过夜。离开罗登火山口之后,我返回当地政府部门查看它归谁所有。我发现原来它是私人财产。当时我就想,’哦,这样的话或许我有可能得到它’。 ”
http://p1.pstatp.com/large/16340004aa2be314d037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http://p1.pstatp.com/large/16340004aa2c9c6a2d34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http://p1.pstatp.com/large/16340004aa2fd3ebc9eb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慢赏”的推崇者
罗登火山口的项目之大、用时之久并没有改变James Turrell对艺术的态度。甚至,他觉得艺术可以“慢一些”,这样的“慢”不仅局限于创作,也适用于欣赏。
“众所周知,现在流行一种‘慢食’运动(slow-food movement),也许我们也可以有一个‘慢赏’的运动(slow-art movement)。”James Turrell相信,如果只用少量的时间去观赏是很难真正进入到艺术作品中的。
http://p1.pstatp.com/large/16340004aa2e3429b64a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http://p3.pstatp.com/large/163100019210a2e4bb04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我觉得我的作品是为了一个人、一个个体而创作。你可以说那个人就是我,但这并不是事实。这是给一个理想中的观赏者。有时候在观看某些东西的时候,我会有点急躁。当蒙娜丽莎在洛杉矶展出时,我只看了13秒。但是,你知道的,现在有一个慢食运动。或许我们可以来个慢艺术运动,花一个小时(来欣赏作品)。”
James Turrell希望人们能够把时间放慢,静心体会作品。也正因如此,我们得以在他的作品中静静的仰望一阵许久未曾留意的天空,或是在一片漆黑中摸索前行、直至看到隐藏在黑暗中的微弱光源。这一切,都让Turrell的作品具有了一个重要的特性——不单停留在屏幕前,更要进入到作品当中,付出时间,亲身进行观察和体验。
http://p3.pstatp.com/large/16320004d94ac1463b7a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http://p3.pstatp.com/large/16320004d94bda61bcfe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http://p3.pstatp.com/large/163100019211da80552aTurrell,用光创造出天堂" />
詹姆斯·特瑞尔回顾展
龙美术馆(西岸馆)
2017.1.22 - 5.21
编辑✎吴小霜
图✎由龙美术馆授权
/ Y T 原 创 未 经 允 许 不 得 转 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