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戴敦邦彩绘《牡丹亭》邮票

(2015-07-17 20:48:53)
标签:

戴敦邦

牡丹亭

邮票

彩绘

小型张

分类: 图文欣赏
       中国人民邮政于1984年10月30日发行的T99《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牡丹亭》邮票,全套为“四票一张”,各枚票的名称为:①“闺塾”、②“惊梦”、③“写真”、④“婚走”和小型张“游园”。其实,按当时的计划,《牡丹亭》邮票是要发行“五票一张”的,这从后来的“新中国邮票原画作者和设计者作品邀请展览”(1995年5月1日"上海)上的一枚根据原画稿印成的五连图纪念张,可以得到印证。从附图我们可以看到,在全套票的第③、④枚,也就是“写真”和“婚走”之间尚有一枚“冥判”,而正式发行时,这枚“冥判”却被取消未能面世,其它“四票一张”则得以正式发行。

  由《牡丹亭》故事改编的T99特种邮票,是由中国美协会员、上海分会理事、著名画家戴敦邦先生担纲。作者经反复构思、大胆想象,采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将原著的主要情节,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六幅画稿中,凝练地表现了一个完整的传奇故事,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艺术再创作。

  被取消发行的“冥判”一枚,按《牡丹亭》故事发展情节,应安排在“女昏走”之前,也就是全套票的第四枚位置。我们从附图可以看到,该图是表现杜丽娘在地府里力争“还阳”的情景,整个构图布局丰满、人物表情生动形象;线条流畅、色彩艳丽,毫不逊色于其余四枚票。然而,不知是否是因为该票的迷信色彩太浓,或是其它什么原因,最终却被判“死刑”,落个胎死腹中的下场。

  关于“冥判”的这桩轶事,我们还可以从《牡丹亭》邮票作者戴敦邦先生的两段话中得到证实:“《牡丹亭》邮票原画连小型张在内共六幅,从构思设计小样到完成正稿,实际创作时间为四个月”。“在我画的原画中有一幅‘冥判’,是我最为满意的一幅,却没有用上公诸于众。这样,《牡丹亭》故事的神奇色彩就有所减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