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写《魏都赋》为什么还要写“邺城”呢?
(2023-09-04 09:29:50)
《魏都赋》写的是曹魏时期邺城(现今河北临漳一带)的物产、地理和风俗人情以及此时的雄伟壮丽以及繁华景象,是对邺城的赞誉。
邺城作为曹操王都,而洛阳为曹魏国都。但左思明知洛阳为魏都,为什么还要转写“邺城”呢?
因为文学离不开政治,政治更离不开文学,两者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左思作为西晋文学家,写《三都赋》时,站在西晋的立场,要确立西晋正统的政治需求。所以左思創作《三都賦》的目的是“正之以魏都,折之以王道” 来表达的魏为正统、晋承魏统的正统伦理观。因魏国,从邺城走来。邺都承载着魏武帝曹操创魏的历史业绩,建立魏国,始受天命。把曹魏作为正统塑造,把蜀、吴认为是不正统政权,肯定了魏国的统治顺天应人,来彰显晋承魏的合法性。所以左思选择与描写邺都承载着西晋王朝的正统性与政权合法性重要的政治与文化內涵,就不难理解了。《三都赋》产生"洛阳纸贵"的轰动效应,是西晋主流意识形态对晋承魏统政治伦理认同的一种表现。
左思的《魏都赋》以畅酣淋漓地再现了魏都的宏伟壮丽和魏国的地大物博,是一个具有天时地利与人文积淀的魏地。肯定了魏国的统治顺天应人,居于正统地位。
作者从三个层面介绍魏都——邺城。
1、
开头“南瞻淇澳,北临漳滏”。很明显说的就是是邺城
2、
“造文昌之广殿,极栋宇之弘规。萿若崇山闥 (pín)起以崔嵬,豜 (dàn)若玄云 舒譑 (ní)以高垂。瑰材巨世,插隰 (xí)参差。枌橑复结,栾栌叠施。丹梁虹申以并 亘,朱桷
(jué)森布而支离。绮井列疏以悬蒂,华莲重葩而倒披。齐龙首而涌矲 (bà短),
时梗概於誘 (bao)池。旅楹闲列,晖鉴籺?
仰尘(yngchén)。榱
(cu〉椽子)题?
(dàn,黑 + 逮),阶 (shùn)嶙峋。长庭砥平,钟虡(jù,悬挂钟、磬等架子两旁所立的柱子)夹陈。风无纤埃,雨无微津。岩岩北
阙,南端荄 (gi
“重闱洞出,锵锵济济。珍树猗猗,奇卉萋萋。惠风如薰,甘露如醴。”
3、邺城的繁荣景象:
“廓三市而开廛(chán,房屋)
左思创作的《三都赋》名噪一时,至今仍被人传诵。其中《魏都赋》也是最早全面介绍邺城的史料,印证了邺城作为六朝古都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