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遗址内村庄的基因密码
(2021-04-04 12:50:45)在中国历史长河之中,邺城,这座“曹操王都”可谓声名显赫。邺城始建到消失存在了1200年,定都400年,创造了人类辉煌灿烂的邺城文明。邺城始筑于春秋时期齐桓公。战国时期西门豹曾为邺令。东汉末年,曹操击败袁绍,占据邺城,营建王都。邺城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是当时北方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580年,以外戚辅政的杨坚控制北周政权并总揽军权,尉迟迥起兵予以反抗,最终兵败自杀、为了防止尉迟迥的残余势力死灰复燃,东山再起,下令将邺城、魏郡、相州的大部分百姓,南迁至安阳,焚毁邺城,将邺城改名为灵芝。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在邺城原址筑小城,设邺县。北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邺县省入临漳,至此竟然连做一个县治的地位也维持不住了,千年古都就这样邺城彻底消失了。现在邺城遗址内也仅存几个村庄在萧萧风声中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千余年来,历史的变迁,邺城已毁于战乱和洪水,只留下沉睡的遗址,遗址内孕育了含有邺城基因、邺城符号的几个村庄。与邺城地域名有关的村5个,与寺院有关的村2个,与城门有关的村3个。
邺镇:是有着历史积淀浓厚的文化底蕴的村庄,由邺城废县为镇而得名,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废邺县为镇,邺县地并入临漳县。于是临漳与邺又合为一。今天邺城遗址上仍有以邺镇为名的村名存在,这是邺城经历千百年后至今留下的唯一以邺为名的地名。现改名邺城村。
三台村
据考证,明代韩姓人家从山西洪桐县移民到此,在曹魏邺城铜雀三台旁定居下来,取名台底村,又称台上村,咸丰年间改名三台村至今。
南邺城村
临漳县志载:小邺城村
刘太昌
相台志云:太仓,临漳县,在镇东南七里魏置,今其窖藏尚在。
北宋为太仓,清乾隆、咸丰年仍为太仓,光绪年以来作太昌,今为刘太昌。
据考,太仓即皇家仓库。今太昌是邺都南城内皇家仓库所在地,后人在此遗址上建村仍名太仓。民国四年,漳河从倪辛庄至曹村之间决口冲毁刘村,该村居民搬过到太仓村东另建刘村称刘辛庄。后二村合一,改名刘太仓,演变为刘太昌。
显王村
彰德府志载:宋朝有显望村,此处是邺城显阳门遗址,显望是由显阳音转来,后演变为显王村,明正德有显王渡,现有显王村和南显王村(隶属洪善村)。
与城门有关的村
仁寿村:仁寿历史悠久,北宋已形成村落。《临漳县志》记载,该村位于东魏、北齐国都邺南城仁寿门外,故名仁寿。北宋叫仁寿。明正德年以来皆作仁寿,清咸丰称人寿,现名仁寿。
1789年夏天,漳河发大水,漳河改道由三台南向东流去,昭德村塌陷,倪家人就在村东南三里建起了村庄,村庄更名辛庄。由于村庄为倪姓人最多,后更名为倪辛庄。另部分北迁仍称昭德村,光绪年间并入洪山村。
乾家庄
乾家庄位于邺南城西城墙乾门附近(今马辛庄村东约300米处),因临乾门建村,称乾家庄,民国初年消失,村里的韩姓和冯姓人家迁往河图。
与寺院有关的村
河图村
河图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据明《彰德府志》记载,宋代形成了村落,它与后赵国都邺城的古佛寺有关。
史料记载,后赵皇帝石虎迁都邺城后,西域僧人佛图澄在邺城传道,以烧香、咒水、生莲花等道术取得了皇帝的信服,授予其“大和尚”的称号,尊为国师,参与国家大事。后又誉为“国之大宝”,广推佛教。据慧皎《高僧传》记载,佛图澄“前后门徒几且一万。所历州郡,兴立佛寺893所,浮图寺就是当时邺城城外的一所寺院,历经东魏、北齐、隋唐兴盛了几百年。经隋唐的灭佛运动,唐末,浮图寺成为了一片废墟,宋代,有人开始在寺院附近居住,逐渐形成村落,村庄因而得名浮图村。
宋末,邺城附近的百阳渠、洪善渠、昭德渠的开凿,在浮图村南边交汇处形成了一个村庄叫河头,明后期,浮图村与河头村合并,称为河图村。《雍正临漳县志》记载,清雍正年间,河图村为临漳十三大集镇之一,同时,兴起了纪念佛诞日的四月初八庙会,这一庙会兴隆了近几百年。道光年间,漳河发洪水,河图集被淹,集市东迁至杜村集,庙会也随之消失。咸丰年间,名河图庄,后村民留恋当初集镇的繁华和荣耀,得名河杜村。光绪年间,又更名为河图村至今。现在村东头的浮图寺在建国前被毁,但四月初八这天村民们仍会到寺庙祭祀、上香。浮图村、河图村经过千年发展和演变,河图村仍然在诉说着浮图寺的沉浮兴衰。
井龙
县志记载该村曾叫景宁。因近漳河,又叫景漳,清乾隆五十九年,漳河改道,建立新村,因村北有座寺院(村里人称白马寺,白家寺,佛爷庙)——景隆寺(咸丰临漳县志载),改名景隆,后简化为井龙;20世纪60年代为纪念革命烈士付庆恩,改名庆恩庄,70年代又改为井龙村。
史料记载这里是邺中寺遗址。出土的青石佛像、佛座、白石佛像等东魏北齐时代文物。保存于县文物保管所。
历史上寺院多次重建,名称多次更改,村里人称白马寺,白家寺,佛爷庙、邺中寺、景隆寺,这个寺院曾是中国佛教史上释姓弟子的祖庭,本无宗的祖庭。这个寺院与历史上东晋大赵国的国师浮图澄、释道安有关,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组织翻译佛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