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人文临漳
(2015-06-15 11:57:40)
标签:
旅游文化历史 |
话说人文临漳
一、名胜古迹
1. 西太平仰韶文化遗址
A.西太平仰韶文化遗址
西太平仰韶文化遗址位于习文乡西太平村西30米,由东北向西南大致呈长方形分布,南北宽393米,东西长185米,面积约7万多平方米。遗址为一高台地,西北部为漳河,靠河的一面是崖岸断面,断崖高达4米,在断面上可见商代文化层堆积分布,仰韶文化层不详,但采集到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残片。商代文化层距现地表约2米,厚度约为0.3米,文化层暴露遗物有鬲足、鬲口沿、绳纹陶片、磨光黑陶、细绳纹陶片等,地表暴露遗物有粗绳纹陶片、鬲足。
B.出土文物
鬲足、鬲口沿、绳纹陶片、磨光黑陶、细绳纹陶片等。
2. 邺城遗址
A.邺城遗址位于临漳县西南20公里处,分邺北城和邺南城两处遗址。面积约20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邺城遗址整体保存较好,宫殿基址和城垣基址深埋于地表之下。遗址的西北隅仅有金凤台和铜雀台遗址耸立于地表之上。遗址上现有香菜营乡、习文乡十五个自然村,漳河从遗址的中部由西向东穿过。
据史料载:邺北城始筑于春秋齐桓公时期,东汉末是冀州牧袁绍的驻地,公元204年,曹操攻占邺城,营建为王都。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至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先后在邺城的西北隅修筑了三座高大的台榭: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东晋十六国时期,邺城先后是后赵、冉魏、前燕的都城。南北朝时期,东魏、北齐也在邺城建都。故邺城为六朝古都。北周外戚杨坚篡权,尉迟迥不服,在邺造反。杨坚派兵征讨,既克,下令将郡、州、县南迁至安阳,随后将邺城放火焚之。至此,一代名都彻底被毁。随之漳水泛滥,宫殿、城垣基址被淤积深埋于地下。现地表之上仅存金凤残台和铜雀台的东南角一部分。
邺城珍宝馆 (原属于三台文物地下仓库,目前涉及到文物保护不对外开放,已移交邺城博物馆)
B.出土文物
出土并征集战国至清代文物6000余件,其中已定级的为1469件,如汉代的陶器、官印,十六国的建筑构件,东魏、北齐的汉白玉石造像,北朝的瓷器、墓志、石刻,元代的兵马俑等,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1件,二级文物19件,三级文物37件。
C.佛造像埋葬坑
2012年初,在邺南城遗址东部的北吴庄考古发掘的佛造像埋藏坑,共出土文物2895件(块),多数为汉白玉造像,级别之高种类之多,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充分证实了北朝晚期邺城作为北方地区佛学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的历史地位。
E.转军洞
转军洞是曹魏时期修建的,当时曹操出于战争的需要和为了自身的利益着想,修了一个秘密的地下通道,原来一直通到磁县武城,长6公里,现存83米。
3. 邺城博物馆
该馆址位于邺城遗址保护范围外、邺北城中轴线北延线上,占地面积四万三千二百九十平方米,博物馆主体建筑面积五千二百二十八平方米。中国美术学院、北京仿古建所精心设计;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房修二建科学施工。既建有园林展廊,又建有仿古院落,成邺城遗址一大景观;既收藏展示文物,又弘扬传承文化,为邺城文化一大亮点;既承担研究重任,又兼作考古基地。
4. 文昌阁是 三间两层的清代建筑风格的阁楼,它修建于清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至今已有350余年的历史,在1987年整修过,基本上还是原貌。阁楼上历来供奉的是主管文运的文昌帝君。
5. 汉柏
古汉柏位于临漳县城西南27
公里的习文乡靳城村东头,有一棵千年古柏,据河北省石家庄市园林局林业专家鉴定:这棵树至少在千年以上。是我省平原上现存的最大的柏树,是株桧柏。
6.东魏北齐佛寺塔基
A.2002年,邺城考古队在习文乡赵彭城村西南发现北朝佛寺塔基遗迹,于10月-12月,邺城考古队对这一遗址进行了发掘,确认是东魏北齐都城邺南城的一处佛教寺院中的塔基遗址。在该遗迹发掘中出土了大量建筑构件,如砖瓦、柱础石、石雕螭首等,还出土有泥塑彩绘佛像、残琉璃舍利瓶等遗物。这是我国发现的惟一一处东魏北齐佛寺方形木塔遗迹,塔基中刹柱础石、塔基砖函等发现填补了汉唐考古学的一项空白。砖函的发现证明,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寺院还没有形成地宫形制的舍利圣物瘞埋制度。
B.建筑构件和典型文物
建筑构件:砖瓦、柱础石、石雕螭首等,
典型文物:泥塑彩绘佛像、残琉璃舍利瓶等。
任氏祠堂位于香菜营村西部,佛殿为其附属文物。任氏祠堂是一座明代祠堂建筑。据考证,香菜营任氏宗族第一代始祖任礼,原籍南京,明初随父亲迁来,行伍出身,随明成祖朱棣转战南北,屡立战功,曾任左都督、左副总兵,都指挥。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被封为宁远伯。世袭官爵十三代。村南有任礼墓,村北有五世白奶奶墓。任氏祠堂坐北朝南,东西长9米,南北宽7.6米。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砖木结构。硬山筒布瓦顶。明次间抬梁结构,用材不大,无彩绘。槛窗,隔扇门。
任氏祠堂内有明、清碑刻8通。(不包括文保所内的草书碑)。
佛殿位于任氏祠堂西20米,坐北朝南,东西长10米,南北宽6.8米。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砖木结构。悬山琉璃筒布瓦顶。抬梁式结构,七架梁,现代彩绘,用材硕大。原是槛窗,现改为玻璃窗,现代门。
8. 任礼家族墓
任礼家族墓位于香菜营乡香西村西南500米处。南北长35米,东西宽15米,占地面积525平方米。任氏祖茔,第一世任礼和二、三、四世均葬于此,任礼墓居北。地表上封土高2米,封土长5米,宽4米。墓群南距民有渠300米,北距香菜营通往回漳的水泥路300米。
9. 鬼谷子祠
鬼谷先生祠堂碑位于香菜营乡谷子村中鬼谷子祠堂内。祠堂占地东西30米,南北40米,面积1200平方米。
A.祠堂大门
这座院落就是鬼谷子祠堂。门口的这块刻着“鬼谷子故里”的石碑,是2010年5月份中国先秦史学会鬼谷子研究分会与临漳县政府联合举办的“中国鬼谷子文化高峰论坛”上确认授予的。这次高峰论坛,经过深入研讨,广泛论证,实地考察,确认谷子村为“鬼谷子故里”、盐食村为“鬼谷子诞生地遗址”, 确定临漳县为“中国鬼谷子文化之乡”,并在临漳县建立“中国鬼谷子文化研究基地”。
B.鬼谷子雕像
塑像高约4米。仙风道骨的鬼谷先生神态凝重,目光深邃,似要洞悉天下,彰显着恢弘的气度和超凡的智慧。
C.光绪年间古碑
石碑是清光绪九年农历四月,由崇敬鬼谷子的河南林县人出资而立,碑文记述了鬼谷子的生平及其弟子的故事。文中称赞鬼谷先生是帝王的师表,他的学术理论博大而精深,给予了鬼谷先生高度评价。这通碑刻在所有纪念鬼谷子的场所是独一无二的,对研究鬼谷子及其学说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历史意义,同时也有力的证明了谷子村就是鬼谷先生的故里。
碑刻质地青石,通高125厘米,宽48厘米。无碑帽,碑首呈梯形,表面饰阴阳相间三角形。碑刻正面横书阳刻隶体“流芳万世”;中间部位竖书阴刻“鬼谷子祠万人助工碑”。碑阴上部横书阴刻隶体“碑阴铭”。碑刻正文竖书阴刻楷体:“鬼谷先生祠堂记 战国时赵平原君客说楚退秦 后归隐云蒙山得道……”撰文、书丹:“邑庠弟子囗囗允”。刻石:“林邑魏家庄魏永昌锓字”。
D.老祖殿
供奉的是王禅老祖,塑像两旁塑有孙膑和毛遂像。孙膑是鬼谷子诸多弟子中有巨大成就者,是杰出的军事家和谋略家。是叱咤风云、扭乾转坤的英雄人物。他不仅打仗神威,而且在军事理论研究上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写出了流芳百世的《孙膑兵法》,位列“兵法之首”的《孙子兵法》之次。围魏救赵、田忌赛马典故,主角也是孙膑,可见他的出众才能。毛遂曾是战国赵平原君赵胜的食客。公元前258年,秦国攻赵国邯郸,赵王遣平原君赴楚求救,毛遂自荐随之。到了楚国,平原君跟楚王谈了一个上午没有结果,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以凌厉有力的言词说服楚王派春申君领兵救赵。成语“毛遂自荐”即出自于此。
E.圣母殿
主殿供奉的是王老圣母,殿内的王老圣母彩身塑像青春俊俏,仪态端庄,和蔼可敬。一层左右侧殿供奉的是鬼谷先生的两位弟子苏秦和张仪。苏秦、张仪是战国最为耀眼的两颗政治明星,同时又是最为出色的两大外交家。苏秦配六国之相印到处游说,联合六国共抗强秦。一人同时任六个国家的宰相,这在世界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张仪凭借着高超的智谋和辩术而成为秦国宰相,瓦解了苏秦生前所创的六国合纵,使秦国最终统一了天下。太史公评价他们,“此两人真倾危之士”
!
F.鬼谷子诞生地
“鬼谷子祠堂碑”整体保存完好,字迹清晰,表面光滑。仅碑刻边缘部分残缺及碑刻左下角作者姓名残缺两字。碑刻底座完好无损。村民建碑楼将其置于其中。
鬼谷子祠遗址位于香菜营乡盐食村西南300米, 大致呈正方形分布,东西100米,南北100米,面积约1万平方米。未见断面,文化堆积不详,暴露遗物有明代石刻一通,风化剥落,字迹不清,碑首阳刻圣母碑记。铺首石刻一件,石狮一件。1993年,村民们在遗址上建有现代仿古建筑,开辟为旅游景点,是人们缅怀鬼谷子先生、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10、临漳县邺城公园
临漳县邺城公园位于县城区西南,总面积54.71公顷(821亩),其中湖泊水面面积25.59公顷(384亩),绿地面积29.12公顷(437亩),由六朝园、三曹园、七子园、三台园四个景区(公园)组成。工程总投资10222万元。公园建成后,引邯郸市东部生态水网水穿曹魏大道进入湖区,过朱雀大道出湖区,沿朱雀大道南侧向东,齐桓公大道东侧向北,穿魏峰公路到魏县出口入建春湖,再向北穿过曹前公路至玄武路成安县出口入玄武湖,形成绕县城的环城生态水系。
临漳县邺城公园建设在漳河故道上,原来是一些大大小小,形状不规则的坑塘,通过对坑塘形态的整理,并进行生态防渗处理,建成具有生态、景观与调蓄功能的湖泊景区。邺城公园整体规划由河海大学完成;工程设计:水工部分由邯郸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完成;景观部分由中国美术学院完成。
邺城公园的功能:一是生态功能。生态湖与邯郸市生态水网连通,我们可利用岳城水库汛前弃水以及非灌溉季节相机蓄水,补充地下水资源。另外绿地、水面增加了水分蒸腾蒸发,空气湿度加大,城区小气候得到改善。二是景观功能。邺城公园景观以自然景观为主,人工景观点缀其中,邺城公园的建设将提升县城品位,改善居住环境,给居民提供了一个休息、娱乐、健身场所。三是展示临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各个景区的雕塑、碑刻展示发生在临漳的历史人物、历史典故、成语故事,突显临漳特色。
11、千佛塔
千佛塔位于邺城公园七子园,四边方形,唐宋建筑风格,山东省曲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河北天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11层,高59.26米,建筑面积1760.5平方米,造型上突出我国北方民族特色,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小青瓦塔顶,汉白玉栏板室外回廊。塔外有绕塔环道、步梯、滨水平台等辅助设施,总投资1387万元。
千佛塔内布展,一层为五方佛佛祖造像;二~八层介绍邺城佛教的兴起、发展、鼎盛、劫难、传承;九层为邺城佛教的保护与研究;十层观光。千佛塔的建设是为了纪念临漳县千佛面世这一重大事件,打造佛都邺城景观,教人行善积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2、文昌阁及建安文学馆
文昌阁及建安文学馆位于邺城公园三曹园文昌岛上, 2010年12月肇始兴建,2012年5月落成。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设计,北京房修二古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建筑面积为1353m2,其中:文昌阁建筑面积409m2,建安文学馆建筑面积944m2,总投资1433.16万元。
文昌阁高23.8米,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三层,顶层为木质结构,小青瓦屋顶。每层均设有草白玉栏板室外回廊,用于观赏周边景观。建安文学馆,布置在文昌阁四周,设计为传统青瓦顶,木质结构建筑,南北各有3间门房,东西两侧各建8间配房,房与房之间均设有走廊。文昌阁内奉文昌君、魁星和三曹。建安文学馆陈展,以三曹、建安七子及其他邺下文人的诗、文、赋为主线,收集历代对建安文学的评价和现代国内外建安文学专家的研究成果。共有三曹文学厅、七子文学厅、其他邺下文人厅、建安文学研究厅四个展厅。
13、邺城地下潜伏城门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