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周刊》诗歌赏析 (第四十期) 李勋点评

设计:刘颖
图片:网络
《 河流》
文/刘志娟
.
水流经的地方草木葳蕤
船歌一浪接着一浪
不知去向
上岸的芦苇一茬茬白了头发
.
很多事物被遗落
在岸上,一些鱼虾搁浅
蛙鸣退守池塘
没人去抚慰一支弃婴般的木桨
.
时光煮酒,丝丝缕缕的情愫
在酒香中漫流成河,沿着父辈的皱纹
老故事翻腾着浪花复活又溜走,跌落
眼眸深邃的潭里
.
我无论顺流还是溯流
都摆脱不了一条鱼的宿命
【】李勋点评:河流是什么?是生活的频率,是情感的谷段,是时间的暗语,抑或是人生的一种航道流向?
当一道流经水城的那些事,逃不过草木的眼睛,暸亮的歌声就从远方夹一块云层而来,终究那一船接着一船上岸的歌声,那一浪接捧一浪时光的笛音,把我们要越过河谷、山地、大丘的一截截日子,都染成了岁月不识愁滋味的霜露或者蓬松的白发,更像那一根根准备靠岸抒发一生美好光阴精气十足的芦苇。
我们姓什么?我们叫什么?带着那一路迷人的风景我们究竟要去往哪里?摆在大家面前的那些疑问,都必须要每一个试航的水手去完美作答。
风是一种航向,雨做成一杆旗帜,奔跑的草原上有无数羚羊带着追赶的人们行走。路,就成为延伸的一个个美丽激昂的音符,不要说艰难征途上早已遗忘和丢弃的日头,那些船只搁浅、鱼儿失散和一声声快乐敲打的蛙鼓不知去向的事情不足为奇,我知道哪怕一只歌唱的渔鹰,也无法抚慰一条河流的忧伤。
当一支木筏成为时间中一个退守的物件,我们只有靠一杯杯酒煮沸难忘的心思,从那些翻腾的浪花中,儿孙们清晰地分辨出父辈操劳一生的汗水和流光的印记,一些被封尘在日子沟坎深处的酒香玩味,当让开启的河流漫溢时,那些奔流的光就填满了深深的皱纹,在见或不见的乡村一隅或城市的老故事里,翻排一曲又一曲春光溜走又复活的晴梦……
好了,就这样把春风抬起来,将落日赶走,我需要眼眸里流动的那一条条宿命的鱼逆流而上,且激情满怀款款放歌。
就是这样一条看似浅浅深深的河流,一生中运用简要抒情、借助比拟、巧妙拿捏、和适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捕捉到一首深入生命溪流和潭水里一条鱼游弋的分外好看的浪朵诗。

《迷路》
文/刘志娟
.
我还是极力用目光拨开重重霓虹
像出走多年来一样,搜寻
北斗星意蕴悠长的眼神
.
故乡是挂在腮边的一滴泪
那里生长着古老的村庄
最慈祥的父母和最巍峨的坟茔
.
村头的小河是否依然夜以继日追赶
时间的脚步,两岸疯长的乡愁
是最深的风尘
.
我仍然没有找到那点点明澈
一如无法一一辨认出
沿路的草籽,时光
不老,新故事旖旎遮掩了来路
【】李勋点评:从咿呀呀学语的童年,到步履艰难的暮年,我们总是在那条路上极力寻找和打探,渴求生存的一缕缕光芒,甚至用整个身体一次次去渴望抒写。
哪怕一层层迷雾遮拦双眼,哪怕一座座雪山挡阻了前路,哪怕一道道霓虹消瘦缤纷的细雨,我们可是一直要沿着生命的起点奔向终点。
紧裹着儿时衣不遮体的素衣,挥发能一次填饱肚子的愿望,带着年轻时追求理想的幻梦,沿着天边守望的星星,极力拨开重重叠叠的迷雾,像一位吹笛少年走出多年蜗居的桥头堡和山水一样,遥望那片念念不忘的星空,只想北方那一颗最闪亮最闪亮的星星能如期出现。
我多么祟尚迷恋夜空中那一双蓝眼晴,此生她的光芒一直照耀着我拚命往前奔,我已越过世俗的樊篱,我已攀爬着时间的天梯,我已抱着儿时那棵与玩伴们一起掏过鸟蛋的大树,放下哥哥给我的一把弹弓,把仅仅一首追梦的摇篮曲抛撒向了远方……
在懵懵懂懂的童年,手中也是紧握那根牵系童梦之线的一根风筝,飞往了青壮年,还在放飞那一首来自山城和水域的银亮仙鸟之歌,即使一朵白云将童颜染成了鹤发,那一首从真切故乡飘柔而来的歌曲,还会随潺潺流水击浪而歌,仍像出发时的一管牧歌或柳笛。
哪怕山风吹乱我的头发,哪怕柳絮在腮边不停地唠叨,哪怕那一声高高低低的流水惊扰,我仍没有改变当初执着的信念和放慢其追赶的脚步,哪怕前行受阻最为艰难的时刻,我也会回到眺望古村的梦里,在哪一座生长父母牵肠挂肚慈悲的墓碑前,用心亲切抚摸挂在村庄腮边的一滴滴悲欢离合的清泪,也有巍峨山峰和不会老去依然年轻的时光作证。
晨起晨落,梦断梦续,我们依然在梦夜里听清晨小鸟的歌唱,把山水之人淌过的脚步伸向前方,让一河两岸疯长的乡愁生长难忘吾乡的诗句。
在最深最深的思念里,我不再惶惑迷路,不想让那风沙和尘土掩盖一时的虚空,总想搓捻一根向往的心绳,就像这首在梦境中快速找到明澈月光的乡土诗,用最本真和土著的方法,来辨认一直平铺直叙的往日时光,朝洒满青春草籽、蛙鸣水塘、星光谷地、月亮山坡上的一粒粒真爱阳光声情并茂地歌去,矢志不渝到老不回头,宛如一首明亮裸露且真情扣动心弦的诗风和山歌穿透,来碧洗这一条泻满人生锦绣风光的来路……

《 心念》
文/刘志娟
.
紧紧捂着胸口按住一个名字
把它按进无涯的静谧
让隐秘的心事潜入心之更深处
按进深长的春夜
让三千个渴望疯长,探出黎明的枝头
.
有些字眼总是羞于启齿
比如爱,你的名字
于静夜中在我的唇齿间
那些坚硬的笔画读得柔和
柔和的笔画读得甜蜜
.
拨开重重梦境,破晓处
滚烫的云彩已烧得漫天通红
【】李勋点评:这一生令我念念不忘的是故乡的山水,是给我养育恩情的父母,是情同手足骨肉的兄弟姊妹,是那个心心念中不会忘却山水中的那个人,一个真命的天子吧。
在每一次聆听的山溪水流和浪漫风月中,我不止一次回望春天的紫燕、夏日的流星、秋风的叮当和冬夜的篝火,在一幕垂柳放排的烟雨和星星跳动的火苗中,紧捂胸口按住不停起伏的心跳,把一个十分相惜写进浓浓初春的名字,放进隐秘的时间深处,并将延绵不尽的思绪加进春夜那条滚烫而歌的水流……
你走我也走,你来我也来,像星星顾盼月亮一样,在十年几千个如许盼渴长大的思念里,将一曲明月风情之歌去鲜活枝头的黎明。
我是从晦涩难懂的小河,夹着一本书中的笛声走过来的,和弯腰折进梦中的纸蝴蝶一起歌唱,学着把曾经少女的一颗羞月从陌生的字句中移开,也就有了第一次我们开启闭关自守的爱,相恋之火在羞于启齿的唇间跳跃,恍惚间一些飘扬春雨润无声随风潜入夜的名字,再也按不住那两颗火焰碰撞的心。
天边破晓的流云,窗台上开出的紫藤花,也把唇齿间歌唱的一笔一画的风情,甚至揉得心醉,并在春夜浓起的胸脯上再见喜悦的泪光。
还是那样一地月色清风,还是那样的和鸣翠谷,还是那样相爱的山峰和两个人,把那一夜春风破晓的梦境搅得如此甜蜜,你是在一笔一画的江南,还是于北方的一座白桦林,让一朵烧红的的云彩,捧读那炯炯的月夜洞天和一幅烧得漫天通红的油画吧,反正我也随这一首念读月光的诗一起醉了,不愿从那远远天边还一直滚烫着的红云中醒来。
诗人简介::刘志娟,笔名秋素、鹃紫,天津市宁河区岳龙镇中学教师,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音乐文学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天津日报》《天津工人报》 等报刊,有作品荣获多项文学参赛奖。
来稿附150字简历、个人生活照一张,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发往栏目主编邮箱:540399400@qq.com
作家李勋(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98378220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