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自然黄蛉份虫法

标签:
虫文化鸣虫黄蛉孵化份虫 |
文章原作者为虫友“马尾松”,此人在份虫方面颇有心得,根据作者描述,我为大家配了一张图,各位凑合看
从书上查到,小黄铃喜栖息的一种环境是稻田。所以我是这样制作容器的。
http://www.bfgg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305/10/141828a00kh86qk66mf050.jpg
找一个饮料瓶,将上口附近的一部分剪掉,使上面形成一个直开的大口,在瓶底铺上一层5cm厚的养兰花用的水苔(花市有 售),再在瓶侧壁的离瓶底6cm高度处开一个一寸见方的开孔,在水苔上撒十几粒喂鸟的谷子(谷子要新鲜的),然后适当喷水后开始培育小米苗(后来我发现用 草种效果更好,在花卉市场的卖上水石盆景的摊位有草种出售),等谷子开始发芽以后就可以放养小黄铃成虫了。
我的小黄铃成虫来自于鸣虫市场上的盒虫,当然要挑选里面有母虫的来买。因据书上讲,第一代小黄铃数量少,鸣声远远优于第二代小黄铃。所以我选购的是第二代小黄铃,这样份出来的就是第一代的啦~~
虫子买回来过到繁殖瓶中,瓶的上口和下口各套上一个短帮的弹力丝袜。这样就开始静养繁殖了。
首先说明一下湿度,小黄铃是草栖鸣虫,瓶子不能完全不透风,同时它喜生活于稻田,所以底部湿度要求很大。容器上下的两个开口起到了良好的透气效果,底下铺设的水苔,含水量远远超过土壤,近似野生环境。在里面的植物不被涝死的情况下,水苔越湿越好。
喂食主要喂泡饭,将有一两粒泡饭的饭板从下开口放进去,直接放在水苔表面上就行。注意饭团不要太大,以免虫子将卵误产到饭团里面。
温度没什么特殊要求,冬季瓶子放室内就成。
日常管理中,擦瓶子就没办法擦了,只好让它们脏着吧。间或可添加小块的蔬菜,也不可投放大块的,以免误产卵。如果发现小米苗长得过高就要剪一下,若死苗严重,就再补撒谷子。这个环境最大的好处还可以多日不用打理,出差访友均不误
就这样群养听鸣,慢慢得等到次年6~7月间,小小黄铃就冒出来了。俺在北方份的,若在南方估计出虫还会早哩!
这就是我的“盲份”的经验,既没有见到小黄铃交配,也没见到小黄铃产卵,更看不到卵是个什么样子,甚至我也不知道卵究竟是产在植物里还是水苔里(估计 可能是植物),但合适的环境里面小虫虫自己就出来了,哈哈哈~~见到小虫真是太开心了。因为小黄铃的卵太小,根本无法搜集处理,我只能想出来这么个盲份的 办法来
这次的经验还可以推广到墨铃等等好多小型的铃子身上,我自己觉得也可以算是一个特殊的份法吧。
从书上查到,小黄铃喜栖息的一种环境是稻田。所以我是这样制作容器的。
http://www.bfgg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305/10/141828a00kh86qk66mf050.jpg
找一个饮料瓶,将上口附近的一部分剪掉,使上面形成一个直开的大口,在瓶底铺上一层5cm厚的养兰花用的水苔(花市有 售),再在瓶侧壁的离瓶底6cm高度处开一个一寸见方的开孔,在水苔上撒十几粒喂鸟的谷子(谷子要新鲜的),然后适当喷水后开始培育小米苗(后来我发现用 草种效果更好,在花卉市场的卖上水石盆景的摊位有草种出售),等谷子开始发芽以后就可以放养小黄铃成虫了。
我的小黄铃成虫来自于鸣虫市场上的盒虫,当然要挑选里面有母虫的来买。因据书上讲,第一代小黄铃数量少,鸣声远远优于第二代小黄铃。所以我选购的是第二代小黄铃,这样份出来的就是第一代的啦~~
虫子买回来过到繁殖瓶中,瓶的上口和下口各套上一个短帮的弹力丝袜。这样就开始静养繁殖了。
首先说明一下湿度,小黄铃是草栖鸣虫,瓶子不能完全不透风,同时它喜生活于稻田,所以底部湿度要求很大。容器上下的两个开口起到了良好的透气效果,底下铺设的水苔,含水量远远超过土壤,近似野生环境。在里面的植物不被涝死的情况下,水苔越湿越好。
喂食主要喂泡饭,将有一两粒泡饭的饭板从下开口放进去,直接放在水苔表面上就行。注意饭团不要太大,以免虫子将卵误产到饭团里面。
温度没什么特殊要求,冬季瓶子放室内就成。
日常管理中,擦瓶子就没办法擦了,只好让它们脏着吧。间或可添加小块的蔬菜,也不可投放大块的,以免误产卵。如果发现小米苗长得过高就要剪一下,若死苗严重,就再补撒谷子。这个环境最大的好处还可以多日不用打理,出差访友均不误
就这样群养听鸣,慢慢得等到次年6~7月间,小小黄铃就冒出来了。俺在北方份的,若在南方估计出虫还会早哩!
这就是我的“盲份”的经验,既没有见到小黄铃交配,也没见到小黄铃产卵,更看不到卵是个什么样子,甚至我也不知道卵究竟是产在植物里还是水苔里(估计 可能是植物),但合适的环境里面小虫虫自己就出来了,哈哈哈~~见到小虫真是太开心了。因为小黄铃的卵太小,根本无法搜集处理,我只能想出来这么个盲份的 办法来
这次的经验还可以推广到墨铃等等好多小型的铃子身上,我自己觉得也可以算是一个特殊的份法吧。
前一篇:两个小窍门,让蝈蝈乖乖进筒子
后一篇:虫具葫芦的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