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里子,刮不刮?压不压?刷不刷?

标签:
葫芦里子内壁葫芦里刷里子 |
原文地址:http://www.bfggw.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12
新葫芦到手,通常的顺序是晾晒,把玩,落翻,上口(如果是黑白虫葫芦则需要砸底),蓄虫。前四个环节不必多说,网上各有教程,可到了蓄虫环节很多人犯了难,面对这白花花的葫芦里子,应该如何下手呢?
今天北方蝈蝈网就带大家来探讨下葫芦里子的问题。
刮不刮?
好葫芦讲究个瓷皮、糠胎、缎子里,可见里子对于葫芦本身很重要,虽然有些情况下需要刮,但绝不要盲目的刮。
http://www.bfgg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310/11/101935llh2h3384lg77y78.jpg
里子不错的葫芦
http://www.bfgg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310/11/101937zejof5550zof35xp.jpg
里子一般的葫芦
要想说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刮与不刮各有什么好处。
刮可以防虫蛀,里子柔软吸水,是蛀虫最好的温床,刮掉里子可以确保干燥,避免虫蛀。
刮可以防啃食,里子很像食物,容易让鸣虫养成啃食葫芦的坏习惯。
刮可以出亮叫,刮后葫芦内壁更加坚硬、光滑,利于声音反弹,这样出来的声音更脆。
不刮可以吸杂音,不刮则葫芦内壁更加绵软,声音反弹有层次,出来的声音更圆润。
不刮可以让葫芦更结实,对于内壁较薄的葫芦,不刮里子可以让葫芦更加结实耐用。
综上可以看出,刮与不刮其实都有好处,同样也都有坏处,因此具体到每一把葫芦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了。
http://www.bfgg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310/11/101938nen44tq4y8ntrqcn.jpg
未刮里子的葫芦
http://s14/bmiddle/005FxwzRty6WTqKPaOh1d&690
已刮里子的葫芦
例如蝈蝈葫芦就可以不刮里子,因为蝈蝈本身叫声就很大,葫芦应以调音为主,保留里子可以吸收更多杂音,出来的声更好。而黑虫葫芦就可以刮里子,因为黑虫声音不大,葫芦应以扩音为主,去掉里子可以增加声音力度,同时也便于砸底。
又如一把葫芦外皮超厚,不刮里子出不来音,那么还是挂掉为好;而一把质量较差的葫芦,除去里子外皮薄的可怜,那最好还是不刮。
压不压?
压,无论刮与不刮,葫芦内壁都需要压一压,压的过程不仅能够压实内部结构,更主要的是可以进一步打磨内壁,使内壁更光滑。
可以先将干毛巾塞进去,转动几圈,把里面多余的瓤子带出来。然后将热毛巾旋进去,慢慢旋紧,直到把内壁压紧实就可以了,注意,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力度,撑破葫芦就得不偿失了。咱们站内还有一篇介绍用水蒸气压里子的方法,也挺不错,大家不妨搜来看看。
刷不刷?
刷里子也被称为浆里子,就是用儿茶,白芨,石榴皮熬成浆涂在葫芦内壁,起到防蛀、防咬的目的。
以前葫芦作为主要的蓄虫工具,其实用性要大于观赏,因此大家都喜欢刷里子,这样看上去虽然不太好看,但避免了很多日后的烦恼,一劳永逸。而现如今好葫芦价格一直看涨,观赏性常常超过实用性,因此刷与不刷还是由玩家自行决定吧。
http://www.bfgg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310/11/101931i5qs3e8t5v2v2hb5.jpg
已刷里子的葫芦
最后想和大家唠叨一句,咱北方蝈蝈网一直推崇的是“简单、实用”的玩虫理念,虽然玩葫芦看上去比筒子复杂些,但葫芦作为传统的蓄虫工具,其发音效果, 透气效果是筒子无法取代的。其实只要大家用平和的心态去玩葫芦,不追求所谓的高端、极品,你会发现用葫芦蓄虫其实也不复杂,其中美妙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新葫芦到手,通常的顺序是晾晒,把玩,落翻,上口(如果是黑白虫葫芦则需要砸底),蓄虫。前四个环节不必多说,网上各有教程,可到了蓄虫环节很多人犯了难,面对这白花花的葫芦里子,应该如何下手呢?
今天北方蝈蝈网就带大家来探讨下葫芦里子的问题。
刮不刮?
好葫芦讲究个瓷皮、糠胎、缎子里,可见里子对于葫芦本身很重要,虽然有些情况下需要刮,但绝不要盲目的刮。
http://www.bfgg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310/11/101935llh2h3384lg77y78.jpg
里子不错的葫芦
http://www.bfgg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310/11/101937zejof5550zof35xp.jpg
里子一般的葫芦
刮可以防虫蛀,里子柔软吸水,是蛀虫最好的温床,刮掉里子可以确保干燥,避免虫蛀。
刮可以防啃食,里子很像食物,容易让鸣虫养成啃食葫芦的坏习惯。
刮可以出亮叫,刮后葫芦内壁更加坚硬、光滑,利于声音反弹,这样出来的声音更脆。
不刮可以吸杂音,不刮则葫芦内壁更加绵软,声音反弹有层次,出来的声音更圆润。
不刮可以让葫芦更结实,对于内壁较薄的葫芦,不刮里子可以让葫芦更加结实耐用。
综上可以看出,刮与不刮其实都有好处,同样也都有坏处,因此具体到每一把葫芦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了。
http://www.bfgg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310/11/101938nen44tq4y8ntrqcn.jpg
未刮里子的葫芦
http://s14/bmiddle/005FxwzRty6WTqKPaOh1d&690
已刮里子的葫芦
例如蝈蝈葫芦就可以不刮里子,因为蝈蝈本身叫声就很大,葫芦应以调音为主,保留里子可以吸收更多杂音,出来的声更好。而黑虫葫芦就可以刮里子,因为黑虫声音不大,葫芦应以扩音为主,去掉里子可以增加声音力度,同时也便于砸底。
又如一把葫芦外皮超厚,不刮里子出不来音,那么还是挂掉为好;而一把质量较差的葫芦,除去里子外皮薄的可怜,那最好还是不刮。
压不压?
压,无论刮与不刮,葫芦内壁都需要压一压,压的过程不仅能够压实内部结构,更主要的是可以进一步打磨内壁,使内壁更光滑。
可以先将干毛巾塞进去,转动几圈,把里面多余的瓤子带出来。然后将热毛巾旋进去,慢慢旋紧,直到把内壁压紧实就可以了,注意,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力度,撑破葫芦就得不偿失了。咱们站内还有一篇介绍用水蒸气压里子的方法,也挺不错,大家不妨搜来看看。
刷不刷?
刷里子也被称为浆里子,就是用儿茶,白芨,石榴皮熬成浆涂在葫芦内壁,起到防蛀、防咬的目的。
以前葫芦作为主要的蓄虫工具,其实用性要大于观赏,因此大家都喜欢刷里子,这样看上去虽然不太好看,但避免了很多日后的烦恼,一劳永逸。而现如今好葫芦价格一直看涨,观赏性常常超过实用性,因此刷与不刷还是由玩家自行决定吧。
http://www.bfgg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310/11/101931i5qs3e8t5v2v2hb5.jpg
已刷里子的葫芦
最后想和大家唠叨一句,咱北方蝈蝈网一直推崇的是“简单、实用”的玩虫理念,虽然玩葫芦看上去比筒子复杂些,但葫芦作为传统的蓄虫工具,其发音效果, 透气效果是筒子无法取代的。其实只要大家用平和的心态去玩葫芦,不追求所谓的高端、极品,你会发现用葫芦蓄虫其实也不复杂,其中美妙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前一篇:葫芦各部位名称及常用配件总结
后一篇:蝈蝈各种眼睛颜色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