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姑六婆

(2023-02-11 10:11:11)
标签:

三宫六院

三教九流

千里送鹅毛

大千世界

龙王庙

分类: 最美常识

(一)三姑六婆

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明代有个叫陶宗仪的学者,他著的《南村箱耕录》第十卷中有这样的记述:“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牙婆(贩卖人口的妇女)媒婆师婆(女巫)虔婆(鸨母)药婆稳婆(指生婆)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在他的小说《镜花缘》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吴之祥道:吾闻贵地有三姑六婆一经招引入门,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或拐带衣物这就是三姑六婆的原意

(二)三宫六院

三宫六院一词是由故宫的建筑而来宫内以乾清门为界,南为外朝,北为内廷,即是皇帝和他的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三宫即指中路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又称后三宫六院分别指东路六宫:斋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及永和宫;西路六宫: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长春宫咸福宫及重华宫因各宫均为庭院格局建筑,故总称六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宫六院这个词也由此而产生

(三)三教九流

三教指儒道教、佛教。九流指儒家者流道家者流阴阳家者流法家者流家者流墨家者流纵横家者流杂家者流家者流流者,流派也九流就是九流派学说

三教九流的名称,在汉朝时并不含有贬义自唐人撰《春秋谷粱序》中,九流”“异端并列后,加之佛教道教迷信日盛,后人就用三教九流来泛指社会上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各行各业各式人物,从此含有贬义了

(四)三脚猫

三脚猫是形容那些在技艺上略知皮毛而不甚精通的人三脚猫一词,语出于元末明初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张明善作北乐府《水仙子》讥时云……说英雄,谁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谓水非熊(非熊即飞熊)文中的三脚猫是一种动物后来,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记载:“嘉靖间,南京神乐观有三脚猫一头,极善捕鼠,而走不成步捕鼠是猫的专职,“三脚猫的本职技能很不错,走不成步”,难怪郎瑛接着解释道:“俗以事不尽善者,谓之三脚猫就这样,“三脚猫一词成了做事技艺不精的意思了,并一直沿用到今

(五)上当

现在人们把被欺骗被坑害的行为叫做上当

从前,清河一姓王的富户,在城里开了一个当店经过世代流传,当店越来越大但各房族人懒于营业,各人都将自己名下的一分资金作股存在店里,另选择一人主持典当营业事务,各房族众就按股金分利金

清光绪年间,主持店务的寿苎不是一个生意经,众族人见此情况,不约而同地从自己家里拿一些无用的闲物件,到自家的当店里来典当,还各人自己估定高价伙计见来典当的人是店东本族的股东老板,只好如数付给多的族人都来敲诈,典当的资本被作骗得所剩无几,一家资源充盈的当店就此而破产时人见此情状,就编一句谣言:“清河王,自上当把物件质于当店叫上当因为王氏家庭自己欺骗自己,终于罪有应得

(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杭州人杰地灵,风光秀丽,物产富庶,自古就很有名气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语又是从何而来呢?

早在北宋,汴京的人们就传唱着苏杭百事繁度,地上天宫的民谣,羡慕苏杭的繁荣富足而后金兵灭了北宋,南宋王朝定都杭州,偏安一隅,杭州苏州更呈现空前的繁荣景象后来,诗人范成大在他编纂的苏州地方志《吴郡志》中写到,“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到了元代,奥敦周卿在《蟾宫曲》中又写到,“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一诗句比起以往的说法,更精炼,更上口,所以历久不衰,流传至今

(七)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俗语,表示礼物虽然不值什么钱,但人的情谊无限

相传,唐贞观年间,回纥使臣缅伯高奉国王命令,带珍珠宝物向唐朝进贡,同时还带了一只他们认为世间稀有的白天鹅缅伯高亲自用笼子装着护送到了湖北沔阳地区,他见天鹅口渴,便放它到湖里喝水一不小心,天鹅展翅高飞,仓促间,缅伯高只抓得一把鹅毛这如何是好呢?他想来想去,只好硬着头皮,把鹅毛用线缎包裹好,并附上自己写的一首诗,送给唐太宗:

天鹅贡唐朝,山高路远遥;

沔阳湖夹宝,倒地哭嚎嚎;

上覆唐天子,请饶缅伯高;

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唐太宗看了这首诗,十分嘉许,立即安抚来使,:“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并把天鹅毛当作贵重礼品诚恳地收下来,还回送了些中原土特产

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便成为一句流行的俗语了

(八)大千世界

人们常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大千世界是对人类社会的统称,它是由何而来的呢?

大千世界源自佛教术语佛教经典认,人类居住的世界,中心在须弥山,须弥山是古印度传说中的一座山,在它周围四方有东胜身南贍部西牛货北俱卢四个洲人就住在南贍部洲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缘,就是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合成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合成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合成大千世界而它们统称为三千大世界

随着佛教的传播,这一佛教术语也逐渐成为俗语,泛指广大纷繁的世界

(九)大水冲了龙王庙

传说在很久以前,东海岸边有座龙王庙离龙王庙几里远的地方有块菜园地,菜园子紧挨着一座庙庙里的老和尚和种菜的老头是好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下棋聊天

这天,他俩闲聊时,老头神秘地对和尚说:“方丈,有件奇事!原先我那二亩菜园子都是我自己打水浇,可自从昨天开始,等我去浇园子时,菜园子已都浇过了,也没看见是谁给浇的你说怪不怪?”和尚听了也觉着奇怪,决定去看看,弄个水落石出

当晚,老和尚早早地来到菜园,在离那口水井不远处藏起来观察动静整整盯了一夜,天快亮时,忽听咔嗦一声,从井内射出一道白光,接着扑棱一下从井里飞出一只像鹅似的怪物只见它两只大翅膀忽扇了几下,井水就溢出老高眨眼间,那只怪物又飞入井内和尚到井边看时,菜已全浇好了

一连三个夜里都是这样。老和尚练过武术,第四天夜里,他带了把宝剑,等那只怪物刚一飞出井口时,一个箭步上去猛刺了几下那只怪物翅膀一斜,一头栽入井中顿时,“轰隆一声巨响,井裂开有几亩大的口子,大水翻滚眨眼间,连几里外的龙王庙前也成了一片汪洋

龙王大怒,带领水兵前来与那怪物交战战了三天三夜,怪物因寡不敌众,现了原形原来它是龙王的三太子,因犯了律条,被贬出东海,受罪三年三太子为了立功赎罪,想在凡间做些好寧不想被和尚刺了一剑,一怒之下,掀开海眼,淹了龙王庙与龙王交战时又不敢泄露天机,造成一场误会

后来,人们在议论这事时,都说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