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八十四
(2023-02-01 10:01:01)
标签:
九鼎十里洋场十恶不赦三寸金莲三令五申杂谈 |
分类: 最美常识 |
(一)七十三、八十四
老人们常忌讳7384这两个岁数,因为民间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的说法
其实,把7384两个年龄定为难以跨过的“坎”是没有道理的,这只不过是我国历史上两个“圣人”归天的虚龄罢了一个是春秋时期的孔子,一个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孔子活到73岁,孟子活到84岁“孔孟”是“圣人”所以,他们归天的年龄也就成了不吉之年了
(二)九鼎
“九鼎”是夏商对中原九州的代称夏禹把天下分为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把九州进贡得来的金属,分别铸造了九个鼎(一说仅一鼎,因材料来自九州而名为九鼎),每个鼎上都铭刻着这个州的地理和物产因此,九鼎实际上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原始的地图
九鼎又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因此,人们又把篡国夺权叫做“问鼎”战国后期就发生过几次兴师问鼎的战争到了周显王四十二年(公元前327年),九鼎没入彭城泗水下
这几种说法无论轨是孰非,有一点很明确:九鼎是在战国期间失传了
九鼎虽然失传,但是九州图像并没因此完全湮没由九鼎图像派生出来的《山海经》图继续传下来,成为我国制图学的先声而且,九鼎作为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原始的地图,比埃及公元前1300年产生的努力亚塔金字塔一带的巴比伦鲁斯地图还早800多年
(三)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是指不要以貌取人,而要客观全面地衡量一个人这一说法出自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个青年叫澹台灭明,字子羽,他相貌丑陋,还带有几分凶相一天他来到孔子门前,请求孔子收他作学生孔子见他长得难看,心里很不愿意,但又没好意思加以拒绝,勉强收下了他然而子羽却是一个品行端正勤奋好学的人,不久便出类拔萃后来,子羽到南方一些国家讲学,深受爱戴,一时间弟子竟达3000人,成了知名学者孔子感慨万分,后悔当初不该怠慢子羽,他痛心地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四)十里洋场
“十里洋场"特指旧时上海天津等洋商聚集的都市,或这些地方的外国租界
1843年11月上海开埠后,怡和洋行第一个在上海取得租地许可不久上海就出现了第一外国租界“英租界”,法国也在与英租界毗邻的地区取得了居留地最初,英法租界所在地区正好有约10华里长,所以称作“十里洋场”。
(五)十恶不赦
封建社会规定有十种犯罪为十恶,这十恶是: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对这十恶,统治者是严惩的,因此,有成语“十恶不赦”
(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意思是做成一件事,在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之后,还要等待良好的时机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一次著名的战役当时曹操在赤壁集结了80万大军,虎视长江南岸的孙刘联军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和孙权的大将军周瑜共商破敌之计,取得了用火攻的共同意见然而,什么准备工作都做好厂,天公却不作美,一连几天都没有合适的风向周瑜急得一病不起,诸葛亮前去探望,说:“我有一个药方,肯定能医好将军的病”说着递上一方,周瑜打开一看,只见纸上写道:“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倶备,只欠东风”
(七)三千里锦绣江山
人们都知道,“三千里锦绣江山”指的是美丽富饶的朝鲜那么,这里的“三千里”又从何而来呢?朝鲜领土由朝鲜半岛和周围300多个岛屿组成朝鲜半岛资源丰富,景色迷人这里的崇山峻岭和沃野平川,养育了勤劳善良的朝鲜人民巧的是,朝鲜半岛南北距离为2100朝鲜里,东西距离为900朝鲜里,两者相加正好为3000里久而久之,朝鲜人民逐渐总结出“三千里锦绣江山”这句话,来赞美自己的祖国这就是“三千里锦绣江山”一语的由来
(八)三寸金莲
“三寸金莲”是我国古书里描写女人纤细小脚的代名词,它的由来很有趣
据《南史》记载:南齐废帝东昏侯骄奢淫逸,有一次,他命人用金子凿成莲花,贴到地上,然后让他的宠妃潘妃在上面行走,东昏侯边看边高兴地说:“此乃步步生莲花”从此,人们就用金莲比喻女人的脚
(九)三长两短
“三长两短”通常用来指意外灾祸,其由来与棺材有关系,棺材是用6块木板拼凑成的,棺材盖及棺底俗称“天地”,左右两片叫“日月”,这4片是长木板前后两块称“彩头彩尾”,是四方形的短料因为尸体放进棺材后才能盖棺盖,所以只称“三长”,加上“两短”便成了“三长两短"
(十)三令五申
“三令五申”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
宋代曾公亮撰《武经总要》对“三令五申”有明确记载所谓“三令”,一令观敌之谋,视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听金鼓,视旌旗,以齐其耳目;三令举斧钺,以宜其刑赏所谓“五申”:一申赏罚,以一其心;二申视分合,以一其途;三申画战阵旌旗;四申夜战听火鼓;五申听令不恭,视之以斧铁钺
“三令”与“五申”的本源及其具体内容原意是在教育将士应该在战阵中或军事行动中明确作战守则随着时代的变化,“三令五申”的含义也有所改变
(十一)三句话不离本行
人们做一项工作时间久了,在日常交谈中也会不自觉地涉及到有关工作的内容这就所谓的“三句话不离本行”
相传很久以前,一个小村子里住着厨师裁缝车把式船把式这样四个能说会道的人村里人遇到什么大小纠纷,都要请他们去说和
一次有户人家闹分家,也请这四个人去调解由于这件事很棘手,四个人便先到厨师家碰头想点子厨师先发言说:“咱们要快刀斩乱麻才行,别锅呀碗呀分不清”裁缝说:“办这事不能太偏,我们得针过去,线也过去才行”车把式接着说道:“其实也不难,前有车,后有辙,别出大格就行了。”船把式早就听得不耐烦了,说:“咱也别啰里啰嗦了,到那儿再见风使舵吧!”
厨师的媳妇听罢乐了:“你们几个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她的话刚说完,厨师裁缝车把式船把式又大笑起来,原来,厨师媳妇自己却是做小买卖的
(十二)三只手
“三只手”这个词是舶来品,最早见于古罗马剧作家普劳图斯的著名喜剧《一坛黄金》在该剧第四幕第四场中,他气急败坏地要奴才伸出手给他看有没有拿他的金罐,他看了第一只,又看第二只,最后要奴才伸出第“三只手”给他看以后,“三只手”就成了小偷或偷窃行为的代名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