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吉姆
(2022-09-25 07:52:52)
标签:
指责父亲夫妻教育尴尬杂谈 |
分类: 爱在心中 |
(一)可怜的吉姆
吉姆·金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父亲他希望自己的儿子约翰认真读书,将来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因此,从约翰上小学二年级开始,吉姆就开始对约翰提出严格的要求他私自给约翰定立了几条规则:禁止他随便与街上那些孩子们一起逛大街,无所事事;不允许任何一门考试低于良;不允许看卡通节目:不允许玩电子游戏,等等约翰只要偶尔违背这些规则,就会遭到严厉的斥责可是,到了三年级的时候,约翰的成绩却已经连“及格”的档次都难以维持了他似乎故意与父亲作对似的,偷偷地跑出去找孩子们玩耍而且,他专门找那些被家长们视作无可救药的“坏”孩子,因为他感觉到自己与他们一样:在父母的眼里,是那种只会犯错误的孩子
吉姆非常困惑,在与邻居们谈话时不断诉说自己的烦恼,可是,在他生活的那个小镇上,没有一个人可以给他指出错误吉姆依旧采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对约翰实施更加严格的管教结果,约翰在一次斗殴事件发生后,被带进了青少年管教所
可怜的吉姆始终也弄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花费了那么多的心血,到头来却获得如此结局
当孩子做错事时,父母如果一味地批评指责,就会使孩子承受长期的心理负担,会给孩子带来压制苦恼反抗的情绪,不利于他们的行为向好的方向转变对于个别孩子来说,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
(二)狡猾的父亲
一位华尔街的老板去飞机场接他的儿子当他的儿子走下飞机扶梯的时候,立刻看到自己许久没有亲近过的爸爸,兴高采烈向他跑去
这位大老板脸上堆满了笑容,张开了双臂等待儿子的拥抱在儿子就要搂到父亲脖子的一瞬间,这位父亲却突然大大地退一步,孩子扑个大空,摔倒在地上
父亲拉摔倒在地上已经开始抽泣的儿子,深情地对他说.“孩子,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人可以做你的靠山,要站稳一定要靠你自己。”
社会学家从这个故事中读出了“资本主义中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而心理学家会告诉我们一个健全的人不应依赖于任何人,不管这个人对你来说多么最近,只要你有依靠的想法,就表明了你心理上的某种不完整
(三)这样活着
从前,有夫妻两人,他们一直没有孩子后来,他们生了一个儿子,他们叫他南南他长得很结实,胖乎乎的,干干净净的他可碰上了爱干净的父母:动不动就洗手
南南长大了一点,父母开始敬他正确走路:
“乖儿子,上街时要看着脚底下,当心别跌倒了在走山路时还是要看着脚底下,那上面最容易滑倒,可别摔断了脊梁骨下山时照样要看着脚底下,不然的话,就可能扭伤肌肉如果由于你的品行和成绩让你去疗养的话,走在沙滩上时可要小心谨慎,别把鞋踩歪了,两眼一定要盯着脚底下,不然的话,遇坏天气,海浪就会朝你涌来,浇得你浑身透湿,说不定还会把你卷到海里去”
钟爱南南的双亲说过这些话后,又活了一段时间便在亲人们的哀悼声中死去了
南南开始听从父母亲的遗嘱:当他在镶木地板上走路或者上山下山,在春天的田野散步,在古老的森林里踟蹰,在大街上徘徊,在沙滩上闲逛时——也总是用心盯着自己的脚下因此他一生从来没有绊倒过,从来没有滑倒过,从来没有扭伤过肌肉,从来没有碰伤过额头,从来没有踩到水沟里,也从来没有让海浪浇过
可是同样,他也从来没有见过蓝色的天空,从来没有见过明亮的云彩,从来没有见过早霞和晚霞,从来没有见过亮晶晶的星星,从来没见过城乡的美景,也从来没见过人们的面孔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不是内容,而是方法,一个不当的教育方法就如给孩子服错一剂药一般,不但损害了他的健康成长,还伤害了他的心智
(四)两种教育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你妈妈,因为全班只有我的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五十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四十名,我们怀疑他的智力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听完老师的话,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彩,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
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一趟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给孩子一个坚固长久的心灵支撑,比任何严丝合缝要求和挤压都重要!两种教育方式,产生的效果自然也不相同学学这位妈妈,学学她鼓励背后的包容耐心以及坚忍!
(五)妈妈的尴尬
儿子三岁了,每天有问不完的为什么
一天晚上,妈妈给儿子洗完澡,儿子突然问妈妈:“妈妈,你看我有小鸡鸡,男孩儿都有小鸡鸡吗?”“对呀”“女孩儿有没有小鸡鸡?”“没有,女孩儿都没有”“妈妈你有没有?”“妈妈也没有”妈妈有点儿惊讶,儿子的好奇让她有点儿出乎意料正在这时,儿子又提出了一个要求:“妈妈,让我看看你有没有小鸡鸡?”妈妈的脸一下子红了,大脑飞速地运转,但不知怎么解答儿子的问题
大人总是以为孩子到什么年纪,才想了解什么样的问题,实际不然,所以经常被孩子搞得措手不及现代父母养育孩子,仅仅做好物质准备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