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小学生语文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2014-11-06 18:32:53)
标签:
教育 |
安康市规划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时间:2014年11月
立项号 |
GHKT201421 |
课题名称 |
减轻小学生语文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研究 |
|
负责人 |
王平 |
所在单位 |
岚皋县城关第二小学 |
|
课题研究的 背景和意义 |
课题研究的背景: 谈起目前小学生的课业压力,许多人都感慨不已:“现在的孩子,书包太重了!”。繁重的课业负担已经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在全球范围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减轻学生负担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 近几年来,我国各级领导和各级部门都非常重视“减负”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特别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陕西省省教育厅制定了《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意见》,安康市教育局制定了《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七条规定》,各个学校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减负”措施,但收效甚微,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仍没有从根本上遏制,有的地方还相当严重,越减越“增”。这是因为很多教师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布置作业,实行题海战术上,作业形式单一,机械抄写的次数太多,作业的布置没有体现出层次性、趣味性、选择性。久而久之,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弃学现象也随之发生,还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学习负担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这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让小学生健康。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构建高效课堂,从根本上落实“减负”工作。 我们将在语文教学中探索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设计具有合理性、有效性、层次性、趣味性、实用性的语文课外作业,通过学生亲自实践、合作探究、自我整理、自我选择等方式,丰富学生课外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把“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我们要通过新一轮课题研究,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实践性研究,教师们一方面解决了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课题研究这个平台,不断学习、总结和交流,提升理论水平。 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3)在布置作业时把握关键知识,渐少低效和无效劳动。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本课题的名称界定是减轻小学生的过重的语文课业负担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对课题的解读: (1)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看成一个系统工程,应用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相关性原理、目的性原理,开辟了教育教学研究的新领域。 (2)强调从教师的“会教”的策略研究来达到减负的目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让他们学得愉快,玩得开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此课题的研究内容从组织策略、备课策略、课堂策略、精选作业策略、评价策略等方面来关注教学过程,关注学习过程,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一、研究目标 (1)工作目标:通过课题的研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及课业负担。以人为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 (2)育人目标 :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出减轻小学生语文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找到一个让学生学业负担不过重,保证身心健康学习的途径,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让他们感到完成作业的快乐,有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成,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能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健康而茁壮地成长。 (3)科研目标:通过课题的研究,丰富课堂教学理论,提高育人水平。 二、研究内容 (1)剖析形成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 (2)研究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危害。 (3)研究“减负”的真正内涵。 (4)研究减轻小学生语文课业负担过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三、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方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调查研究法 四、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4年6月-2014年8)理论学习,参阅文献。 1、完成课题研究的立项申报工作。 2、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执行计划。 3、制定小学生语文课业负担产生的原因分析及调查问卷。 4、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5、搜集资料,向专家咨询,对课题研究进行深入思考。 6、写出开题报告,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二)实施阶段(2014年9月-2016年3月) 1、通过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家访、与学生谈话、与领导、教师交流,分析小学生课业负担产生的原因。 2、研究对策:针对小学生课业负担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策略。 3、通过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研讨探究,如何精选习题,筛选有效作业、控制作业量的方法与策略,与课题所有成员一起实施、验证、总结。 4、打造高效小学语文课堂,向课堂40分钟求效率,同时研究总结出一条适合本校实际的理论与方法。 5、召开第二阶段总结会,交流经验教训,进行论文汇集,优秀案例汇编。 6、撰写中期报告。 (三)总结阶段(2016年4月-2016年6月) 1、对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及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完成课题研究成果的编汇工作。 2、撰写结题报告,申报结题。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一、预期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找到一条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路径和操作程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新性和运用性。 2、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效率。 3、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有自主学习语文的愿望。 4、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成果呈现的形式: 1、“减负”研究成果集(心得体会集、经验论文集、教案设计集、教学案例集) 2、调查问卷及分析。 3、研究过程中积累的各位教师、学生活动的资料。 4、结题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