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课题《农村中小学“智慧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
(2020-12-01 21:54:58)
标签:
教育 |
实施方案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研究的背景
本课题旨在研究在互联网下,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农村中小学课堂“教与学”如何充满活力,充满智慧,充满技术和艺术魅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直接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是让学生积极快乐地接受知识,学生只满足于“知道”。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只是一个形式上的过程,课堂只是一个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过程,缺乏应有的生动性,从而使学习处于被动地位。
随着信息技术与多媒体的飞速发展,在十多年的“教”与“学”中,教师、学生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又当如何应对?在新的形势下,与之相适应,培养学生智慧的学习也成为当前的研究目标。我国对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也给予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国家战略,并纳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可以说,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新诉求。
2、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立足于智慧教育的角度,认为智慧课堂的建立应该以积极主动、轻松快乐、高效全面为目标,智慧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智慧课堂中,通过参与其中,培养思维来提升智慧,实现通过运用创新思维来发现问题并能运用智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目标,建立拥有具有自己特点的课堂,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而使整个课堂充满智慧活力。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为主的智慧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是作为知识传播的领路人,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智慧活力。有助于推动我校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智慧课堂为基础,以充满活力的教学氛围为目的的新型模式。
二、研究的指导思想
我们所探讨的《农村中小学“智慧课堂”教与学艺术实践与研究》,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现状,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学生的需求,我们的研究目标是要让课堂充满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智慧,最终促进学生全面而富于智慧的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根据客观现实和实际需要,分小学和初中分片实施,采取“分与合”结合的方法同步进行。分:指的是在课堂教学及自主研究实践方面,以校(教研组)为单位按照课题实施步骤进行;合:指的是大型课题活动方面中小学又合在一起进行,以便于统一管理,综合比较,从而达到取长补短,取优去劣的效果。
三、课题的界定
“智慧课堂”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师生活动为载体,实现课堂的自主化、 生活化、情感化,培养学生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状态,培育学生灵性,完善学生个性, 开启和丰富学生智慧,使学生的智慧与教师的智慧同构共生的课堂。智慧课堂不是狭义的智力课堂、智能 课堂,更是一种激情与智慧相伴、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随、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课堂。
四、研究的内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为主的智慧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是作为知识传播的领路人,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智慧活力。有助于推动我校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智慧课堂为基础,以充满活力的教学氛围为目的的新型模式。
“智慧课堂”的建立,使教师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不断地探索研究新型的真正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而且这种模式下的课堂氛围是充满活力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在“智慧课堂”下的教学,学习者可以享受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例如微课、图表、声音、视频等资源。多样化的资源,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有兴趣地学习,而且还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丰富课堂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研究重点:
探索基于过程性目标达成的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课堂教学新模式及其评价方案。
难点估计:
(1)、基于过程性目标达成的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目前可借鉴的经验少,需要大胆地创新。
(2)、教学新模式及其评价的探索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重、难度大。
(3)、我校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虽工作热情较高,但缺乏理论和实践经验。
解决对策:
五、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将运用实验法、筛选法、对比法,辅之以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等,实现设立一些子课题,攻克主课题。重点在“智慧课堂内涵”、“智慧课堂模式”、“智慧课堂‘同课异构’”、“智慧课堂模式诊断优化”等方面,以个人实践研究为主,集中实践研究为辅的策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广泛地发现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方法和途径。研究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具备基本的知识和能力,熟悉每一个操作环节和具体要求,注重比较的数据和效果,重视材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
六、研究的步骤和实施计划
实践探究时间为2年:2020年9月-2022年9月
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0年9月-2021年1月
确定课题成员、研究对象,组织相关教师学习教育理论书籍,进行课题论证,制订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运行阶段——2021年3月-2022年7月
本阶段分三期进行。
第一期通过教师阅读相关书籍,确立自己的智慧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分散和集中研讨“智慧课堂内涵”、“智慧课堂模式”艺术方法,在对比中提炼出精华,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方法,形成自己一定的风格。
第二期通过“智慧模式”方法技巧的研究,归纳总结常用的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技巧,重点研究这些方法在实践中运用的效果;集中研讨“同课异构”的方法、技巧,总结一些常用的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并检查其效果。
第三期通过“课堂教学大赛”方式,集中于读、说、听、写等方面的智慧方法技巧的研讨,形成删烦就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等的智慧教学模式,并观察总结其效果。
通过组织集中研讨、集中教学等形式,对“智慧课堂”教学艺术策略进行总体诊断、优化,加以总结,形成共识。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2年7月-2022年9月
撰写提交各种总结、论文、报告等材料。对各种探究成果申请专家鉴定、评估、验收。
七、组织机构
1、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安宗志
副组长:蒋立平 刘玉霞
成 员:林 海 万里明 徐根前 林水根
职责:负责整个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协调研究中的各项事宜。
2、课题组顾问:陈小鹏 李彬
职责:负责对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
3、课题研究小组及分工
为了能够达保障课题研究如期顺利开展,我们广泛的宣传,并在此基础上挑选出了部分经验充足、年富力强的教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具体人员名单如下:安宗志、蒋立平、刘玉霞、林海、万里明、徐根前、林水根、蒋卫民、储胜芬、胡亚玲、宋雯、王倩、崔伴明、周竹霜、刘金霞、储江敏、柳欣欣、王岳飞、方成伍、柳阳春、王超、李钰茜、汪童、蒋正宏、沈金鸥、储晓鹏。
八、人员分工
根据开题论证会上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将子课题组整合成三个,并重新进行人员分组、分工如下:
蒋立平:负责课题研究工作的具体领导和指导工作,负责子课题“智慧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工作,并负责各类材料整理和归档具体工作。
刘玉霞:负责课题研究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并安排部署课题研究任务,检查监督课题进展情况,协调课题研究的各种问题;同时负责子课题“‘智慧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行为”研究和管理工作;整理相关材料,撰写研究报告,汇总研究成果。
沈金鸥、储胜芬:负责子课题“‘智慧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行为”研究和管理工作;整理相关材料,撰写研究报告,汇总研究成果。
其余老师分别协助各自所在的子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参与研究全过程,保障课题研究落实到位。
九、经费预算情况
课题的研究大约需要经费30000元,主要用于:
1、资料收集印刷:5000元;
2、专家论证与指导(含开题、中期和结题论证):5000元;
3、文献收集、图书购置:5000元;
4、参与交流活动:5000元;
5、专家咨询费:5000元;
6、教师培训费(含外出培训):5000元。
十、预期成果
|
预期主要研究成果 |
||||
|
序号 |
完成时间 |
最终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主要责任人 |
|
1 |
202009-202101 |
智慧课堂教学内涵、艺术 |
读教育专著心得 |
蒋立平 |
|
2 |
202103-202106 |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
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
刘玉霞 |
|
3 |
202103-202106 |
课堂教学思路设计 学习智慧的启发与引导 |
课堂教学思路设计交流 |
全体成员 |
|
4 |
202109-202201 |
“同课异构”智慧模式 |
材料交流总结 |
刘玉霞 |
|
5 |
202109-202201 |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诊断研究 |
论文集,参与县、市级评比 |
|
|
6 |
202203-202206 |
“智慧课堂”教学中读、说、听、写的智慧设计 |
教学大赛 中期报告 |
刘玉霞 |
|
7 |
202203-202206 |
“智慧课堂”教学系列大赛 |
教学大赛 |
全体成员 |
|
8 |
202207-202209 |
结集主要研究成果 |
结集主要成果 |
|
十一、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1、主要有县教研室、县进校的名师、专家为课题研究把握正确方向,对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
2、学校为课题研究提供资料设备、科研手段和活动经费等保障;
3、本区学校均为寄宿制学校,为课题研究可提供充足的时间。
田头中心学校课题组
2020年11月20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