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化寺简介稿
标签:
历史文化佛学 |
北京清化寺简介
北京清化寺坐落于东城区清华街,始建于明宣德七年(1432),落成于正统甲子岁。正德七年毁于火,翌年重建,正德乙亥(1515)讫工。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现存天王殿和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为北京外城祭坛外罕见的庑殿顶建筑。东城区普查登记文物单位。2014-2015年实施保护性修缮。
清化寺鼎建者系宣德元年九月癸卯赐封的奉圣夫人吕母李氏。李氏为顺天府武清县崔黄口社中奕里(今天津武清区下五旗乡忠义村)人。李氏自幼端谨厚重,异于常女。及长,择配得东安县王庄里(今廊坊广阳区王寨村)吕斌。洪武三十二年(1399)二月,李氏以简拔入奉燕王朱棣长孙朱瞻基为乳哺,夙夜劳勤,小心恭慎,奉乳十余年。宣宗皇帝正位宸极,念夫人之保翎,封李氏为奉圣夫人,給授田宅,日有常赉。1975年廊坊王寨村出土了奉圣夫人吕母李氏及其子吕俊墓志铭。
奉圣夫人李氏仰惟天恩廣大,无以補報扵淯埃。乃捐所赉之白金若干两,買保安寺基之为蔬圃者,凡若干亩鼎建清化寺。建正殿于中,踵後殿于北。正殿奉大雄,後殿奉大士,翼两庑于左右,敞山门于其南,崇高墉于其外。以奉聖之勳,荷赏赉之恩,仰祝萬萬歲天夀。
清化寺原有赐进士奉议大夫金陵宋拯撰并书《敕赐清化寺鼎建寺宇碑》和正德壬申年修撰濮阳李廷相重修碑。李廷相碑何时遗失未见文献记载。宋拯碑原置大雄宝殿左侧,1965年北京市拉锁厂扩建生产时将碑推倒,埋入地下(2016年清化寺二期腾退修缮时发现宋拯碑碑身,待出土)。北京图书馆和首图藏有民国二十四年宋拯碑拓片一张。
新中国成立初,清化寺保存基本完好。三座大殿及两座配殿里的佛像各个栩栩如生。全寺路面均为青砖墁地。1962年房管局拆除三间山门及天王殿前西房五间,建了一座简易砖木结构二层楼。1965年北京市拉锁厂四车间为扩大生产规模,拆除了寺庙里的所有佛像。2000年扩建两广大街东珠市口段拆除了观音殿。
清化寺文化蕴藏深邃。不仅保存了明初庑殿顶古建筑艺术特征,同时蕴藏了“仁宣之治”与吕母李氏乳哺燕王长孙朱瞻基的故事,还有大学士程敏政《借宿清化寺》的诗文轶事。
明弘治元年冬,御史王嵩等以雨灾劾大学士程敏政,因勒致仕。程敏政在遭馋谤勒致仕的境遇下辞朝出城并坦然赋诗《辞朝出城借宿清化寺》(载《篁墩文集》巻八十二):
早脱朝簪出帝城,喜分禅榻坐深更。
顿疑身在山中住,追笑诗从马上成。
把钓未应归计拙,照人偏爱佛灯明。
枕酣一夜清无梦,蕉鹿当年亦浪驚。
程敏政(1445-1499),字克勤,休宁人,生于河间。兵部尚书程信之子。成化二年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弘治十二年二月与李东阳主考礼部会试,陷华昶劾其“鬻题案”,四月下狱勒致仕。敏政出狱愤恚,六月壬辰发痈卒。后赠礼部尚书”。
二〇一九年十月十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