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学,点亮心灵明灯  ——一名教师学习国学后的感悟

(2014-09-09 18:29:13)
                      国学,点亮心灵明灯  ——一名教师学习国学后的感悟
                                        好古学堂
    有人说“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的瑰宝。亘古历今,那句句“经典”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心灵。一代代炎黄子孙在“国学”中孕育,在“经典”中成长。再次亲近“国学经典”,才发现她既有河畔金柳的婀娜,也有夕阳中新娘的魅力;既像多姿多彩的天上彩虹,也像宛若仙境的海市蜃楼;既让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让人“乘风破浪,直挂云帆”。细细品味,国学经典确实能使人受益终身。
    一、关注生命,审视“教书育人” 
   《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回想自己十几年的从教生涯,真是惭愧之极。这么多年,在“教书”和“育人”面前,我一直以“教书”为重,忽视了“育人”的重要性。“仁爱”也让我明白了重“教书”轻“育人”就是“对生命差异的漠视,对生命自由的压抑,对生命个性的阉割。”一句话就是“缺乏对生命的关照。” 
    作为一名教师,具备“仁爱”之心是何等重要。那是因为“孩子到学校是来读书的,读书的过程就是修炼的过程,他必须沉浸其中才能用全生命和全人格去进行创造。”所以,只要学生来到学校,都应该得到老师的关注、关爱,无论他学习成绩怎样,思想品德是否存在一定的缺陷。面对学生,我们要发自内心关爱他们,努力发现他们身上多方面的优点,欣赏他们每一点小小的进步,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才能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通过这次在线学习,我重新权衡了“教书”和“育人”孰轻孰重。打算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尊重生命的自主性,赞赏生命的独特性,关照生命的整体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让课堂真正变成生命成长的空间,变成生命发展的场所,变成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彼此唤醒、彼此碰撞、彼此交融、彼此分享的阵地。 
    二、与经典为友,让生命增值 
    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人都在为自己的幸福而努力着。对于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众多人总是嗤之以鼻,认为那是年老学者们钻在故纸堆里埋首做的文章。 
    其实,漫步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可以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清水秀、欢声笑语的人生画卷;可以从中享受到生命灵动的美,进而诠释“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能增加生命的厚度。”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博学,尤其是要学习经典。与经典为友,能让人调整好心态,领悟到“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与经典为友,能让人调适与他人的关系,明白“这不是一个人的世界,不管多聪明能干的人,离开他人的帮助,是难有建树作为的。一个人只是一叶舟,而众人才是既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与经典为友,能让人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读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也只有与经典为友,才能“做无愧于学校前人的后人,做无愧于学校后人的前人。”才能让自己生命得以增值,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加辉煌。 
    三、日省吾身,让思想驰骋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要做到慎言、慎行,就要常常自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就更应该在工作中多多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立足学生,着眼发展。”;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曾经读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一辈子不爬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前往高处,它使你总有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都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所思想。因为有思想才有希望,有思想才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有思想才能为自己前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回首往事,自己总是有思想上的冲动,而没有实际上的行动。虽能怀揣梦想,但不能“十年磨一剑”,以至于最终不能“今日把示君”,也不能有“脱茧成蝶”的华丽转变。这次亲近国学经典,我深刻得意识到: “日省吾身,以史为鉴,以人为镜,虽不一定能达到“贫而乐,富而好礼”的最高境界,但也一定能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扫描下方二维码可以关注好古学堂!
http://s2/mw690/005E8hJnzy6LUsyhEFr41&690 ——一名教师学习国学后的感悟" TITLE="国学,点亮心灵明灯  ——一名教师学习国学后的感悟" />




        由达拉特旗传统文化教育推广协会发起创立鄂尔多斯首个儿童中国文化经典诵读班——好古学堂,以圣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为训,继承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统,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宏愿,宏扬传统文化,推行国学教育,主要针对3—13周岁少年儿童开展经典教育的培训和实践。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伏羲班创始人、“国学教育先行者”吴鸿清教授考察好古学堂后盛赞好古学堂教育教学“已领先于全国很多地方,可以建成全国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 
        经典诵读课主要以国学大师南怀瑾指导的太湖大学堂教材为主,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诗经》、《孝经》、《礼记》、《道德经》、《庄子》、《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重订增广贤文》、《菜根谭》、《诸葛亮诫子书》、《古文观止》、《千字文》、《唐诗三百首》、《幼学琼林》、《笠翁对韵》、《黄帝内经》、《内经述》、《鉴略》、《医学三字经》、《药性赋》、《周身经穴赋》等国学经典。
        除经典诵读课外,学堂同时开设儿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以《弟子规》教学为主,从“孝悌”入手,学习“洒扫应对”,教给孩子们如何孝敬父母,如何生活,如何做一个具备良好身心修养的人。配合德育教育,学堂开辟了德育实践基地,免费让父母和孩子体验农田耕种,让孩子学会劳动,感受生活的艰辛,学着理解生活感恩社会,培养孩子博爱慈悲的胸怀。
同时,学堂免费开设家长国学班,创办“好古国学论坛”“好古经典读书会”“好古道德讲堂”“孝廉文化园”四位一体家长学习、交流平台,采取讲师授课、道德模范作报告、家长学习讨论等方式,倡导即知即行、知行合一的修学模式,推动全社会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华传统美德的复兴与传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