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时期黑釉青瓷四系酒罐,高41厘米,口底径12厘米,大小相若。罐内外施釉。外壁釉色呈黑褐色,内壁施酱釉,器壁厚薄均匀,胎体较重。釉层较薄,釉色不匀,釉面有褐色铁质小斑点,腹部拉坯痕迹十分清晰。罐底无釉,平底,露灰白色胎,胎质颗粒均匀,有削胎工艺留下的弧形线割痕。
四系黑色大罐,器内壁为酱釉,器表釉色黑中泛褐,釉层薄,釉光较强,该器应当是在烧制酱青釉时在炉火中因窑变所致、而形成黑褐色。
在古代,白酒主要指蒸馏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一般认为中国在元代才有蒸馏酒,但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中,曾出现过相关“烧酒”的词汇,据此可以断定公元6世纪中国已能酿造白酒。
此件四系大罐短颈,小口,腹部浑圆,造型饱满,器形硕大,一般这种小口鼓腹的大罐,多是古代用来储盛白酒的容器。
前一篇:明代青花小盏
后一篇:解放初期玻璃制葫芦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