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钱币腐蚀及氧化分析

(2021-09-27 07:48:53)
标签:

收藏

文化

财经

历史

学术研究

 1.绿锈,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铜、水、二氧化碳 所产生的绿化反应,特征是细小颗粒状或粉末状绿色物质。
古钱币腐蚀及氧化分析
 2.蓝锈,氢氧化铜{化学式Cu(OH)2}:铜、水、二氧化碳、碱,产生的反应,一般可理解为绿锈与碱伴随有机糖的还原反应形成蓝色或蓝绿色结晶粉末物质。
古钱币腐蚀及氧化分析
3.红锈,氧化亚铜{化学式 Cu2O}或四氧化铅{化学式 Pb3O4}:铜、铅、锡的氧化反应,
形成红色结晶或粉末状固体。
古钱币腐蚀及氧化分析 4.朱砂锈,硫化汞{化学式HgS}:汞与硫磺反应生成黑色或红色粉末,附着在铜的表面 一般不会腐蚀铜面。
古钱币腐蚀及氧化分析
5.白锈,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2}:铜器与土壤中的石灰物质相互氧化附着于表面所形成锈色对于铜质本身不具有腐蚀性。
古钱币腐蚀及氧化分析
6.铁锈,氧化铁{化学式Fe2O3}:铜器中的铁金属或外界铁含量较高与环境中的水分和氧气产生反应         所形成的红棕色粉末锈蚀。
古钱币腐蚀及氧化分析
7.结晶锈,二氧化硅{化学式SiO2}土壤中的石英砂在铜器的氧化过程中与其锈蚀融合附着在表面形成的无色晶体状锈蚀。
古钱币腐蚀及氧化分析
8.有害锈,多种物质并存例如:二氧化锡、氧化铅、碱式氯化铜等,,所形成的细粉末状物质,呈现白绿状,在潮湿的情况下腐蚀较明显。
古钱币腐蚀及氧化分析 9.黑漆古包浆,
       一,一氧化铜{化学式CuO}:铜与空气氧化形成的黑色包浆。
       二,硅酸亚铜{化学式Cu2SO4}:铜长期氧化形成的灰色包浆,与一氧化铜共存,
                   使得铜器在强光之下呈现灰黑交替的光泽。
古钱币腐蚀及氧化分析
10.水银古包浆,青铜中锡含量较高,在长时间氧化过程中溢出表面形成水银光泽一般微有浅绿锈色。
古钱币腐蚀及氧化分析
11.传世古包浆,铜器以传承形式体现,有人工清理抚摸痕迹,铜质本身与汗液形成反应呈现油渍性
光泽。
古钱币腐蚀及氧化分析
12.泛金包浆,是铜器的一种反祖现象,由于长时间氧化腐蚀,铜合金中的纯铜离子溢出表面形成金黄色即铜本色或与外界反应形成的赤金色包浆。
古钱币腐蚀及氧化分析
罕见的玫瑰金泛金现象
古钱币腐蚀及氧化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