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古泉界,对于鉴定古泉,有很多误区,认为古泉鉴定分南北。起初我也进入了这个误区,认为南坑和北坑的钱币一定不同。
因此我对南北坑口进行了潜心的研究。结果使我豁然开朗。其实不管南坑北坑,皆同一理,出土虽然分南北,但铸造一定相同,所以工艺是一样的,一般入门者先看锈色,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研究铸造工艺。当将古钱的铸造工艺研究明白后,鉴定古钱锈色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锈色就成了倒卖古泉要价的砝码。如果结合我2014-10-22发表的【古钱币锈色的论述】和2015-8-24发表的【古泉界生病了】两篇文章,就更能充分的了解古泉鉴定的精髓。这里有几个原因。
1
研究古泉在97年前后有了一个断代期。
2
断代后收藏古钱的人多为在市场上购买,与之前收藏古钱大多数在农村搜购和直接与老收藏家购买的方式截然不同。
3
网络的盛行使新一代年轻人统治了古泉界的舆论权,他们开网站,弄q群,这些都是老一辈的收藏家所做不到的。
结合以上所述,泉界就出了个怪现象,就是;当你拿着一枚流传了近百年的古泉去网站、拍卖行、网上鉴定、评级公司等机构去鉴定的时候,真品就一定会鉴定成假货。原因就是上述几个原因造成的。还需要补充的就是,有些评级机构,就是为了赚鉴定费,根本就不会鉴定,我曾经亲自将好几批钱币拿去鉴定过,结果全都鉴定成伪品,愤怒之下最后一批钱币寄出后,我打电话要求他们把我送去的钱币如数寄回,我付运费。结果接到的电话却说;【东西只要寄来就一定要付鉴定费,如果不付费用,东西将不能寄回】。无奈之下我付了鉴定费,还算不错;这回鉴定公司真就给我装了一枚盒子,来安抚我一下。
嘿 嘿
所装的钱币皆属“南坑”。
这是为何那?因为南坑一般都很开门,其主要是因为,南方的天气温差不大,且相当湿润,对铜质的腐蚀性很强,在南方埋下一件铜品一年,比在北方埋藏十年的锈色还重。所以南坑的东西,刚玩的新人也能看出真假。
最难鉴定的反而是北坑,原因是北坑的东西,冬夏温差较大,且土壤干炸,成分复杂,更因为从古至今北方人有带钱玩钱的习惯,不但锈色千奇百怪,而且熟坑,旧坑、传世古,先熟后锈,先锈后熟,半生不熟。应有尽有。所以初学者首先会看的都是南坑,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鉴定师。大多都鉴定不了北坑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南坑货,真假难辨的现象那?
其主要原因就是收藏者误入歧途,光看锈,却不认锈。这里有个原因;
【一些倒卖钱币的人为了卖自己的东西,就说别人的东西不对,但又说不出个知无毛有,就说南坑的东西,你们不懂,或北坑的东西你们不懂。。。。年头一多,也就形成了南北坑之说】。
其实不管南北,只要你的鉴定方法正确,都好鉴定真伪。注重科学【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就会豁然开朗。我这里有个比喻。
从形体鉴定男人和女人;【只要有“牛牛”就一定是男人】不管是欧洲人还是非洲人。鉴定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鉴定古泉也是一样;只要有透骨锈,那么说东西就一定对,就算是有什么不同,也是当时仿的,不能胡说是【现代仿品开门假】。可是如果东西无锈怎么办?这就要看铸造工艺啦。那个时代都有这它这个时代共有特征。就像泥范和铜范不同,翻沙也有自己的特点一样。结合我发表的【各个时期的鉴定方法】和【古泉假锈辨伪】等文章就会明白。
我的心愿就是让所有玩泉人都会鉴定古泉。可是事与愿违。我还得养家糊口。但又不甘心我的研究结果和我一同埋在棺材里。所以才写了这么多博文。如果国家重视我们这种人,我相信我们这些真真正正研究古泉的人一定会拿出一整套的古泉鉴定方法来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