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这是百度百科对于工匠精神的注解。工匠精神更是于2016年登上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全社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解读。
飞机部附件维修是一个高起点和高技术的新兴行业,这个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扎实的电子技术或机械技术基础知识、良好的外语阅读和理解能力、较强的逻辑判断能力,更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爱岗敬业、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一个“匠人”,我认为工匠精神在部附件维修行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们虽不是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篾匠,但对于初入部附件维修行业的新人来说,仍然离不开你的领路人,也就是师傅。一名维修工程师的养成期需要2-3年,正是你的师傅见证了你拧下的第一颗螺钉,你焊下的第一个元器件,你排除的第一个故障,你排除故障后的第一次微笑和你独立维修后完成的第一个部件。因此,在摸爬滚打多年后也不要忘记带你入行的师傅,直到最后你自己也成为了师傅。
作为一位师傅,你要教会徒弟的不仅仅是如何去维修一个产品,更要教会他们做人做事的态度,展示给他们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展示给他们你作为一名民航维修工程师特有的自信和自豪的气质。这样你的徒弟才会对他自己的未来有所期许,工作也就有了希望和动力。
耐心,专注,坚持
部附件维修包含大量非例行的和视情工作,没有一本维修手册会告诉你任何一个故障的详细排故方法,维修工程师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故障现象和部件的工作原理去分析、验证,最后找到具体的故障范围或故障器件,将换件成本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并最终完成修理过程。
随着新一代数字处理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在部附件生产领域的应用,部附件的功能越来越强,性能越来越稳定,这对部附件维修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可以明显感觉到现在的机载产品硬性故障越来越少,无故障发现NFF和间隙性故障的占比逐年呈现上升趋势。这就要求维修工程师在日常的维修工作中观察更加细心,对于间隙性故障更加的耐心,反复实验,不断总结,直至掌握一套处理类似故障的可行性方案。
注重细节,精益求精
有些老一辈的维修工程师,对于熟悉的产品,他们早已把所有的电路图装进了自己大脑,随口可以说出电路上某一个点的电压或者波形,对于一些典型故障,他们可以很快的给出详细解决方案。也许这就是维修工程师精益求精的最高境界之一吧。
对于现代较为复杂的机载产品,基本很难企及以上的这种境界了,但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放弃不断探索,精益求精的精神。对于自己负责的部件,我们最起码应该了解它在飞机上的位置和功用,掌握其每一个插头引脚的功能,熟悉每一个板卡的功能和输入输出信号,知道每一步的测试所涉及的具体电路,了解主要的服务通告和服务信函的内容,能够总结出大部分典型故障的处理方案。对于一名优秀的维修工程师,我们的目标始终是做到三级修理甚至更高级别的修理。
创新精神
在部附件维修行业,创新精神仍然重要,并且和我们坚持按照原厂手册和适航规章开展工作没有丝毫矛盾之处,创新也是一个维修企业保持活力和持续竞争力的不二法宝。对于同样一个部件,使用不同的排故方法,最后在周期上可能会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我们鼓励创新的测试方案,推崇创新的排故方法,欢迎各种提高工作效率的实用新型小发明。即使是发现原厂的技术资料上的描述和方法存在瑕疵,我们同样可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帮助原厂改进产品的技术资料,大家共同提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