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盖字三音,姓氏一绝

(2014-11-22 11:12:44)
标签:

历史

文化

字,亦写作葢、蓋。按说文解字,有两个读音,一是葛音,一是概音。现实社会中还有一个是过音。现实中这三个音都存在,而前两个音,在字典里可以查到,后一个过音,在字典里没有记载。

在盖氏家族中,有这样的说法,葛概一家,过概一家。这种传说不知什么时候出现的,也没法考证。

一字多音,在百家姓里有一些,可都是一字二音。一字三音这种情况很罕见。可以说是百家姓中一绝。

盖字在多数时候都读概音,可以参看说文解字。只有作为姓氏时是葛音。姓氏读音,作为父子相传,不是特殊原因,是不会改变的。

根据江苏常州盖氏族谱里的记载,历史上很多盖氏名人都是读概音的。因为常州盖氏,今天他们都读概音,由此推论,他们族谱上记载的盖氏族人,历史上都应该是概音。比如谱里记载的盖聂、盖竣、盖宽饶、盖延、盖勋、盖文达等等。网上说,概音是元明清朝时出现的,这不科学,不单是常州族谱可以否定这种说法,其他盖氏族谱也可以否定这一说法,古滕盖氏族谱,莱阳盖氏族谱,都可以否定这一说法。根据西盖村墓道碑碑文,古滕盖氏是盖宽饶的后代,他们今天也是叫概音。由两部族谱可知,盖宽饶一定叫概音。莱阳盖氏族谱,记载的始祖是明初人,莱阳盖氏的后代也一直是叫概音。

盖字概音,应该在战国以前出现。

再说说盖字葛音,人们都认为,葛音,和那句古话:“齐大夫食采邑于盖”有关。网上根据孟子的经历,传说这个齐大夫,是王欢。说他是盖氏始祖不知有什么根据。而常州盖氏族谱里记载的齐大夫是陈戴父子。这又出现了矛盾,盖家人都不知道有王欢这位老祖先。不知别人是怎么知道的?在山东滕县滨湖盖村王氏,他们并没有说出王氏和盖氏有什么关系。这个还有待进一步考证。说实话基本没法考证。

盖字葛音最早应该是葛天氏,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之中有记载,古代写葛天氏不是这样写的,而是写成盖天氏(参看康熙字典),至于什么时候改的,不得而知。《康熙字典》记载《唐韵古音》《路史》葛天氏,葛音盖。按古本葛与盖通)根据《路史》判断,应该是在唐宋以后改的。就是说唐宋以前,都写作盖天氏。盖天氏在河南东部和山东西部一带曾建立国家。

还有夏商时期的盖国,也可以说叫盖方,古代山东一带的方国。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个国家和盖天氏有很大关系。后来战国时的盖邑,就在其范围之内。

盖国后来参与商人反叛周人,周公东证以后,国家被除名,国人被强制迁往各地,在这个时候,盖字变音,可能性是最大的。这一时期也是盖氏向外地扩散的重要时期,朝鲜半岛的盖国,就是这一时期形成的,和山东的盖国是有渊源的,当时的商人,就已经能够造大船,四处做买卖,有能力到东北及朝鲜半岛。商人箕子,被封于东北为诸侯,作为商的同盟,盖国人很可能在这一时期前往东北及朝鲜一带。

卢水胡人,可以说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同体,主要以匈奴人为主。其中的盖氏,很难说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有资料说是少数民族,典型人物是盖吴,领导农民起义,震撼了北魏的统治。后来孝文帝改革,传说北魏有300多部落改汉姓,见于史书记载的有114个,其中有盖楼氏改作盖氏。所以有人说,盖氏带有鲜卑人血统,这不可否认,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是纯粹的。

可是还有一种可能,陕西卢水胡是由甘肃地区,沿着沮河迁移来的,而甘肃地区,在汉代时就有盖氏居住,汉末盖勋,东汉敦煌广至人。祖孙五代世为高官。甘肃庆阳盖(gai)氏族人中传说,早在周朝他们就在那里居住,一直到今天。甘肃的盖氏后来也有可能融入卢水胡。卢水胡中的盖氏既然不确定是不是汉族,就有可能是汉族。如果是汉族融合到卢水胡之中,盖拉氏后来被北魏统治,变成盖楼氏,盖楼氏后来又改成盖氏,这是不是转了一圈,又回来了呢。历史有时是很弄人的。

唐代初年,十八大学士之一的盖文达,在唐太宗两次要臣下编撰《氏族志》的情况下,盖文达把盖氏族谱源流世系接续在田氏齐国盖邑大夫田戴(陈戴)之下,也就是说,概音接在了葛音之下。这就使得概音和葛音更加扑簌迷离。为什么祖先是葛音,传到今天就变成概音了呢。

京兆功曹卢若虚《录》云:太公后有盖氏。在姜姓分出来的姓氏中,有盖氏。但不知这个盖发的是哪个音。按照习惯,唐宋时期,官方和学者对于盖氏都是发葛音。

盖氏源于姜氏这一点,倒是和唐代西川节度使盖巨源墓碑的说法一致,碑文上说盖巨源是盖宽饶的后代,依据常州盖氏族谱,盖宽饶应读概音,那么盖巨源也应读概音。为什么百家姓和史家都认为是葛音。碑文还提到,盖氏之先,齐襄之裔。指的是齐襄公的后裔。也就是姜氏的后裔。

盖字过音的出现,是在清朝人王特选的记载中出现的,这在以往的史籍中,无法看出来,在百家姓中也没有记载,在字典中也没有这个音。但是这个音确实存在。至于是什么时间出现的,没有记载。在山东滨州,有很多盖氏人,发过音。

网站上说,盖氏,最初是葛音,北魏时是过音,元明清时是概音。

可怎么解释常州盖氏族谱呢。不会说这谱全是假的吧。

我坚持盖字三音,出现在春秋战国以前,甘肃庆阳的传说更证明了我的判断。由于战乱,族人四散,为免于迫害,把音改了。为了避免后代不认一家人,祖先约定葛盖一家,过盖一家。而后来的少数民族汉化,则是依据已有的姓氏来改变的。按照唐宋时期盖字姓氏读音,改成葛音的可能性最大。葛概一家,过概一家。今天已难分清。

为了家族团结,今天我们依然都说是一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