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年,把我们还给时间

(2014-12-30 13:46:47)
标签:

杂谈

...........................................................

“我们这一代是否比上一代更值得信任?”
——雷马克,《西线无战事》

http://mmbiz.qpic.cn/mmbiz/pmBoItic0BygIAvYkLVEc8n7o2C39dsxQp2HpKwo3rv9lQ2EfcUcfBR2Wdz6tYyZTh1wPPa6kJkKCFNcIcw8iaTg/0?tp=webp
 ................................................

吴晓波:你敢把企业交给80后吗

今年在上海做过一个演讲:《把世界交给80后》,离开会场时,微信圈里就被刷了屏,转的应该都是80后。

后来每次讲课,都会提醒在座的企业家朋友:“回去算算自己的高管层,80后的比例是多少,低于三成的都应该醒醒了,特别是一线的经营和生产层,比例起码一半以上。”

今年还跑了一些企业,发现很多优秀者,比如万科,操盘50亿元乃至上百亿元市场的区域总经理大多都已是80后,比如美的,很多大区经理和事业部老总齐刷刷也均是80后,这可是分别创业于1984年和1968年的企业。

有人当然也会问你有一家蓝狮子,自己做得到吗?

上个月,蓝狮子任命了COO,崔璀,1985年的青岛女孩。

她进蓝狮子的时候还是实习生,实习结束时,跑进我的办公室,问:“我该读研究生还是进蓝狮子?”

我说,“就文字编务而言,读完本科就该上手实操了,再在学校里读下去,除非真的想做学问。”

她就这样留了下来。一年后担任编辑中心主任,再三年,带了两个人创建数字出版中心,蓝狮子近年来的数字化转型,实质就一个由80后团队全面主导的过程。

如今,蓝狮子的二十多个中高管里,九成都是80后。

杭州西溪湿地有一家餐厅,进门贴着一块语录牌,上书:“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那帮孙子们的。”

话有点糙,理是这个理。

此刻,我在台湾岛南端的小琉球,一座看得见海的民宿大阳台上写这段荐语,崔璀在上海走访一家正在合作中的理财新媒体。

2014年就样过去了,有的人事已经衰老,有的人事正在疯长,星月更迭仍如一个秘密,优美残酷而又无从述说频道里的各位,无论像我这样的60后,或是崔璀这样的80后,我们相忘江湖,各自前程保重。

十年,把我们还给时间
文/崔璀 | 蓝狮子COO

2005年—2015年,蓝狮子十年。
 
老板说,你写点儿什么吧,在这儿混了快十年了。
 
拖了好久,不知从何下手。蓝狮子有很多标签,中国最具传奇性的民营出版公司,企业史的包销出版商,眼下,又一次全新发力,向“财经新媒体”迈进。
 
热气腾腾的时代,变化万千,可是除了变化,反而不知道从哪儿写起。
 
一日午后,跟几个同事在我办公室聊天,我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除了这十年的公司发展。
 
他们说,是什么原因让你在这里呆这么久?
 
……好吧。从“里面”说点儿什么。
 
所有的关系都一样,唯一的长久来自于清醒的认知。熟悉,了解,接受好与坏,愿意包容,知道轻重,偶尔失明,间歇失聪。
 
除此,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彼此可以让对方变得更好。
 
至此,便是一份长久关系的全部。
 
十年光阴,在整个青葱时光中,久于所有的躁动和犹豫。
 
2005年的蓝狮子,蛰伏在杭州市区德胜路的一个居民区里,十几个人,沟通基本靠喊,开得最多的是选题会。那时候的吴晓波老师还不是很忙,经常来公司。杭州的盛夏,无休止高温,他进到自己办公室就踢掉鞋子,光着脚走来走去,然后喊我们去办公室开会。
 
他办公桌上总摆着零食,还没落座,便把话梅、腌橄榄推过来“你吃啊吃啊”。
 
之后开始过选题,讨论大纲,一本一本死嗑书名,封面。
 
说着说着,他总会着急起来,发现事情的瑕疵(这可是处女座老板眼中的瑕疵啊)时,瞬间爆炸。他有独特的训人方式,语言锋利且语速极快,我们常一边被骂一边惊讶,“这个用词儿怎么这么形象啊?”
 
好几次那颗腌橄榄含在嘴里,吐不出咽不得,走出办公室时,已经淡成一坨没味道的果肉,黏黏糊糊。
 
那时的蓝狮子,一股子青橄榄味儿,酸涩,不顺滑,但是生机勃勃,伺机而动,扑向商业社会最有价值的思想,整理成册,梳理成书,为这个时代留下商业记忆。
 
很久之后我才意识到,蓝狮子的气质,来自于那些个夏日的黄昏,字是一个个改出来的,书是一本本做出来的。朴素,踏实,没有捷径,专业立身,内容为王。
 
青橄榄的味儿,入口酸涩,久嚼后,才有满口清香。

2007年在杭州清水公寓开选题会

图书出版有迷人之处,它保有某种踏实。字,标点,纸张,油墨味儿和封面上一层细细的浮灰,这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可是历久弥新,因它所承载的内容本身永不停滞。有时觉得浮躁,去编辑部坐坐,看看稿子,翻翻书,它本身让你有种敬畏,不能懈怠。
 
只是,并不足够。从公司运营角度来讲,它的利润太薄,它的增长缓慢,它不足以支撑起我们梦想的全部。
 
2008年,蓝狮子第一次转型。提供阅读服务,成立企业研究院和蓝狮子读书会,前者主要是以选书和人文讲书堂等形式为高端用户提供商业阅读服务,后者为优秀公司提供策划出版服务,到今天已服务近百家中国标杆企业。
 
2011年,移动互联网浪潮袭来,敏锐如狮子,第二次转型,进军数字出版业务。新旧观念冲突,推进受阻,谁心里都没底。创新,仿佛一切清零,那股子青橄榄的味道,若隐若现。唯独态度坚定。老板挥笔:数字时代来了,现有观念已然瓦解,传统规律将被改写,我们何去何从?答案:不去革命,就被革命。
 
狮子飞奔,与尘土交错,迷蒙中谁也看不清方向,一抬头却早已跑在了前方。
 
一晃,就是十年。
 
我要说一直充满热情,对这一路无怨无悔,谁也不信,包括自己。有过任何一种长久关系的人都会逐渐自知,比起激昂热烈的爱,彼此需要,互相扶持更为安全。
 
现在说起来,十年弹指间,真快啊。事实并不是,觉得时光荏苒也许只是来不及回忆过程的意义在每一个当下已经完成,这样最好,只能往前走。
 
时常焦虑,抱怨,神经紧绷。深夜失眠,即便睡着,意识也很清楚,耳边总有嘈杂幻觉。
 
这种情绪多数来自于某些阶段的高强度工作,会因为工作本身带来的成就感或者生活的安宁消失,有时又会出现,直到现在也不是很能控制,但开始明白,不能指望任何外界环境的改变来拯救内在,如果在某种当下你浑身不自在,那么即便离开,也不会得到改善,因为自己是自己最大的障碍。
 
有负,就有正,此消彼长,一路向前。
2013年崔璀向媒体介绍蓝狮子数字出版

跟很多职场人聊天,有一些共通的特点逐渐清晰。
 
符合内心价值观。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标准,内心的满足和踏实首先来自于自我的认可,而非任何他人。在一个公司呆了快十年,早就不再说“热烈地爱着”这么肉麻的话,可是公司的气质是否符合你自己内心价值观,这一点直接关系到你的每一天,是煎熬抵抗,还是干净清爽,坚定前行。
 
可以激发出天然的责任感过手之事,尽我所能。不是做给谁看,只求自己心里舒坦。比如做书,一本书跟下来要大半年,时间很长,酝酿,琢磨,修改,半途放手,不舍得也不放心。好像自己的孩子。几本书交替进行,一本结案,另一本才刚上路,时间就此流淌。又比如,公司从十几号人,到几百号人,仿佛一直站在门口,迎来送往,跟面试者讲述公司历史,陪伴新人适应职场,劝离职者考虑清楚。到了自己,愈发不能离开,怕辜负了谁的心意和信任。责任感绝不是前辈耳提面命得来的,而是天然流淌在心里的“不放心”。发自内心的不舍得,证明爱过。
 
刺激你持续好奇。公司转型多次,几乎每一次都踏准时间。但看不到的地方,摸着石头过河,一路跌跌撞撞,我们失败过好几个项目。面对困境,沮丧可想而知,可是低潮过后,团队互相打气,拍拍肩膀,“还有机会,再来过。”。可以沮丧,可以不满,可以吐槽,但自始至终,我们保有某种好奇。对自己潜力的好奇,对公司下一步创新的好奇,对团队有多大战斗力的好奇,对势均力敌对手的好奇,对现象背后的好奇,对不同观点的好奇,对这个行业未来生态的好奇,对是否能做得更好的好奇……原来好奇才是最大的正能量,它让人向上更有力,向下能沉住气,向前能跑出去。

以上这些交替出现,沉淀出一种微弱的坚韧。
 
这十年来认识一些朋友,一两年换一次工作,每次遇到对方,我都很不好意思地说,那什么,我还在蓝狮子。
 
每个人都在追寻某种东西,这里或是那里。猎奇,跳跃,经常更替是一种人生,坚守,完善,长时间深究也是一种人生。没有更好或是更坏,是否可以获得内心的转化,才是继续下去的全部意义。
 
无论如何,脚步坚定有力,不断走下去,一定可以走出一条路。

2014年11月,皖新传媒发布公告,宣布出资1.57亿入股蓝狮子。
 
一些朋友来问,你现在什么感觉?
 
说实话,如果你在一些事情上用了近十年时间,那么不管它有什么成果,你都觉得在意料之中,甚至,你会觉得还不够,还可以更好。
 
那天晚上,老板在朋友圈写了一句话,“十年,把路还给地图,把钟丢进水里。”

还有,把我们还给时间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