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2015-06-10 10:32:50)
标签:

教育

分类: 学校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统筹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强调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扶持困难群体,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近年来,在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下,合肥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工作目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全力破解“上学难”、“上好学更难”难题,让城乡孩子好上学、上好学。在追求义务教育公平、均衡、优质的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的显著的成绩,合肥城区及肥东、长丰、巢湖市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认定。城乡教育在办学条件上已实现了均衡发展,但师资、优质教育资源(名校)配备仍然差距过大,特别是优秀人才不愿意到乡村学校任教,乡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农村教师队伍出现“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情况,农村小学教师结构仍有待进一步调整,音体美教师不足,位于偏远农村的教学点教师年龄偏大。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民办学校的发展壮大,农村初级中学生源严重不足,办学举步维艰,面临倒闭,教学资源浪费现象突出。至此合肥市十三五教育规划编制调研之际,我就如何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谈谈自己的建议。

一、统筹城乡办学条件。近年来,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择校行为“白热化”现象日趋明显,凸显出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的储存总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素质、高水准教育的需求。因此,要实现办学条件的均衡化,一要转变工作重点。要站在全局、长远的高度,处理好教育发展中改革与稳定、学校与社会等重大关系问题,多做“雪中送炭”,少做“锦上添花”,补足短板,树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将改变办学条件的重点放到农村。二要调整教育结构布局。要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效利用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点办好农村学区中心小学及乡镇初中。民办学校要限制规模,规范办学行为。合理调整农村初级中学布局,原则上每个乡镇保留一所寄宿制初中,高级中学全部放到县城举办。将农村中心学校与初中整合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做法应谨慎(弊端大,矛盾多,不利于管理,只能从表面上掩盖初中生源的不足,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划片招生,就近免试入学的政策,合理安排公、民办,城乡学校招生计划,确保每一所初中合理的生源与办学规模,不让教育资源浪费。

二、统筹城乡师资队伍。教育要均衡发展,首先要实现师资力量的优化配置。目前,我市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高的,但师资资源的配置并不理想,存在有农村师资流向城区,办学条件与福利待遇较差的学校师资流向办学条件好与福利待遇好的学校的现象。要实现师资均衡发展,就要打破教师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的惯例,实行教师流向的良性循环。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日前颁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从政策、经费、机制等方面对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给予大力支持,要用实际的物质和政策支持,帮助农村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统一城乡教师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推动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流动、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改革措施都是及时和有效的方式。这些措施可以较好保障乡村教师各方面合理待遇,提高职业吸引力,让他们安心扎根乡村,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同时,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在合肥市、县每所学校的同一岗位教师的工资水平(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等)应一致,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艰苦补贴(目前要达到每月500元以上,偏远地区每月1000元才有激励作用)。继续加大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真正解决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二是建立城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实行教师“无校籍”管理。定期选派优秀毕业生和抽调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办学薄弱的农村学校支教;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定期或轮流到薄弱学校示教、挂职;薄弱学校的教师到优质学校跟班进修,确保学校之间的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相对均衡。三是坚决改变从农村学校选调优秀教师到城区任教的做法,可采用国标省考县聘的方式补充县城、农村专任教师的不足,特别是英语、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紧缺学科的专任教师要配备到位,确保每所农村学区中心学校至少有1名英语、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紧缺学科的专职教师。

第三,统筹城乡教育管理水平。一要实行校长定期交流制度。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水平的高低。要促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校长要实行定期交流轮换,可在城区学校之间、城乡学校之间、乡镇学校之间交流。二要建立校长职级制度,去行政化。

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是我市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教育强市的时代要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重视教育,首先要看教师的社会地位。《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支持乡村教师的政策,我们为此举措叫好,我们也期待在编制合肥市十三五教育规划时能不折不扣的执行。我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坚实保障,合肥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