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小学语文教师该读什么书

(2015-06-10 10:28:29)
标签:

教育

分类: 敎海拾贝

——谈小学语文教师该读什么书

“今天你读书了吗?”是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里一则公益广告里说的话。这句话像一面镜子,给我们警示与思考,提醒我们时刻都要关注读书。我们一生中需要读的书很多,但我们的时间有限,我们的生命有限,书籍浩如烟海,我们即使什么事情也不做,用毕生的时间来读书,也不可能读完世界上所有的书。在这里我需要提醒一点,读书必须有所取舍。不能精读的时候,浏览很重要。遍览而不得的时候,选择很重要。因此我建议老师们应该有选择的读书。胡适先生曾说:“读书需要读好书”。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选择读哪些好书呢?

一、读与专业有关的书

1.读教科书

此观点提出的理由有两点:首先,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教材的研读能力是最重要的专业能力。教材又是我们老师每天都要接触到的阅读材料,里面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深入阅读,有助于我们夯实知识基础,丰厚文化底蕴,提升专业素养。其次,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多种版本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语文学习形式。我们河南就出现北师大版、西师大版、人教版等多版本教材共存的局面。这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个挑战,老师们必须要研读教科书,深入文本,才能准确客观地把握作者向读者传递的思想感情,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焕发新彩,充满活力。

2.读优秀的教育期刊、报纸

这些期刊报纸登载的内容代表了当前的教学主流及改革思路,具有创新性、时代性和指引性。多读此类读物,可以让我们了解当前的教育教研动态及成果,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科学有效。如:《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小学教师》《教育时报》等的专业性都很强,指导性也很强,如果我们能够坚持每期必读的话将会受益很多。再比如《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研究》这些刊物,理论性较强,读此类刊物,可以使我们的眼界更为高远,能填补自己的理论空白。

3.读教育专家和教学名师的专著

教育专家和教学名师在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他们的专著高屋建瓴,具有理论高度,案例丰富,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阅读这些专著,可以系统地了解专家和名师的思想,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使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少走弯路,有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

如读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可以学习其独具特色的班主任治理艺术;读李吉林老师的《李吉林文集》,可以系统了解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读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可以真切感受朱永新教授所倡导的“新教育”实验……

4.读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方面的著作

作为教师,只有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真正做到了解学生,真正做到从学生出发。一般而言,这些著作,都似乎比较“枯燥”、“难懂”,读起来比较困难。我们可以选取那些经典的、通俗的来读。如孔子的《论语》,尽管是文言文,但它主要是通过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夹叙夹议,读来别有滋味;法国作家卢梭的《爱弥儿》,则以小说的形式,为我们阐述其“自然教育”理论;而意大利教育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则通过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安利科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形象地为我们诠释了“爱的教育”。

当然,对于这些理论著作,不可能都像读小说那样轻松舒服,更多的需要教师像“啃骨头”似的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苦读”,以达到自己理论提升的目的。

5.读儿童文学书

一个每天与孩子打交道的人,不读儿童作品,就很难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红鞋子》、《草房子》、《安徒生童话选》、《十万个为什么》、《海底两万里》等都应当成为所有老师的必读书。同样这些书也是孩子们喜欢的书,老师多读这些书可以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从中找到与学生交流的共同话题,进而有效地引导学生阅读。

教师还要要对在外国的儿童书籍加以了解,如日本的《多啦A梦》《窗边的小豆豆》,台湾的《老夫子》,美国的《哈利波特》……教师都要亲身阅读,深进了解,从中找出吸引孩子阅读的原因,进而对学生进行公道引导,确保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读人文科学方面的书  (时间不够红线部分略)

1.读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的重要作用在于以生动的形象教育人,以丰富的感情感染人。语文教师进行文学作品阅读,不但可以扩大自己的认知领域,而且还能训练思维、熏陶情感、启迪心灵,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在课堂里给学生进行作品解读的时候,就容易做到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当然,优秀的文学作品很多,各种体裁、题材我们都可以去涉猎。就散文而言,值得阅读的是余秋雨包容性极强的文化随笔,梁衡大气的历史散文,史铁生、周国平的哲理散文,刘亮程、李汉荣、余光中等浓郁的乡土散文等等。

2.读历史书籍

也要读一些历史类书籍,如读一读《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上下五千年》等简本,读一读《乾隆天子》、《少年天子》、《万历十五年》、《五代史演义》等通俗读本,大致了解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人物以及当时的风俗民情,了解中华文明和优良传统。

3.读传记类书籍

领袖人物的传奇经历、名人名家的奋斗历史,无不令人赞叹,催人奋进。阅读人物传记,可以使我们更深进地走进他们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从中汲取气力,欢快生活。更可以从中选取名人事迹,来激励我们的学生,教育我们的学生。

4.读哲学类、管理类书籍

哲学可以促使我们理性地思考人生,正确地感悟生活,对我们的做人和工作都有指导作用。作为老师,读一读洪应明的《菜根谭》、柏拉图的《理想国》、波特兰·罗素写的《幸福之路》(上下)、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等,会帮我们解开生活中很多困惑的题目,学会理性的思考题目,乐观地面对生活。

5.读休闲娱乐类书籍

教师平时工作比较繁重,心理压力比较大,所以很需要休闲娱乐阅读。因为是调节性阅读而且阅读的时间都是零碎的,目的是能让自己增加一些见闻,放松身心,更好地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所以我们在阅读时完全可以做到随心所欲,兴之所致。看到手边的报纸杂志如《环球时报》、《读者》、《青年文摘》、《故事会》、《体育快报》等,都可以随便翻翻,也会有意外之喜。只要善于挤时间,心情一定愉悦,收获也可观。

总而言之,我们老师只要有时间就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博览群书。

当然,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可读的好书又是数不胜数的,我们不可能逐一都拿来阅读。因此,我们在读书时,一是要做好选择,做好读书计划;二是对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经典书,要能静下心来“苦读”;三是博览群书。

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每个人都是能够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