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
(2014-11-26 08:58:56)
标签:
情感 |
分类: 王红伟 |
《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
班级:
[定向导学] |
速度源于动力,目标在于心明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陶渊明其人及诗文。2.背诵《归园田居(其一)》。
3、理清诗歌结构,领悟诗歌情感,把握作品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人心情的转变。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把握作品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体会田园生活的情趣。
学习重点:
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领会诗人的田园情怀,追求自由的精神品格。
[自主学习] |
1、自由诵读本诗,结合作者介绍,完成下面小题。
(1)陶渊明,一名____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羁鸟(
2、有感情齐读本诗,解释下面字词。
俗:_______________
3、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
[合作交流] |
以“归”字为核心,解读诗歌。
【导疑启问一】
1、从何而归?
明确:
2、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为什么要这样比喻?这些词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什么态度?
明确:
【导疑启问二】
1、为何归来?
明确:
2、思考: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词语含义、特点、情感)
明确:
【导疑启问三】
1、归向何处?
明确:
2、在文中划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
3、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
明确:
【导疑启问四】
1、归去如何?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
明确:
2、思考: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
[质疑探究] |
1、解决合作交流环节出现的问题。
2、有人说陶渊明归隐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你有什么看法?可从社会责任感、个人追求、当时的社会环境等角度思考)
[课堂小结] |
他曾饮酒而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曾为世人描绘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他曾如数家珍般描绘了“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乡村美景……他就是陶渊明,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当堂检测] |
巩固题
1、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
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暖暖”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暖暖”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切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2、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诗中用了“暧暧”和“依依”两个叠音词,描绘了一幅雾霭朦胧,炊烟袅绕的山村风光图。
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句用“羁鸟”“池鱼”比喻,写出诗人在官场受到的束缚与压抑。
C.从“方宅十余亩”到“鸡鸣桑树颠”描写了一幅破旧简陋无聊的农家景象,说明诗人对贫寒生活的无奈。
D.陶渊明市东晋时的著名诗人,《归园田居》从形式上是五言诗,从内容上主要写他辞官归隐,重返自然后的生活情景。
3、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关在笼中的鸟留恋原来飞翔栖息过的树林,池中的鱼思念以往自由生活过的深潭。
B.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在林南的野外开荒,我固守住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C.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D. 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的全过程。
提高题
1、
2、当堂背诵。
【课后作业】
1、陶渊明的归隐,是否可行?在当今时代是否可以提倡?请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评价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默写这首诗。
【课外拓展】像陶渊明一样在官场和田园选择中挣扎的中国文人
中国文人的几种类型——
推波助澜型……严嵩、和珅
随波逐流型……李斯、徐阶、宋玉
独立洁行型……屈原、阮籍、嵇康、杜甫、海瑞、袁崇焕
独善其身型……老子、庄子、范蠡、陶渊明、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