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业》说课稿
刘玉玲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湘教版初二地理下册第一章第四节《交通运输业》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物质生产部门之一,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与其他两大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工业及聚落、商业关系密切。因此教材在讲授完第一节“农业”,第二节“工业”后,安排了本节内容。
本节教材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以此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学生掌握了足够的基础知识后,教材又特别从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出发,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根据需要而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二、目标分析
本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地理素质和全球观念,结合
教材内容、学生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掌握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作用、铁路、公路运输特点和主要铁路干线和枢纽
能力目标: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交通运输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
通过对交通运输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热爱祖国、为使祖国更加富强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学习重点:主要运输方式特点和主要铁路干线枢纽。
学习难点:主要铁路干线枢纽
三、说教法
㈠教学方法
a.本节课运用了启发式的谈话、阅读、讨论、分层推进等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从启发学生"想"中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读"能将抽象内容现象化,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分析、概括、总结。"议"能解决有关难点,深化认识。本节又采用了分层推进法,能使学生的地理思维随着教师的讲解而步步深入,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b.整节课主要贯穿"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思为主攻、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让学生独立自主亲身参与、体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恰当引导,学生从不断演示中观察问题,探究问题,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学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人人动手动脑,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发挥每个同学的自主性,使得学习的过程很愉快,同时又渐进地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有张有弛,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将不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的速度和程度也会大大提高,从而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四、过程分析:
1、预习检查:下发试题,生课前预习,师检查收集信息
2、预习交流,激趣引入:
[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引出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引入课题。)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工薪阶层人士,要置业(买房),以下因素中,哪三个你认为是最重要的?(周边的娱乐项目丰富、房价合适、周边有较好的商业中心、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社区文化浓厚、生活设施齐全、具有升值潜力)
3、精讲点拨,展示交流:
主要的铁路干线和交通枢纽
(1) 先明确铁路干线以及交通枢纽的含义,便于生分析掌握后面的难点知识
(2) 结合地图小组探讨“五纵三横”铁路线,找出名称及起止点,目的为了让生学会从复杂的地图中截取有用的信息,提高读图的能力。
(3) 以比赛的形式让生自己绘出铁路干线,填注铁路名称,既能增加学习兴趣,又可提升绘图能力,有助于重点知识的记忆。
(4) 师引导生从地图上找出重要的交通枢纽,以略图的形式分析是哪些铁路线的交汇点。
(5) 拓展分析几条铁路线的地位,如何选择正确的的铁路线,提高生的应用能力,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6) 补充特殊的铁路线,既能完善铁路网的学习,又能兼顾热点和考点,培养生应考能力。
4、系统总结;
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谈收获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及时巩固,加深对所学的知识运用
5、限时作业;
为了真正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引入练习
五、板书设计:
略
结束语:本节课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面向全体学生,采用直观教学、情景教学、合作学习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