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三角形的认识 黄爱华老师教学设计
(2017-11-06 11:21:58)
标签:
转载 |
分类: 教学资源 |
让大问题引领课堂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实录及反思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师:(板书“三角形的________”)猜一猜今天我们将会学习什么?
(周长、面积、内角和……学生众说纷纭)
师:同学们说的内容都挺重要,都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内容,然而学习是科学的过程,是有序的,今天我们学最基本的但又非常重要的“三角形的认识”。(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初步认识、形成表象
师:见过三角形吗?
生:见过。
师:你们能从很多图形中找出三角形吗?
出示下列图形:
师:在这些平面图形中,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
生1:图①②③是三角形,其余的不是。
生2:④是四边形,⑤有一条边不是直的,⑥只有两个角,⑦是长方形,⑧不是封闭图形。
师:对比这些图形,三角形有哪些共同特征?
生3: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每条边都是直的,而且是封闭图形。
师:那谁能说说怎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生4: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并且每条边都是直的,封闭图形叫三角形。
1.提出问题,展开活动:
师:看来大家都认识三角形,那如果给你三根小棒,你能围出一个三角形吗?
(生毫不犹豫的齐声说“能”。)
师:确定吗?
(大部分学生毫不犹豫的点头确定,个别学生有些犹豫。)
师:开始出现不同意见了,怎么办?
生:试试看。
师:行!课前给每个小组发的学具袋里有五根小棒,长度分别是12厘米、10厘米、7厘米、5厘米、4厘米。小组一起,任意选择其中的三根,尝试围一个三角形,并将成功围成三角形的小棒长度记录在表格里。万一你们小组发现有不能围成的情况,也记录在表格里。看哪个小组得到的数据多,不能重复。
|
能围成三角形 小棒的长度 |
|
不能围成三角形 小棒的长度 |
||||
|
第一根 |
第二根 |
第三根 |
第一根 |
第二根 |
第三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学生操作后,老师选择一个小组的表格进行展示。)
|
能围成三角形 小棒的长度 |
|
不能围成三角形 小棒的长度 |
||||
|
第一根 |
第二根 |
第三根 |
第一根 |
第二根 |
第三根 |
|
|
12 |
10 |
7 |
12 |
7 |
4 |
|
|
7 |
4 |
5 |
12 |
4 |
5 |
|
|
10 |
7 |
5 |
4 |
5 |
10 |
|
|
12 |
7 |
5 |
|
|
|
|
|
12 |
10 |
4 |
|
|
|
|
|
10 |
4 |
7 |
|
|
|
|
|
5 |
10 |
12 |
|
|
|
|
生1:老师,我认为12厘米、7厘米、5厘米这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故作惊讶)哦?不会吧,这个小组的同学围成了呢,我请他们围给你看。
(这个小组派生5进行演示,其他小组生5认为围得不好,生5调整,其他学生仍不满意。)
师:看来用小棒围三角形确实有点难,因为始终存在误差,我们换一种方式来看看。(动画展示两边长度和等于第三边时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你现在还认为这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吗?
生5:不能。
师:给你多一次机会,允许你换掉其中一根小棒,使这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可以吗?
生5:将7厘米的小棒换成10厘米的。因为7厘米加5厘米等于12厘米,不能围成三角形,而10厘米加5厘米等于15厘米,比12厘米长,这样就能围成了。
师:谢谢你,虽然一开始你们小组的想法错了,但是你的错误让大家对用小棒围三角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归纳总结,抽象规律
1、运用数据,启发思考
师:在数学学习中,提出问题、提好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非常重要。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得到了很多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大家有什么想法?或者提出什么问题?
生6:为什么左边的能围成三角形,右边的就不能?
师:(推波助澜)是呀,真奇怪,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陷入思考,过了好一会儿,个别学生缓缓举手。)
师:有的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了。把你的想法写下来,或者与小组其他同学交流交流。如果你愿意,你还可以到黑板上来写一写。
2、汇报交流、各抒己见
(学生讨论交流,有学生到黑板上板书。)
生7:板书:
生8:板书:第一条边加第二条边大于第三条边时可以围成。
生9:板书:两条边的差小于第三条边时可以围成。
师:几个同学的表达都各不相同,你看懂了吗?
生8:我觉得生5写的比我写的要简单些。
生10:我觉得生5写的还要注明一下,a、b表示的是短的那两条边。你看就算是不能围成的情况,用长的小棒再加长的小棒,肯定比短的那根要长。
师:你真细心!
生6:我觉得生7和生8好像都对。
师:生7和生8能否说明说明你们的板书?
生8:我举个例子,比如表上的第一行,,7加10等于17,17大于12,所以能围成,4加7等于11,11小于12,所以不能围成。
生9:我们的意思是:左边的表格中,用第一根小棒减第二根小棒,肯定比第三根小棒小;右边的表格中,第一根小棒减第二根小棒,得到的结果比第三根大。
师:通过你们的讲解,我明白了:三角形中,两条短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条边,两条边的长度差小于第三条边。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讨论中,大家发现了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性:三角形的两边长度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长度差小于第三边。
五:应用规律,拓展练习
1.判断每组小棒是否能围成三角形:
(1)13cm
(2)12cm
(3)5cm
2.
六:总结全课,问题延伸
师:同学们,在今天的课上,我很惊讶同学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自己的讨论研究自己发现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那么,同学们还有没有什么想知道的或者想问的问题?
生1:我想问:三角形还有没有别的性质?
师:有!三角形还有很多重要的性质等待大家去研究、去发现。
生2:我想问:其它图形会不会也有类似这样的关系?
师:是哦,其它图形有没有呢?你能思考本课知识能否迁移到其它图形上,非常好!
……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非常好,这些都等待着大家去研究、去发现。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吧,下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