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骑行游记镇门峪岳峪黄连峪淄博静远斋 |
分类: 骑行游记 |
2019.02.23周六,天晴,气温零上1度到10度,空气轻度污染。与骑友约好早8:30从淄川将军路与张博附线交叉口集合出发,沿张博附线到博山,再转向西到博山青龙湾、岳峪、五股泉、黄连峪、镇门峪、夹山、龙堂、蝴蝶峪返回张博附线归家,行程85公里,爬升1300米,用时6小时30分钟。
寒假结束,上班收心归位。星期六开启骑行模式,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前段时间到淄川南部森林公园及孝妇河湿地骑行较多,了解了大森林大公园大湿地的一些进展情况,令人感叹近几年般阳古城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旧貌换新颜。特别是城市、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天更蓝、水更绿,河道、湖泊,景观大道,鸟语花香,白鹭、水鸭多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居民尽享大自然锦绣山河,秀丽美景,人们的脸上挂着休闲、轻松、愉悦,切身感受到新时代改革创新带来的巨大变化。
好久没有骑行博山了。博山,是淄博市“五区三县”的一个区,名字中带着一个“山”字,是名副其实的山城。高山峻岭集中在博山城区以西域城镇一带,有山就有峪,峪即山间相连的沟壑。进入石门景区,过向阳洞到丁字路口西行即为镇门峪方向的陡坡大道,南行再西上则为蝴蝶峪方向的陡坡大道,镇门峪与蝴蝶峪形成南北方向的山脉并通过夹山村南北之路圆了一个大大的圈。道路蜿蜒盘旋似巨龙卧山,春夏秋季植被繁茂时,登顶远眺,群山巍峨,苍翠秀丽,令人心旷神怡,荡胸生层云。对于骑行爱好者来说,此线路可称为经典,最能磨练人的意志和耐力,既可沿途赏景,登高抒怀,陶冶情操,又可体味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孟子之魂。
这两条上山的陡坡公路,蝴蝶峪方向通往齐长城风门道关遗址、卧云铺,进入莱芜界内,南行去茶业口、雪野水库,也可向北通向赵八洞进入章丘地界。镇门峪方向通往峪口、镇门峪、东牛角进入淄川岭子地界,北行过五股泉也可通往岭子镇政府。今天我们要去的岳峪、黄连峪就在这条主线路的北面。只是此主线路自去年国庆节封闭修路以来一直未完工,春节前暂时通行,路面已整修拓宽,还是土石路,希望今年尽快竣工顺畅通行。
峪,顾名思义,山谷也。岳峪、黄连峪两村就在山谷之下。首先从主线路青龙湾四叉口往北攀登陡坡,又见一叉口,走西北方向曲径通幽,绕过南山到北山,山顶远望,见山谷之下有一村庄,村西有碧绿池塘映入眼帘。从北山下行盘旋,路遇俩妇女,问路得知该村为岳峪,很快到达村西。池塘结冰还未融化,碧绿透人。池北有凉亭一处,东为村两委办公室及一幢新建村民楼区。继续前行为村民老宅,石墙石屋,街道干净整洁。到村东又见一大型池塘,也已结冰碧绿。再遇数名村民在路边闲聊,询问到黄连峪如何走。岳峪三面环山,西山翻过去即为黄连峪村,为山间杂道,约三里路,虽不远,但安全起见,还是走北出口过一段土石路绕山至乡道到五股泉,再向东过镇门峪很快见到路北边“黄连峪”村的大广告牌,旁有淄博市水彩画研究会立的石碑“黄连峪写生基地"。天已过午,每人来个苹果,补充能量,稍息进村探个究竟。
黄连峪村坐落于域城镇石门风景区内,地处章丘、莱芜、淄川、博山四地的交界处,南、北、东三面环山,西临青杨河下游镇门峪水库。村内黄楝树繁茂丛生,分布遍野,黄楝俗写成“黄连”故而得名。
黄连峪是国家级传统古村落,是博山海拔最高的古村落,平均海拔600米以上。自市房管局派驻杨杰到该村任第一书记以来,黄连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积极协调各方,争取资金,整修了进村水泥路,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落后局面;争取上级政策,利用古村落三面环山、自然植被繁茂、石墙石板民房、古井、千年侧柏、古碑石刻等独特优势,建成了民宿、农家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休闲娱乐。作为中国传统古村落,该村2018年已被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期待春暖花开季节再来此地骑游观赏。
从黄连峪村出来已是下午一点多,继续前行见路边有“如意山庄”,水好、菜好、加上主人自己蒸的馍头,真是农家美餐,味道好极了。饭后稍息出发南行夹山村,攀陡坡登顶向东下行龙堂、蝴蝶峪,返回张博附线,愉快归家,结束一天的骑行,快哉!乐哉!骑乐无穷!
骑行沿途有所杂感,遂写小诗几首于右,就教方家。
登石门景区
向阳洞过陡坡攀,蜿蜒盘旋沟壑间。
苦其心志劳筋骨,登顶众览澄怀遣。
岳峪印象
一池湛蓝居高瞰,犹如宝石镶山间。
楼盘古宅独幽静,三面披翠植茂繁。
游黄连峪
崭新路面使人悦,写生基地泼云烟。
石屋碾盘存古井,千年侧柏弥而坚。
嵌墙碑文载佳话,关帝庙堂真情献。
国家传统古村落,第一书记真经念。
将军路与淄博附线交叉口集合出发
到达博山走内线,在交叉口树下稍息
到达石门,脱下冲锋衣准备骑行陡坡
一鼓作气登顶,远眺崇山峻岭,锦绣景色
俯瞰上山路
道路整修中
石门景区因整修路面,路况不是很好
下山至青龙湾,再转向北登陡坡
蜿蜒盘旋绕山间,下坡到岳峪村,见村西有一大型池塘
山水相映,别有韵味
池塘已结冰,旁有石凉亭、新楼区
石屋老街
村北还有一处池塘
路遇村民,询问黄连峪行走路线
走一段土石路迂回向南到达五股泉
五股泉美术写生创作基地一瞥
镇门峪水库
镇门峪一瞥,虽然气温回升,但冰雪仍覆盖水面
黄连峪到了,该村为国家级传统古村落
淄博市水彩画研究会在路边立石碑“黄连峪写生基地”
进村瞧瞧,崭新的水泥路使人愉悦
村碑映入眼帘
“遇仙桥”石碑
村两委驻地
峪口联合党支部
村两委院前古树
导示图
村内大街
骑友为俺留影,看看这身行头
沐浴着和煦的阳光,老人们在此休闲聊天
石阶石墙石屋
旱厕改造热线卡
前面是两颗古柏
两颗侧柏已有千年历史
侧柏对面的村卫生室
为淄博市古树名木
嵌入墙内的大清光绪石碑,碑刻内容为:淄邑西南黄连峪庄,李云生,情愿施地基一坐,日后字无更改,和庄共义修整。草房三间如关帝庙用。大清光绪元年岁次乙亥六月初三日,立。
嵌入墙内又一石碑,为民国时期。碑刻内容大致为:淄邑西南黄连峪和庄公同议明牛羊之事,不论大家小安门头上工夫,郑元广、郑门吴氏情愿施开地基,郑振东、郑序昌、郑序美三人情愿施西坡一处,东西二丈,南北二丈,郑振峰施大山子一处,和庄共议同封,不许杀放牛羊,罚大子五十元,如关帝庙所用。民国十七年岁次戊辰四月二十七日,立。
嵌入墙内的两块石碑
友谊街
旁枝横逸
两枝已砍去一枝,可能是因妨碍行走的缘故吧
街道一瞥
拴马石
古宅
大街一瞥
石屋石碾,茂密的植被
遇仙桥
墙内石碑,有“安水池”三字
出黄连峪,在此午餐
峪口景色
转向南行,路过夹山村,冬雪还未消融
夹山村两委驻地
夹山村健身广场
出夹山村,攀陡坡登顶向东远眺蝴蝶峪下山路
山顶背阴存有积雪
高瞻远瞩,澄怀观道
龙堂村建在山崖之上
龙堂村碑
下山途中遇民间艺术团下乡演出,未出正月,年味浓浓
骑行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