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心在兹金石华彩西泠印社淄砚砚铭淄博静远斋 |
分类: 书画资料 |

2018.12.07“文心在兹•金石华彩”西泠印社社员创作淄砚砚铭大型展览在淄川博物馆隆重开幕!此次活动由西泠印社指导,山东淄博市淄川区政府主办。此展接到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等数十个文艺单位的贺幛,在书画界引起很大反响。此次共展出西泠印社历任社长、名家、社员铭文作品百余件,对淄砚砚铭文化的深入挖掘及宣传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是淄川文博事业的一大盛事,必将在淄川文化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本人有幸静静观赏了每件精品力作,拍摄展出作品制作资料留存,与热爱书法金石的朋友分享。部分作品手稿真迹照片来自山东工艺美术大师、砚铭文化传承人常宗林先生和淄砚斋制砚专家、淄砚制作传承人许立荣先生,在此向二位专家特表感谢!作品不分先后,按拍摄顺序发出。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先生与西泠印社部分参展社员合影留念

开幕仪式现场,展名由陈振濂先生题写

展览在淄川博物馆隆重举行

淄川博物馆馆名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题写

中国书协、中国艺术研究院等数十个文艺单位的贺幛

贺幛

展览第二天

馆内展厅一瞥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淄砚砚铭文化盛宴

艺术家风采
作品展示
(一)西泠印社历任社长、副社长、名家淄砚砚铭作品

金石同寿

1.吴昌硕

吉金乐石

2.马衡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3.张宗祥

镌金劖石 会文辅仁

4.沙孟海

思入豪芒胸罗宇宙 熔今铸古巧嵌精雕

5.赵朴初

锋发墨,不伤笔。箧中砚,此第一。得宝年,六十七。一片石,几两屐。
(注:1.箧,箱子一类的东西。2.启功先生“几两屐”源见“阮孚蜡屐”。谓感叹人生短暂。宋苏轼《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一生当著几两屐,定心肯为微物起?”
“阮孚蜡屐”出自文言文,以"两屐"劝人莫要爱惜微物而束缚成事的手脚,或叹息时光白白流逝。晋裴启《语林》:"祖约少好财,阮遥集(阮孚)好屐,并常自经营,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有诣祖见料视财物,客至,并当(掩藏)不尽,余两小,以置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诣阮,正见自蜡屐(给鞋涂蜡),因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神甚闲畅。于是胜负始分也。"◇《世说新语·雅量》、《晋书·阮孚传》皆有记载。"几量"或作"几两"。阮孚爱好木屐,以至经常擦洗涂蜡。后遂用"蜡屐、阮屐"等指对常物爱之过甚的癖好)

6.启功

雪夜书千卷

7.饶宗颐

五柳高士宅 独树老夫家

8.丁辅之

众妙咸臻

9.王福庵

却月南宫柳 还城西子湖

10.叶为铭

司徒弘道 太史书年

11.吴隐

放下

12.李叔同

国臣齐鲁原敦厚
(渑mian淄:渑水与淄水
的并称。二水在今山东省

13.黄宾虹

云鹤有奇翼 神鸾调玉音

14.沈尹默

西泠印社 胜迹留痕

15.唐醉石

只共梅花语 闲荡木兰舟

16.吴湖帆

年来我亦画梅花

17.潘天寿

以文会友 与古为徒

18.王个簃

弹铁一时能得意 抱琴千载少知音

19.方介堪

寿

20.诸乐三

巗壑知心赏 琴书乐性灵

21.来楚生

江河不可竟其际 金石相期同此心

22.钱君陶

行有余 则学文 (弟子规中句)

23.赖少其

踏遍青山人未老

24.吴作人

艺苑精华

25.胡铁生

美意延年

26.方去疾

花好月圆人寿

27.朱复戡

翰墨姻缘 烟云供养

28.刘江
(二) 西泠印社名家社员创作淄砚砚铭手稿及作品、拓片展示

手稿

砚林嗜旧

1.高式熊

青州淄砚 砚中琼瑶

2.韩天衡

淄州石门涧石,青黑相错如杂铜屑,理极细密。范文正公居白山以为砚,发墨类歙石。见宋江少虞《皇朝事实类苑》

3.陈振濂

铭文:不雕不琢 质仍其朴
款识:老阜圭棱,亦如此卓,张卯君以此砚相赠,石质颇细润,因铭识。老兴南阜,翰左笔。晏方录
(此为童晏方先生录高凤翰铭识。高凤翰 (1683-1748)清朝,原名翰,字西园,号南村,别号有南阜老人等,晚署南阜左手等,山东胶州人。乾隆初,右臂病废,以左手治艺,书法笔力圆劲、奔放纵逸。他的诗、书、画、印被人称为四绝。高凤翰的藏砚也被人们肯定。高凤翰的传世作品有《牡丹竹石图》轴等,并著有《南阜山人诗集》、《砚史》等书。
张在辛(1651—1738),字卯君,一字兔公,号白亭、柏庭。山东安丘人。张贞长子。他是清初著名书画篆刻家、诗人。《聊斋志异》中的《张贡士》一文,写的就是张在辛。他少承家学,从理学家刘源渌问学,后拜谒郑簠(谷口)学隶书,师周亮工、程邃受印法。康熙二十五年(1686)拔贡入太学,后授观城教谕,性如乃翁,无意做官,常与王渔洋、蒲松龄、魏禧、王岱、曹贞吉、尤侗、朱彝尊、高凤翰、金冬心等天下名士交游,潜心诗、书、画、印。其诗风独树一帜,文学成就卓然,篆刻、隶书和鹅翎画,堪称“三绝”,所诣突过前人,影响后人深远。)

4.童衍方(号晏方)

铭文:泰岱之光
款识:淄川出砚石,见《魏书•地形志》记载。宋司马光赞曰:淄砚逾琼瑶,一砚价比连城。

5.孙慰祖

墨香开国

6.刘云鹤

泰岱之灵 淄水之精
(张在辛(1651—1738),字卯君,一字兔公,号白亭、柏庭。山东安丘人。张贞长子。他是清初著名书画篆刻家、诗人。《聊斋志异》中的《张贡士》一文,写的就是张在辛。他少承家学,从理学家刘源渌问学,后拜谒郑簠(谷口)学隶书,师周亮工、程邃受印法。康熙二十五年(1686)拔贡入太学,后授观城教谕,性如乃翁,无意做官,常与王渔洋、蒲松龄、魏禧、王岱、曹贞吉、尤侗、朱彝尊、高凤翰、金冬心等天下名士交游,潜心诗、书、画、印。其诗风独树一帜,文学成就卓然,篆刻、隶书和鹅翎画,堪称“三绝”,所诣突过前人,影响后人深远。)

7.张耕源

手稿

读经阅史,操翰著书。昕夕笔耕,赖斯淄研。
(昕xin:太阳将要出来的时候,旦明日将出也。 夕:日落的时候,夕照;泛指晚上。昕夕:朝暮。谓终日。
“研”通“砚”。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


淄砚逾于琼瑶,一砚价比连城。
(宋司马光句)
铭文:青金石色青黑,坚润发墨。金雀石色绀青,坚致光润,声如金玉,金斑映日。
款识:宋•唐询《砚录》,淄石可与端歙相上下。

9.韩焕峰

手稿

宋•司马光句:淄砚逾于琼瑶,一砚价比连城。

10.包根满

陆游蛮溪砚铭选句:龙尾之群,淄韫玉之伯仲也。
(陆游的“游”写作“遊”,应是作者笔误)

11.倪和军

雀金墨玉,东州之奇石也。宋蔡襄赞淄砚句

12.王义骅

言得其宜,愚智同喜。祥和之道,顺逆并行。


13.姚伟荣

蕴玉砚凹宜墨色,冷金笺滑助诗情
(冷金笺唐时已有,宋、明以来,苏州、四川都有生产。宋米芾《书史》:“王羲之《玉润帖》是唐人冷金纸上双钩摹出。”陆游《秋晴》诗:“韫玉砚凹宜墨色,冷金笺滑助诗情。”)

14.张哲

手稿

行端品方,持正守平。此君子德亦寿世珍。

15.乔中石

手稿

细滴旋研筑书巢,难为灵液濡白毫。千年蕴玉琢为砚,齐鲁金星逾琼瑶。
(沈浩先生诗书)

16.沈浩

石墨相发,亦坚亦柔。温其如玉,为我所求。
(顾工先生题淄砚)

17.顾工

饮墨

18.朱天曙

铭文:寿如金石,佳且好兮
款识:寿如金石,佳且好兮。雀金墨玉,淄石为宝。

19.陈靖

手稿

晴窗花落砚池香
(引自元顾瑛《戏答陆静远》)

20.莫恩来

铜雀或常有,未尝见金雀。金雀出何所,必出自灵岳。剪断白云根,分破苍岑角。水贮见温润,墨发如镵削。
(宋邵雍金雀砚诗。镵chan,锐器,刺,凿)

21.汪黎特

铭文:青金石,色青黑,坚润发墨。
款识: 宋•唐询《砚录》。淄石可与端歙相上下。青金石色青黑,坚润发墨。金雀石色绀青,坚致光润,声如金玉,金斑映日。

22.沈正宏

手稿

白云随鹤舞,明月逐人归

23.李智野

手稿

雀金墨玉,坚致光润。声如金玉,金斑映日。

24.柳晓康

手稿

砚林皆羡淄,雀墨竟飞龙

25.郑志群

手稿

(引徐铉句。徐铉,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

26.王瑞

淄砚逾于琼瑶,一砚价比连城
(宋司马光诗句)

27.艺如乐图

手稿

淄川名砚,玉润金声

28.谢长伟

翰墨飘香

29.冯宝麟

手稿

地有灵异气,此石泛古光。淄水久润泽,发墨幽韵长。
(范正红先生咏淄砚)

30.范正红

手稿

万年灵石,祈以眉寿,是为永宝。

31.桑建华

鲁东墨发,天下笔行

32.蔡树农

手稿

砚之岁华

33.戴文

泰岱之灵,淄水之精。龙宾为友,觸石云生。
(清张卯君《淄研铭》)

34.王丹

清和

35.刘洪洋

锋发墨,不伤笔。箧中砚,此第一。得宝年,六十七。一片石,几两屐。
(录启功先生《赞淄砚》)

36.江继甚

手稿

朝夕于斯

37.许雄志

手稿

铭文:淄州端歙
款识:西泠隐庐苏子修奉题淄砚于唯石斋

38.苏剑君

手稿

39.林尔

铭文:千年淄砚,片石可珍。蕴金含玉,扣之如磬。质密而润,呵气生云。笔墨良友,世人称颂。
(董建先生撰并书)

40.董建

手稿

铭文:千载传淄砚,文翰出此间。素心称墨玉,滴水化云山。
(张索先生诗书。东瓯国,前身是东瓯部落,是汉族先民的一支,位于今浙江南部。)

41.张索

手稿

淄石作砚真亦巧,上有凤凰子不老。趵泉研出墨如油,寿如金石佳且好。
(岐岖先生撰句并书)

42.岐岖

发墨如清泉,落纸似云烟。淄研弥足贵,声震绕九天。
(魏杰先生自撰咏淄砚)

43.魏杰

手稿

金声玉润

44.王军

淄州金雀石,色绀青,声如金玉,又有青金石,扣之无声。
(宋李之彦《砚谱》句)

45.陈明德

手稿

金雀出般阳,研磨墨润祥。品珍端歙口,我欲与君尝。
(洪亮先生撰句并书)

46.洪亮

手稿

铭文:涵才韬光,蕴精内藏。余于目成守山房,文字盼睐生辉煌 。
款识:曼睩砚铭。戴武。
(1.盼睐,亦作“盻睐”。观看;顾盼。

46.戴武

坚致光润,声如金玉。金斑映日,东州奇石也。

47.王晨

临渊北海当结网,越步龙门可问天。
(冷旭先生撰句并书。"沈水",浑河的古称。古时地名,水之北为阳,南为阴,"沈阳"因建在"沈水"之北而得名。沈阳现在的浑河即为以前的沈水,流经沈阳城南。)

48.冷旭

会心当处即是,泉水在山乃清。

49.杨剑

手稿

泰岱之灵,淄水之精。龙宾为友,觸石云生

50.陈威光

手稿

铭文:玲珑顽朴未雷同,古砚由来属鲁东。运山千金一铁笔,谁云此技是雕虫。
款识:陈从周先生题淄砚。戊戌仲夏,明斋。

51.罗光磊

手稿

铭文:淄州金雀,砚林嗜旧。
款识: 淄州金雀,砚林嗜旧。清李申耆有云:古砚石最着者,青州淄砚乃砚林之耆旧矣!淄砚即金雀石砚。戊戌芒种于四川美术学院,西泠印人傅舟。

52.傅舟

手稿

铭文:淄石砚,沉水千年,原质亦细,故发墨润笔。
款识:咏淄砚句。守谷。

53.燕守谷

铭文:名玩传流必有因,历世藏家总蹈循。
款识:为淄研书林白水句。戊戌孟秋,西泠夏一鹏。

54.夏一鹏

铭文:蕴玉抱清晖。
款识:陆放翁《蛮溪砚铭》有句,龙尾之群临蕴玉之伯仲也。故淄研又有蕴玉之谓。放翁又云:石不能言最可人,国之铭砚,淄砚当可世代永保用之也。戊戌之夏,西泠郭超英湖上夕照轩记。

55.郭超英

手稿

铭文:雀金墨玉,东州奇石
款识:雀金墨玉,东州之奇石也。此宋蔡襄语。又清张卯君有《淄研铭》曰:泰岱之灵,淄水之精。龙宾为友,触石云生。戊戌荷月,陈默记。

56.陈默

铭文:茶香书韵自有神,宝樽琴声诗意新。无砚何以谈风月,淄川片石翰墨林。
款识:淄砚颂。西泠王佩智撰书。

57.王佩智

华枝春满

57.宋涛

手稿

铭文:天藏灵气蕴淄川,一片孤云照石台。古砚应知非俗物,匠心独具到蓬莱。
款识:戊戌秋初,徵斋陈浩诗并录之。

58.陈浩

手稿

铭文:岱岳生淄砚,风姿一石当。临池随笔墨,锦绣做文章。
款识:朝洛蒙书于内蒙古青城。

59.朝洛蒙

手稿

铭文:铜雀或常有,未尝见金雀。金雀出何所,必出自灵岳。剪断白云根,分破苍岑角。水贮见温润,墨发如镵削。
(宋邵雍金雀砚诗。镵chan,锐器,刺,凿)

59.郭强

铭文:淄可缁,墨亦磨。动能乐,静则寿。
款识:戊戌夏,黄尝铭题。

60.黄尝铭

铭文:声震朝野
款识:淄川石,数金星。比端砚,难伯仲。发墨沉,洒丹青。垂砚史,万古名。岁次戊戌,齐人白岩口占赞之。

61.蒯憲(kuaixian)

手稿

砚生云海,笔舞龙蛇

62.杨西湖

手稿

泰岱之灵,淄水之精。龙宾为友,觸石云生。

63.李早

手稿

铭文:生齐鲁若桐叶,临池比绿天。逸思出物外,伴诗书,春永在。
款识:舒同题淄砚铭。岁戊戌夏。吴郡舒文扬于沪上。

64.舒文扬

手稿

铭文:落日云霞赤,南窗淄砚明。
款识:戊戌之秋月,崔志强。

65.崔志强

手稿

铭文:西岳东海,南端北淄。
款识:徐正濂题。

66.徐正濂

手稿

铭文:一生清风明月,四壁名砚法书。
款识:昔贤句。戊戌荷月,苏金海。

67.苏金海

手稿

铭文:淄川出宝石,研田生华章。
款识:锦炎。

68.曹锦炎

手稿

墨之友,褚之亲。凤凰子,万年岁。

69.刘一闻

铭文: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款识:博我以文,约我以礼。集甲金文字,戊戌夏书,孙家潭。

70.孙家潭

铭文:外具玉润,内酿琼液,即为文府之圭璋,自宜上应乎奎壁。
款识:外具玉润,内酿琼液,即为文府之圭璋,自宜上应乎奎壁。录宋赵孟頫句,西泠吴莹篆。
(圭璋:1.两种贵重的玉制礼器。2.高尚的品德。3.比喻朝廷有用的人才。奎壁:二十八宿中奎宿与壁宿的并称。旧谓二宿主文运,故常用以比喻文苑。《平山冷燕》第十六回:“二兄青年高才,焕奎壁之光,润文明之色。”

71.吴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