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作文知识点

(2020-08-18 14:52:39)
标签:

教育

分类: 课题研究

三年级部编教材单元作文要求:

第一单元:

1、 注意开头要空两个格。

2、 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一写他。

3、 他有哪些地方让你印象深刻,选择一两点写一写。

4、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发现并学习别优秀品质。

5、 体会习作的兴趣,提高写作的能力。

6、 读给同学听。

写话练习:猜猜他是谁

每个同学都有特点,请你选择一位熟悉的同学,写一写。

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写作的训练点(精)

1、 句的训练

A、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   的句式说话。

B、这时,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蝴蝶、小猴、小鸟、树枝、我们会怎样想呢?

如果是------------------------------------------------------

2、 运用拟人手法,场景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A 教室里   b  操场上  c花坛边  d 图书室  e教学楼前  f大树下  g 上课的时候  h  放学了

3、 小练笔。

A、 你的课余生活是怎样的呢?

B、 按照一定的顺序:分---总结构(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时的情景、课上、课下 文末点题)

这一课的每个落脚点,选一两个即可。

第二课《花的学校》(精)

写作小练笔: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写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第三课《不懂就要问》(略)

小练笔:(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按一定的顺序写一段话。

事情发展顺序是记叙顺序的一种,一般而言就是起因,经过,结果。

部编三年级第二单元习作:

习作要求:你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日记里了吗?让我们先交流一下各自的日记,听听同学的意见,再写一则观察日记。要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要写自己最想写的,写好后读给同学们听,看谁在观察中有新的发现。

技法点拨:本单元的习作是一则观察日记,大多就是一件平平淡淡的小事情。对于学生而言,每天必须做的事情,不外乎就是上课写作业,课间娱乐等等,可是当你学到了新知识,发现了一个小秘密,一定会很激动,很兴奋,在脑海里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观察日记是把每天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可以观察自然现象,如:刮风.下雨,打雷,等等,可以观察景和物,如,校园,教室,家庭和花草鱼虫等,可以观察人物,还可以观察事物和活动。

第二单元:观察日记

1 日记的格式。

2 日记的内容。

3 准备日记本。

观察日记的格式:

(1)第一行居中,写日,星期和天气情况。

(2)日记一般没有小标题,初学写日记的同学为了提高写作能力,也可以根据日记的内容,拟一个小标题。

3)正文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古诗两首》写作特点:对比写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树立对立的意思,把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上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本课的写作小练笔:请采用对比的手法写一处景物。

例文:位于市中心的一栋大楼,外观整洁,抬头仰望,顿觉雄伟壮丽,让人不禁感叹。反观附近不远处的一处房屋,屋檐低小,墙壁斑驳,似乎风姨吹就会轰然倒下,令人摇头叹息。

《铺满金色巴掌的小路》写作特点:

本文主要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秋天秋雨的早晨,水泥道上铺满了梧桐叶的美景。

写作小练笔:请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一下雨后的情景吧!

(描写雨后的情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景物的特征都是通过细致观察得来的,所以同学们平常要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在观察中发现它们的美。)

例文:雨停了,我走进大自然,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远处,山脚下的几座房子和树丛相互掩映,房顶的烟筒冒出袅袅炊烟。近处,树叶经过雨水的冲刷变得闪闪发亮。

《秋天的雨》写作特点:

1.本文语言生动而富有诗意。

2.课文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的抒发情感,这些都使文章生动形象。

3.课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

写作小练笔: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心句吗?它就是放在一段话第一句的位置上,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请你用这种句式写一段话,描写一下空中的云吧!

例文:天上的云千姿百态,变化多端。一会儿像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一会儿像老人背着采药竹篮走遍天涯,一会儿像少女羞红了脸儿……

《听听,秋的声音》写作特点:

1.本首诗歌通过秋天的声音来展现秋天的景象。

2.文章语言生动,精炼,优美,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浓的秋意。

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了秋天具体可感的声音。

写作小练笔:你聆听过秋天大自然中美妙的声音吗?请走进秋日的大自然,欣赏妙音,写下感受。

思路与点拨:要仔细观察仔细聆听,然后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写下你的所听所感。

第三单元习作:

我来编意话教学目标:

1.弄清习作要求,按要求作文。

2.学习编写童话的基本方法。

3.写作的时候,注意格式要规范。

《去年的树》写作特点:本文是一篇拟人类型的童话故事,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小鸟等以人的语言,通过写鸟儿与树根、大门和女孩几的三组对话,展现了鸟儿与大树之间的真挚友情及鸟儿信守承诺的品质。

写作小练笔:请选择合适的场景,写一段对话,注意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思路与点拨:对话描写可以刻画人物性格,使每个人都灵活现,跃然纸上;使情节更加引人入胜,避免枯燥乏味。答案示例:爸爸喜欢抽烟,妈妈为了这件事不知生了多少气。一天晚上,我们全家聚在屋里聊天,爸爸又拿出一支烟,刚要抽,妈妈在一旁瞪了他一眼说:“还抽,还抽,你就不会戒了!”爸爸只是哈哈地笑。我趁机插话说:“有抽烟的钱,还不如给我买冰根吃哩!”妈瞪了我一眼说:“别胡说!”我望着妈妈阴沉的面孔,吓得直吐舌头。“人家宋大爷原来不是抽烟吗?现在人家戒了,那才叫有志气呢!”妈妈一边低头织着毛线活,一边说“烟草有毒。”我赶快改变了话头,顺着妈妈说,“报纸上常讲,烟草化学成分复杂,含有毒物质二十多种呢!”妈妈听了直点头。接着我和妈妈滔滔不绝,轮番劝说。爸爸见自己孤立无援,只得把烟放进衣袋里。

《那一定会很好》写作特点:本文以心理活动描写为主,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种子以人的思维,写了种子一次次的变形过程及心理活动。写作小练笔:请选择合适的场景,写一段话,以心理活动描写为主。思路与点拔:心理活动描写,就是结合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把人物是怎么想的写清楚。在描写人物时,适当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对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文章的主题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牛肚子里旅行》写作特点:文章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了两只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牛吞进肚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绕幸逃脱的危险经历,告诉了学生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牛吃食具有反当现象。写作小练笔:你能按照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写一件事吗?试试看。思路与点拨:要写清楚一件事,重要的是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记叙清楚,尤其是事情的经过要写得具体、明白、条理分明。答案示例: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很想帮妈妈做一件事,让她过一个快乐的节日。中午,我回到家,发现桌子上已经摆满了香喷喷的饭菜,但是就是不见妈妈。突然,我听到一阵洗衣服的声音,到洗衣台前一看,妈妈正在洗衣服。我说:“妈妈,您去吃饭,我来洗。因为今天是您的节日,我要让您高兴。”“你行吗?”妈笑着问。“行!”我说。妈妈半信半疑地吃饭去了。我挽起袖子,拿出一件衣服,用水泡湿,然后抹上肥皂,再用力搓。搓呀搓,我的手都搓红了,但衣服上还有一点儿油污没搓干净。我只好用刷子刷,刷好后再用清水把衣服洗干净。我洗了几件衣服后,妈妈来了,看着我卖力的样子,妈妈笑了,笑得那样开心,那样欣慰。今天我虽然比往常累些,但我很高兴,因为我让妈妈过了一个快乐的节日。

《一块奶酪》写作特点:这篇课文抓住了蚂蚁队长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进行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位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蚂蚁队长形象。写作小练笔:请选择合适的场景,主要采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写一段话,表现出人物的不服输精神。   思路与点拔: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是作文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郁、忧虑和希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答案示例:回到家,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心里暗暗地想,他能做25个,我为什么不能呢?难道我比他笨?不,不可能!我绝不是比他笨,只是我缺少练习罢了。对,我一定要努力锻炼,超过他。于是,从那天开始,我便下定决心,每天坚持做5个俯卧撑,一天、二天…随着天数的增加,渐渐地,渐渐地,一口气能做30多个俯卧撑了。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锻炼,我已经能做40多个了。 

第四单元:预测 猜想

1.认真观察图片,预测会发生什么。

2、认真观察图片、阅读提示,在读懂前文的基础上,紧扣前文续写故事。

3、人物语言行为要前后一致,防止出现情节上的前后矛盾。

4、完成后仔细检查,用学过的修改符合把有错的地方改正过来。

12课《总也倒不了的老树》

1.说的训练

根据旁批预测后面会发生什么?并有一定的依据。(题目、插图、文章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等)

2、写的训练

对话描写   设定情景,练习对话。

13课《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1.预测

故事还没有结束,你认为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2.小练笔

看到这些文章和书的题目,猜猜里面可能写了些什么?

《躲猫猫大王》     《夏洛的网》  《帽子的秘密》

《柔软的阳光》      《团圆》      《小灵通漫游未来》

14课《不会叫的狗》

续写故事:

故事的几种结局可能是怎样的?说说理由。

第五单元习作:动物  植物

1、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2、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有顺序地写下来。

3、观察时要细致一些。

4、观察时不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有时还可以尝一尝。

5、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观察顺序的方式:1、事情发展的顺序。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组织材料。2、空间转换顺序。即按照方位、地点的转换来安排材料,再决定内容的先后顺序。3、事物的不同方面。这种顺序适合写一种植物、一处景物、一个人等。从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方面组织材料来安排顺序。)

 

15《搭船的鸟》

说的训练:

1、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心理活动,感情色彩更加浓厚。

2、作者对翠鸟的外形描写形象逼真,通过描写翠鸟的颜色和跟鹦鹉的比较表达了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写的训练:

小练笔

用一段话写一写你见过的小鸡(或其他小动物)的外形,表达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

16《金色的草地》

说的训练

1、本文恰当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如:“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用手掌张、合的动作做比喻,就把一种不太容易说清楚的现象讲清楚了,使人一目了然,形象生动。

3、课文结尾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写的训练

小练笔

你知道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吗?请分别写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第六单元:写景

1.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3.写好后和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美景。

17《古诗三首》

说的训练:

1.这三首诗都是借景抒情的诗篇;

2.三首诗均用词巧妙生动,意境优美。

写的训练:

自己试着写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诗。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说的训练:

1.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是首尾呼应;

2.课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

写的训练:

写一写你眼中的秋天,做到收尾呼应

19《海滨小城》

说的训练:

1.本文在写作上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2.课文按先总,后分,再总,同时还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一层一层地叙述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层次清楚。

写的训练:

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一处景物。

20《美丽的小兴安岭》

说的训练:

1.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2.语言生动、准确;

3.修辞手法运用得体、恰当。

写的训练:

按四季变化的时间顺序写一处景物。

第七单元:想法、看法

1.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2.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21《大自然的声音》

说的训练:

1.本文采用的是总——分的写作方法,先总后分,脉络清晰;

2.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拟人句和比喻句,语言生动形象。

3.象声词的大量运用也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点。

写的训练:

写一段话,用上恰当的象声词。

22《父亲、树林和鸟》

说的训练:

1.作者通过父子对话,让我们体会到父亲对鸟超乎常人的热爱。

2.作者恰当地运用“ABB”式词语,把事物描写得具体形象。

写的训练:

用下面ABB式的词语分别说一句话。

雾蒙蒙:

热腾腾:

23《带刺的朋友》

说的训练:

这篇文章用了大量的疑问句,增添了文章的神秘色彩,激发了读者的想象。

写的训练:

写出两个疑问句。

第八单元:写事

1.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2.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3.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4《司马光》

说的训练:

本文巧妙运用对比的写作方法,突出了司马光遇事冷静、肯动脑筋的特点。

写的训练:

用对比的方法写一段话。

25《掌声》

说的训练:

本文通过英子在两次掌声前后的内心变化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需要关心和鼓励。

写的训练:

写一段话,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提现人物内心的变化。

26《灰雀》

说的训练:

1.本文通过大量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生动地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2.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写的训练:

运用语言和动作写一段话,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说的训练:

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的,文章条理清晰,人物性格鲜明。

写的训练: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一件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