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样题解答规范示例

(2018-05-09 23:40:37)
标签:

教育

收藏

文化

液压

液压传动

分类: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

针对《液压与气压传动》一些常见题型,下面给出的答题规范示例,供读者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概念题


1、液压与气压传动

参考解答:液压与气压传动是研究以有压 流体为能源介质来实现各种机械的传动和自动控制的学科。

2、顺序阀

参考解答:顺序阀是控制液压系统中各执行元件动作的先后顺序。




填空题

1、液压与气压传动是研究(以有压    )流体为能源介质来实现各种(机械      )的传动和自动控制的学科。

2、(顺序   )阀是控制液压系统中各(执行   )元件动作的先后顺序。


判断题

1、液压与气压传动是研究以有压 流体为能源介质来实现各种机械的传动和自动控制的学科。(正确)

2、液压与气压传动是研究以流体为能源介质来实现各种机械的传动和自动控制的学科。(错误)

3、顺序阀是控制液压系统中各执行元件动作的先后顺序。(正确)

4、顺序阀是控制液压系统中各液压阀动作的先后顺序。(错误)




 

问答题

 

1、气压传动的优点有哪些?

参考解答

 

a. 气压传动系统的介质是空气,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成本较低,用后的空气可以排到大气中去,不会污染环境。

b. 气压传动的工作介质粘度很小,所以流动阻力很小,压力损失小,便于集中供气和远距离输送,便于使用。 

c. 工作压力低,元件材料和制造精度要求低。

d. 维护简单,使用安全。无油的气动控制系统特别适用于无线电元器件的生产过程,也适用于食品及医药的生产过程。

e. 气压传动工作环境适应性好。可以根据不同场合,采用相应材料,使元件能够在恶劣的环境(强振动、强冲击、强腐蚀和强辐射等)下进行正常工作。


2、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是否可以互逆使用?为什么。

参考解答: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不可以互逆使用。原因如下:

由于液压马达和液压泵的工作条件不同,对它们的性能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同类型的液压马达和液压泵之间,仍存在许多差别。

a液压马达应能够正、反转,因而要求其内部结构对称

b、液压马达的转速范围需要足够大,特别要求有一定的最低稳定转速。因此,它通常都采用滚动轴承或静压滑动轴承;

c液压马达由于在输入压力油条件下工作,因而不必具备自吸能力,但需要一定的初始密封性,才能提供必要的起动转矩。

由于存在着这些差别,使得液压马达和液压泵在结构上比较相似,但不能可逆工作


计算题


http://s11/mw690/005Dz4Mozy7klnnLLECea&690


元件题


1、识别2所示液压元件结构。要求:

1)写出液压件名称;

2)写出液压元件功能;

3)绘制职能符号;

4)讲述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

 

http://p.ananas.chaoxing.com/star3/origin/a8ba5e35187201020d6015c9d08daf7e.jpg

                                   图  2

 

参考解答:

1)外啮合齿轮泵

2向系统提供动力源的作用,向液压系统提供一定的流量和压力的动力元件。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将输入的机械能转换为工作液体的压力能

3)绘制职能符号;

 

http://p.ananas.chaoxing.com/star3/origin/1363194393d396440ee5e7d8575eb74c.jpg


4)讲述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如下:

a)密封容腔形成:轮齿表面、端面与壳体构成多个密封容腔。

b)密封容腔变化:齿轮如图转动,密封容腔从右侧向左侧移动。右侧产生,左侧消失。

c)配流方式:相互啮合的轮齿表面构成密封,将齿轮泵壳体内分隔成左、右两个密封容腔。扩大容腔与吸油口相通。缩小容腔与压油口相通。

d)吸油方式:容腔变大,产生真空。在大气压下,液压油被压入液压泵。


2、识别3所示液压元件结构。要求:

1)写出液压件名称;

2)写出液压元件功能;

3)绘制职能符号;

4)讲述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

 

http://p.ananas.chaoxing.com/star3/origin/aaa769ba394e223bffac6b8ad67770fb.jpg

                                     图 3



参考解答:

1)先导溢流阀

2)先导溢流阀的功能;

在液压系统中用来维持定压是溢流阀的主要用途。它常用于节流调速系统中,和流量控制阀配合使用,调节进入系统的流量,并保持系统的压力基本恒定。用于过载保护的溢流阀一般称为安全阀。

3)绘制职能符号;

 

http://p.ananas.chaoxing.com/star3/origin/8c305851fc118c921327c5477b4a48e2.gif


4)讲述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3分)

利用作用在阀芯上的液压力和弹簧力相平衡的原理工作的,实现定压或安全功能。

直动式溢流阀是依靠系统中的压力油直接作用在阀芯上的液压力与弹簧力等相平衡,以控制阀芯的启闭动作。简写:液压力=弹簧力

先导式溢流阀是依靠系统中的压力油直接作用在阀芯上液压力与先导阀的液压力和弹簧力等相平衡,以控制阀芯的启闭动作。简写:液压力=先导液压力+弹簧力

回路题

1、识别4的液压原理图。要求:

1)依据教材,这是哪一类基本回路

2)依据教材,这个回路的具体名字是什么

3)讲述液压原理图的工作原理

 


http://p.ananas.chaoxing.com/star3/origin/28c147422c4499afb43a51040163ace1.jpg


                                图  4

参考解答:

1)依据教材,这个回路所属其他回路

2)依据教材,这个回路的具体名字是锁紧回路

3)液压原理图的工作原理:

a、换向阀左位,油源高压油经过换向阀左位,单向阀1进入液压缸无杆腔。油源高压油接通K2打开液控单向阀2。液压缸有杆腔液压油通过单向阀2、换向阀左位回油至油箱。

b、换向阀中位,油源输出液压油经过换向阀中位回油箱,液控单向阀1和2关闭,液压缸活塞锁住。

c、换向阀右位,油源高压油经过换向阀右位,单向阀2进入液压缸有杆腔。油源高压油接通K1打开液控单向阀1。液压缸无杆腔液压油通过单向阀1、换向阀右位回油至油箱。




2、识别5的液压原理图。要求:

1)依据教材,这是哪一类基本回路

2)依据教材,这个回路的具体名字是什么

3)讲述液压原理图的工作原理

 

http://p.ananas.chaoxing.com/star3/origin/5c15362cb5e2d872b0a9b2bf62c5d1c0.jpg

                               图 5


参考解答:

1)依据教材,这回路所属速度控制回路,开式容积调速回路

2)依据教材,这个回路的具体名字是定量泵和变量马达构成的开式容积调速回路

3)液压原理图的工作原理:定量泵输出液压油的流量不变,改变变量马达的排量,就可以改变液压马达输出转速。图中溢流阀是安全阀。

 

  



综合题

1、气动液压缸系统如图6所示,可选用气动元件如图7所示,数量充裕。任务是设计气动控制回路。要求:

1)系统具有停止和启动功能。

2)启动系统后,每一个工作循环是气缸A伸出,气缸B伸出;气缸A缩回;气缸B缩回。如此反复,直至按下启停按钮。

3)可以调节气缸AB的缩回速度。

http://p.ananas.chaoxing.com/star3/origin/a629a7f1074c6085a78da096c842d411.jpg

                                             6


http://p.ananas.chaoxing.com/star3/origin/249f4ac9bfba1d4dfb7a7825e54a3373.jpg

图   7

参考解答

http://p.ananas.chaoxing.com/star3/origin/06561062e965454aee7411083f2da157.jpg


2、液压原理图如图8所示,分析原理图回答如下问题:

 

1)这是什么设备的液压原理图?

2)请分析慢速加压工况的油液流动情况


http://p.ananas.chaoxing.com/star3/origin/5e755deedfba7167358c89d86ffe5879.jpg

                             图   8

参考解答:

1)这是组合机床动力滑台的液压系统原理图?

2)第一工进工况的油液流动情况如下:

进油路:油箱->滤油器->液压泵1->单向阀2->换向阀6左位->调速阀7->换向阀12右位->液压缸左腔

 

回油路:液压缸右腔->换向阀6左位->顺序阀4->背压阀3->油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