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2020-07-06 18:44:11)
标签:

哲学

黄楠森

分类: 学习
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弘思学习网提供免费试看

作为黄楠森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配套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整理教材笔记,浓缩知识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本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授课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基本上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遴选考研真题,详析解答思路。本书遴选了部分名校近年来的相关考研真题(部分真题为考生回忆版)并予以详细解析,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3.精编典型例题,巩固重点难点。本书针对每章的内容精选了典型例题,所选典型题基本涵盖了各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性强,解析详尽,并注意对相关知识点的扩充。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绪 论

 0.1 复习笔记

 0.2 典型题详解

第1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1836~1848

 1.1 复习笔记

 1.1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欧洲革命时期的运用、验证和发展(1848~1875)

 2.1 复习笔记

 2.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及其在欧洲的传播(1875~19世纪末)

 3.1 复习笔记

 3.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 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和苏联的传播和发展(1883~1945)

 4.1 复习笔记

 4.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西方的曲折经历(20世纪上半叶

 5.1 复习笔记

 5.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6章 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6.1 复习笔记

 6.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 战后苏联与东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曲折

 7.1 复习笔记

 7.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战后西方社会面临的挑战

 8.1 复习笔记

 8.2 典型题详解

第9章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难历程和毛泽东思想的曲折发展

 9.1 复习笔记

 9.2 典型题详解

第10章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哲学基础

 10.1 复习笔记

 10.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试读(部分内容)
https://g.100xuexi.com/images/blank.gif

 

绪 论

0.1 复习笔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1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一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变化和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对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历史。它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及其概念、范畴和原理的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2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一门历史学科。

(1)侧重从运动变化的形态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范畴、原理以至整个理论体系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性。

(2)依据当代社会实践和科学事实,对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思想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分期

1分期依据

(1)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历的各个历史时期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和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特征。

(2)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的特点。

 

2分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至今约有170年的历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发展及其在欧洲传播的时期,大致从19世纪40年代中期至19世纪末期。

(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各国传播、发展的时期,大致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中期。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各国的研究和曲折发展的时期,大致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今。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意义和方法

1意义

(1)有助于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

(2)有助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3)有助于正确地开展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的斗争。

(4)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水平。

(5)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方法

(1)要把“史”和“论”结合起来,通过“史”的研究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的理解,并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发展中具有现实意义的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仅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发展变化的过程同它所处的历史环境结合起来加以考察,而且要结合当代的社会实践和科学事实,对历史上的哲学思想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3)采取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既要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又要逻辑地把握其内在联系,探究它的发展规律。

(4)坚持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既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批判的本质,又要把握其实事求是的精髓。

弘思学习网——弘文尚德,勤学笃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