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二十四)灵寿的古长城在哪

(2016-08-19 15:52:41)
标签:

历史

灵寿的古长城在哪

   

凡去过八达岭和金山岭长城的人,无不为万里长城的雄伟和古人的伟大创造所惊叹。但你可能不知道,在灵寿深山区,竟然也有一段古长城,而且比八达岭长城还要古老!真是藏在深山人未识,只缘身在山巅中!

灵寿县地处太行山东麓,纵长100公里。北枕驼梁,南饮滹沱,中贯磁河谷道,境内山峦绵亘,关隘林立,渡口扼塞,城池据险。越驼梁可出云代塞外,跨滹沱直达华北平原。因此,灵寿自古以来就是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战略要地。

http://s11/mw690/005DhgJezy7Bcvd4jbA6a&690

据县志记载,北齐天保六年(531年)六月,发数郡民夫180万于北边筑长城900里,赵郡王高睿率军督工,多次经过灵寿北境,县内壮年男子全被役使赴工,给民众造成巨大灾难。经考证,灵寿的古长城应属于北齐长城,后来尽管也有修建,但骨干仍为北齐长城。长城主要分布于今南营乡,南起南营乡西南隅的炮台顶(1083),沿老虎窝(1244.3)、车轱驼(865米)、大驼(1524)诸山之脊,经南营乡的大沟掌、神仙洞、抓麻、庙台等村近侧的群峰之巅,蜿蜒起伏,势如龙蟒奔逐,伸向阜平县界,总长约40公里。

该长城设有敌台4座,全以山石砌成。中间有著名关塞白草口和车轱驼口。据清代县志,这两个关口均隶属于位于阜平与山西五台交界的龙泉关,关城峻险坚固,至明清尚设官兵镇守。

据灵寿县志载,白草口古时也称百草口、白草沟口,在县西北170里。明正统九年(1444)九月,诏命于灵寿白草口等处筑城垣,置军戍守。府志载,白草口设百户一员,军20名,义官1员,民壮50名。车轱驼口古时也称车孤驼口,府志载有军5名,民壮20名,乡夫25名。到清朝时,只剩白草口有驻军。这两个关口通山西五台和大同。历史上,我国西北部的突厥、契丹、金、蒙等驻云州(大同)大军入侵中原,多是出师大同,途经五台南下,冲越灵寿古长城白草口、车轱驼口两大关隘后汇集陈庄,向东南践踏灵寿,攻陷恒州(即现今正定县),再屠掠中原。1992年县志记载,该长城仍存数段,最长一段300多米,宽3米,高约2米。

对于白草口,1992年县志说也称为白羊关。古舆图备考云:白羊口(白羊关)在灵寿。但府志记载,白羊口(白羊关)系平山管,非灵寿地也。现在的平山县有个白羊关村,在靠近山西的一个地方。因此,白羊关与白草口肯定不是一回事。至于白草口的位置,1992年县志称在南营乡北营村。但据传说,白草口官兵的营盘地就在距白草口东南八里的慈河北岸,这些营盘延续到现代,就形成南营和北营村。也就是说,白草口应该在南北营的西北方向八里处。具体什么位置,县志不明确,也无人考证。

车轱驼口位于南营乡车轱驼山(854),即车轱驼村附近。近几年,随着车轱驼村旅游的开发,古长城终于露出本来面目,展现在世人眼中。在网上搜索,发现一位叫儒警方圆笔名的灵寿人发了一篇《灵寿,车轱辘坨景区神奇的古茶树》的文章,使我终于见到了家乡的古长城。

http://s5/mw690/005DhgJezy7Bcu5XO3Ge4&690

灵寿的内长城,包括其他地区的外长城,都是防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当国家大统时,这些长城就失去了作用,并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消融。特别是随着近些年旅游开发,古老的长城很可能遭到人为破坏,甚至销声匿迹。古长城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灵寿的骄傲。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对古长城的保护,让这1500年前的古迹继续传之千秋万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