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濮阳之八都坊

(2015-03-14 19:47:10)
标签:

文化

历史

分类: 最美家乡

http://s11/mw690/005D70RJgy6QHdm7kZY9a&690

八都坊, 又叫“澶渊名阀坊”,坐落濮阳县城内北大街跨路而立。毗邻濮阳县第一实验小学。坊为青石结构,由石条、石板、石块、石柱叠砌嵌合,浑然一体坚固耐震。坊高四丈,宽四丈二尺,四柱三六,气势挺拔,雄伟壮阔,实为濮阳一大境观。

http://s7/mw690/005D70RJgy6QHdtEWaO36&690

八都坊为明朝万历年间所建,是明代濮阳籍都御史纪著、候英,大理寺卿李珏、史褒善、王廷,尚书赵廷瑞、董汉儒,巡抚吉澄同立。坊顶镌刻“八都坊”三个大字,笔锋雄健,隽永端庄,系当时书法家韦大秦所书。据说,当时坊之南北还立有两个下马坊,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皇帝到此,也要“龙行三步”,足见八大名阀在朝中的声望。

关于“八都坊”的命名,还有一段故事。建坊之初,八大名阀谁也未能给坊起个合适的名字,有人推荐韦大秦,但他为人耿直,不攀权贵,屡邀不就,故坊建立后,很久未有题名。有一天,韦大秦上街向一老汉买柴,因钱不够,要以字作柴价,于是写了“八都坊”三个大字,要老汉去卖。老汉问他能值多少钱,韦说可以漫天要价,越多越好,并说如卖不出去,我可照付柴价。
老汉将信将疑,拿着三个大字到街上去卖,索银百两。此事轰动全城,有好事者告董汉儒,汉儒急邀老汉至府,问明情况后,又请其他名阀来府商议。众见“八都坊”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皆大欢喜,付足老汉银两后,遂请名匠精刻于坊顶竖碑之上,即为“八都坊”。
“八都坊”是濮阳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结构严紧,雕刻精美,造型技艺高超。可惜,此坊已毁于“文革”,现仅存断石残基,横倒路旁。今由濮阳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再现八都坊雄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