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轮回当中,我们找不到一个绝对的亲人和一个绝对的仇人……
(2025-07-04 11:20:31)分类: 佛法人生 |
近些年,“原生家庭”这个词,被人们广泛讨论和应用,不少人认为,原生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情绪、人格和行为模式。
许多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就源于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很多人将自己的人生困难和问题,不分青红皂白地归咎于父母。其实,原生家庭是一个中立词汇,一味地向自己的原生家庭追责、讨伐,也是很不公平的做法。
一方面是“原生家庭决定论”,一方面是“百善孝为先”的传统思想,在面对不完美的父母时,我们能否发自内心地,对他们说一声“谢谢您”呢?这一生中,对我们恩重如山的人首先是父母。
有些人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和父母关系不佳,很难生起感恩之心。其实换个角度思考,这种情况并不完全是父母的责任,与我们自己的行为,以及前世的业力也有关系。
在轮回当中,我们找不到一个绝对的亲人,和一个绝对的仇人。一切众生都做过我的父母赐我以恩德,同时也都做过我的仇人,加害于我。
他们做我父母的时候,对我都是恩重如山,但是,他们做我仇人的时候,是否对我只有损害没有利益呢?不是这样的。
正是因为他们害我,才使我有机会修忍辱,并对他们修菩提心;也正是因为他们害我,才使我对轮回生起厌患之心,并开始走上解脱道,其实,他们的加害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利益。
所以,虽然他们害过我,但是,今天我不想重提旧怨,而只想念其恩德,只就众生利益我的一面进行观察。在大乘佛教里,孝敬父母非常重要,从修慈悲心的角度来讲,更加不可缺少。
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首先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干净,然后再去扫天下的其他地方。自己的房间都不打扫,说我要去打扫天下,这是不可能的。
很多人虽然学佛学了很长时间,但是我们仍对身边的人态度,特别恶劣、粗暴,这是不对的。所以我们要实实在在地去串习,努力改变自己的陋习。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死轮回,除了圣者,任何人都无法置身事外。
与其在怨恨命运不公中空度时光,不如接受善知识的教言,认清自身错误,摒弃恶习,重新做人。愿每一个犯过错、不知恩、未念恩的人,都能“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