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样修布施,福报超级大!

(2022-05-20 13:44:14)
分类: 佛法人生

《菩萨本行经》里面谈到,若有众生不能以“至诚心”去布施,不能以“恭敬心”去布施,不能以“欢喜心”布施……布施的发心很重要——心态。或者“贡高自大”而布施(这就是布施多而福报少的原因)。


有一个成语叫“嗟来之食”——碰到饥荒的年代,很多人施点粥饭,这是好、善事,然而他对人家饥饿的人却是很轻蔑,就说“嗟”。“嗟”就是“喂”。“喂!给你!”就是这样布施。正好碰到很有刚骨的人,就说:“我就是由于不吃嗟来之食,才饿到这个样子。”


这就贡高自大而布施,认为自己了不起,“你们这些快饿死的人,我有很大的优越感”。这就是没有恭敬心。所以我们做义工也好,对任何人提供帮助也好,不要有无谓的优越感。



一个菩萨布施,一定要恭敬心,要平等心。


或者接受布施的是一个邪知邪见的人,那么这样就等于你在一个很贫瘠的土地上耕种。下的种虽然多,但所收获的却是很少。


这叫“施多福少”。(如果自己有能力,应当以善法布施与彼,使其明白因果、自修自强,远离邪知邪见,则此“贫瘠之土”自然也会慢慢变成“沃土”)


相对应的是“施少福多”:如果在布施的时候,你以“欢喜心”布施,你以“恭敬心”去给予,以“清净心”去给予。清净心就不求回报。




如果你说“你很困难的时候,我给你一顿饭吃,给你多少衣服;等你发达的时候,你得要几倍给我”,那这就是交换的行为了,放“高利贷”了,这就不清净。


因为真正布施“三轮体空”,不求回报。


或者你所布施的对境,正好是证到圣位的阿罗汉,或者是法身大士、菩萨,那你就幸运了。


就好像你在一个肥沃的良田中,下的种子虽然少,但收获的却是很多(父母也是我们修布施供养的无上福田)。


你看这里面就比较复杂了:布施多,反而福报少;布施少,反而福报多。有这种不同的情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