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之福,不在自身,必在儿孙

分类: 佛法人生 |
——连 续 四 代——
清代名臣陶澍,祖上多代皆是普通人家。但到了陶澍这一代,以寒门而显赫,终成湖南名门。
【1】陶澍的太高祖陶伯含
隐伯含在明代时,就多积阴德。
陶伯含因此当众求情救下了盗贼。怕他再犯,又布施他一条小船,让他在渡口渡人养家。
【2】陶澍的曾祖父陶文衡
曾在大雪天遇见一个人来偷米,于是跟在小偷后面,到了小偷家发现竟是熟人,因此又悄悄回去了,从此再不作声。
直到陶文衡去世30多年后,他的妻子彭氏举例教育子孙时才说了出来,即便这样也是隐去了姓名。
陶家的谷仓正好在邻居旁,结果竟也是独存完好。江对面来救火的人看见有一个红衣人站在墙上,拿着扇子扇动,因此大火遇墙而止,墙也被烧为灰烬……
——积 福 宏 深——
【3】陶澍的祖父陶寅亮
为人生性淡泊,但不会营生以至家道中落。
陶寅亮有一次在江边散步的时候,捡到一包银子,竟在原地等了一整天,终于等到失主。
经询问得知,对方在外打工数年未归,此次带着几年积蓄准备回家奉养母亲,谁知竟给弄丢了,幸亏遇见陶公。失主拿出一半银子想作为酬谢,寅亮公笑着说:“我如果要分钱,就不会等你了。”
【4】陶澍的父亲陶萸江
仁义之举也是很多,都记载在陶澍自己的文集里。
陶家连续四代人都是行善积德,尽管家道中落,但依然不改初心。
——故有此报——
【5】到陶澍这一代
23岁时,他高中进士。
北宋欧阳修说:“行善积德的福报,不在自身,则必在儿孙,这是可信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