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佛功德
(2022-05-04 14:16:34)分类: 佛法人生 |
公元前623年的一天,释迦牟尼佛诞生于兰毗尼园(今尼泊尔南部鲁潘德希县)。经典记载,摩耶夫人怀胎临近产期,回拘利国天臂城娘家的途中,经过迦毗罗卫国国都郊外的蓝毗尼花园时,入园游览。当她走到无忧树下,举手攀枝休息的时候,便生下悉达多太子,也就是日后觉悟真理的佛陀。当时,园中百花齐放,大地为之震动,九龙吐水为新生太子沐浴。因此,后世的佛弟子会以香汤沐浴佛像,来缅怀与供养佛陀。
印度、斯里兰卡等南传佛教国家,每年有多次乃至每日一次的“浴佛”活动。中国从南宋以后,渐渐发展成农历四月初八进行一年一度的“浴佛”仪式,名“浴佛节”。“浴佛”仪式看似简单,但功德却很殊胜。
一、可以再现佛陀诞生时“九龙浴佛”的情境,表达对佛陀诞辰的庆祝。
二、表达对佛陀的怀念之情,感恩佛陀的教导,效法佛陀的精神。
三、忆念佛陀的功德,策励自己早日成就与佛同等的智慧与慈悲。
四、佛身代表圆满的生命智慧与福德,沐浴佛身可显发自身潜能,早日证得如来的清净法身。
五、用外在的水灌沐佛像,即提醒自己用佛陀的法水洗涤自身内在的烦恼,保持身心的清净。
六、沐浴能带来洁净、清凉、舒适感,是一种供养。诚心浴佛,即供养佛,可获得大福报。
七、沐浴佛像时,发起大心,至诚祈愿一切众生都能远离贪欲、瞋恨、愚痴等烦恼的污垢,祈愿世界安宁祥和,没有暴力、诈欺、邪恶等事件,生存环境清洁优美。这样会柔化心性,令心量广大,心境美好,做人处事充满正能量,提升生命的品质与维度。
让我们以恭敬、虔诚的心、正知正见的心,舀起象征智慧与慈悲的清净之水,藉由香汤灌浴佛身的一刻,真诚地忏悔、观照自己的身心,让沉积的烦恼随着香汤涤荡而去。随着感恩佛陀的心,洗涤自己内心的烦恼尘垢,让热恼的身心得到清凉,收获无尽的清净、喜乐与吉祥。最后,让我们真诚地将浴佛功德回向世界和平安定、祖国繁荣昌盛、新冠疫情早日结束、正法久住世间,人民安康幸福。
藏经所载“浴佛功德”
01
唐·义净译《浴佛功德经》
若有众生能够以清净心做香花璎珞、幡盖敷具,布在佛前,种种严饰,上妙香水澡浴尊仪,烧香普熏运心法界等种种胜供养,则能成就十五殊胜功德而自庄严:
一者、常有惭愧;
二者、发净信心;
三者、其心质直;
四者、亲近善友;
五者、入无漏慧;
六者、常见诸佛;
七者、恒持正法;
八者、能如说行;
九者、随意当生净佛国土;
十者、若生人中,大姓尊贵,
十一者、生在人中,自然念佛;
十二者、诸魔军众不能损恼;
十三者、能于末世护持正法;
十四者、十方诸佛之所加护;
十五者、速得成就五分法身。
经文中清净慧菩萨还问到众生应如何浴像?佛回答清净慧菩萨并说到浴佛像是诸供养中最为第一,胜过恒河沙等七宝布施,由浴佛像故,能够令自他皆获以下利益:
一、现受富乐,无病延年;二、于所愿求,无不遂意;三、亲友眷属,悉皆安隐;四、长辞八难,永出苦源;五、不受女身,速成正觉。
02
西晋·法炬译《佛说灌洗佛形像经》
佛告诸弟子:“夫人身难得、经法难闻,其有天人能自减损妻子之分、五家财物,用浴佛形像者,如佛在时,所愿悉得。欲求度世取无为道生生不与死会者可得,欲求精进勇猛如释迦文佛者可得,欲求如文殊师利阿惟越致菩萨者可得,欲求转轮圣王飞行教化者可得,欲求辟支佛阿罗汉者可得,欲求永离三恶道者可得,欲求生天上人间富乐者可得,欲求百子千孙者可得,欲求长寿无病者可得。世间人民贪欲如海,宁割身上一脔肉,不肯出一钱物与人。人生时不持一钱来,死亦不持一钱去,财物故在世间,人死当独去忆如此苦。乃浴佛形像者,持是功德生死相随,无有断期。”
佛言:“若人有一善之心,作是功德者,诸天善神、天龙八部、四天王等,佥然拥护。浴佛形像福报所生,常得清净,从是因缘得成佛道。”
佛言:“持好香浴佛形像者,自得其福,智在清净功德名闻。诸持好华散佛上者,自得其福,端政好色无有双比。诸持缯幡上佛者,自得其福,在所从生当得自然好衣无极。”
佛言:“我累功积德行善至诚,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乃自致得作佛。今日贤者某甲皆为慈心好意,信向佛道欲求度脱,持种种香花浴佛形像,皆为七世父母五种亲属兄弟妻子在厄难中故、为十方五道中勤苦故、为佛人民愚痴不信佛道故,令其后世生为人,端好洁白众人所敬,尘垢不着身。在所从生,常与佛会;在所从生,常与法会;在所从生,常与比丘僧会。令某甲明经,智慧晓了,佛十二部经、四阿含、安般守意、三十七品、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八直行道,若能至心求佛道者,疾得阿惟越致。”
“令其得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十种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口出八种音声,飞行洞视在所至到。诸天、龙、鬼神、鬼子母官属拥护其身,令行出入当得安隐。若行山中不逢虎狼,若入军旅不被兵甲,若行江湖不逢风波。令床上无有病瘦者,当令县官无呼召者,有妻子女产生难令得安隐。若行贾贩财利百倍,众邪恶气不得妄干,水火盗贼怨家债主不得妄害。口舌消灭皆令厌伏,令其精进莫得中悔,行如菩萨得道如佛。”
03
梁·曼陀罗仙共僧伽婆罗译《大乘宝云经》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十法,不受胎生染污。何等为十?所谓起造如来形像、治理故败佛塔、于佛塔庙恒施涂香、洗浴佛像、于佛塔庙扫洒泥涂、供养父母洗浣摩拭、供养和上闍梨同学一无希望心、所修善根如是回向而作是言:‘以此善根,愿诸众生不受胎生,得清净生、无染污生。’以深心故。善男子!如是,菩萨具是十法,不受胎生;唯除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