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顶礼的不可思议功德

(2022-04-09 11:17:52)
分类: 佛法人生
拜佛,不是弯下身体,而是放下傲慢
合掌,不是并拢双手,而是恭敬万物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KxEQRoWRPqn3V37DBibpm5CzdrARP4Xk6VicHcW5wHQyJgCEfVJCNdTTxDWwCnq2vayic3tdPjVeWibjqCI1Zvc8MA/64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



《佛说灌顶经》中说:“人如果在临死之前礼拜过十方三世诸佛,那他命终之后不论转生何处都将值遇佛陀,而且千劫万劫乃至亿万劫中所造的重罪之报都将获得解脱。”因此即生中能有缘在佛前顶礼,是很有福报的。

那么,顶礼一次有怎样的功德呢?《毗奈耶经》里有一则公案:

从前,一位比丘顶礼有佛陀头发、指甲的佛塔,阿难尊者请问世尊他顶礼的功德,世尊答言:“他这样顶礼一次,将获得自己身下所压面积直至金刚大地以上所有微尘数量的转轮王位,然而这还不能达到其顶礼功德的边际。”

这是如法顶礼一次的功德!想一想,每一个微尘就是一个转轮王位,这个数量是不可思议的。

《业报差别经》讲了顶礼的十种功德:

一、得妙音色:若多拜佛,相貌也会转变为好,音声和身体都会庄严起来。

二、出言人信:拜佛若专心诚恳,培植威德,说话自然会得到别人的信服和尊敬。

三、处众无畏:拜佛精进,身体不倦,心不散乱,何处何地,无有畏惧,仪态安详。

四、众人亲近:拜佛用功的人,无论身在何处,总有许多人亲近、恭敬、供养。

五、天人护持:拜佛之人,天龙八部常在左右拥护,不让邪魔外道及一切不好的人与事物接近他,事事如意。

六、诸佛护念:拜佛诚心,诸佛菩萨都会护念,加持其人,智慧如海。

七、具足威势:拜佛具大威德庄严。(势是有威望、地位的意思,具有势的人自然令众人心生信服、恭敬。)人格尊贵,必受人仰敬。

八、有大福德:拜佛的人,福德因缘自然而来,不求而得,诸事如意吉祥。

九、临终往生:拜佛之人,不单今生安乐受用,临命终时,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十、速证涅槃:往生极乐国土,花开见佛,速证无生法忍。




在《普贤观经》上说:如果有人昼夜六时礼十方佛诵大乘经典,入第一义谛,解了甚深的空法;这样弹指顷,他就可以除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的生死之罪。


礼佛的功德这么大,是真的吗?在《譬喻经》上讲,以前有一个太子,他把父亲杀了,自立为国王。当时有一位阿罗汉,知道这个国王不久将要命终,而且计算时间只有七天了。他知道这个国王死后要落到阿鼻地狱受苦一劫,所以阿罗汉就去找这个国王,劝导他要至心称念南无佛,七日不间断地称念。阿罗汉临走时,再三叮嘱他一定不要忘了念佛。

 

那个国王就合掌一心称念南无佛,这样不间断地念,到了第七天他真的命终了,果然来到了阿鼻地狱。由于他一直称念佛号,他到了地狱门前就知道这个是地狱,他就更大声地称念南无佛。当时狱中的人听到称念的声音,也跟着一起称念南无佛,那个地狱突然不见了,狱中所有的人都得到了解脱。这位国王又出生为人,原先那个阿罗汉又跟他说法;他很快就得到了须陀含果,所以称念佛名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

 

礼佛的功德既然这么大,那要怎样来礼呢?


这个恭,主要是心上的恭敬,另外在身体上亦要恭敬,如理如法地合掌,而非以散慢心,双手随意的合拢。合掌时指尖要合在一起,但是掌心不要碰在一起,中间留一个空间,两个拇指放在里面。空心表义法身,法身中之法身,就是空性,亦我们要趋入空性;手的形状表义色身,两只手表义方便和智慧。


除了合掌还要礼拜,五体投地地礼拜;为什么要这样呢?《阿含经》上说:所谓五体就是两个手肘,两个膝盖还有一个头额,这样加起来就是五轮。所谓轮就是圆相的意思,就是说这五个轮都能够圆,能令上下回转,生福转多,有轮转的意思。如果你两手都按地,两膝也着地,但是头没有顶下去,或是没有着地,这样也是不如法的。


礼一佛,既是礼十方三世诸佛,拜佛的功德利益是这么的殊胜这么大,我们就应当精进恭敬拜佛。根据自己的时间方便,每日可恭敬礼佛三拜、十拜、三十拜、五十拜、一百拜、一百零八拜、三百拜、五百拜或是一千拜、壹仟零捌拾拜(大概需时三个小时)等。


一礼的功德尚且无量,那我们修十万,而且是在发无上菩提心的基础上修持,这个功德肯定无法衡量。我们每天造作恶业,不过同时我们也在行善;每天早晚就算只是磕三个头,虔诚忏悔自己的恶业,能做到这一点,结合上面所讲的功德来看,得人身也是非常有意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