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古获撮头石邑关帝庙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京外景观古迹风光 |
石家庄古获撮头石邑关帝庙


崇宁真君庙牌楼:
















匹马过关雄风逞北魏

威风吞吴魏目无孙曹


石邑关帝庙:

山门内碑:

镇头村重修关帝庙义学碑记
嘉庆二十三年六月余既判镇头村
关帝庙仍为义学十一月朔生员李景廪生温佩璜等呈请断案以期永远且以立法初善久而必陋无贪
利小人复有吞侵之意因丐予为文以记将判之碑予谓我学之设所以造就人才非若工氏之诋虚
空无据盖其有内于世道出钜以镇头为穫邑著之尊方嘉庆元年村人公议办法
倡立义学延师教读卓哉村人此举能不惑于二氏之见与昌黎原道辟佛岂有异哉乃其后复有因
为延请僧道之说者则何以故岂果有觊觎为利者簧鼓其问耶抑为义学师者徒虚縻修缮无益于
人之子弟耶不然礼辍生旦欲逃儒而入黑也余已判定乃为义学而村人李生景等复议延温生为
师温生其慎之毋荒于嬉以悞后生毋虚于伪以负众望毋存假公济私之见以为人口实徒乡之人
称义学师有教育人才之功无素餐饭饱之议文倚至法积久而乐文何至贪利以人敢萌觊何之尝
哉予书此意经诚温生尤望后之为师者有益于村之子弟庶无复有簧鼓之说以负义学之诚也埏
为记
邑命岭南涂北五杨
嘉庆二十四年岁在已卯孟春月



重修碑记
盖闻天地有常无古今有大义常经可绪而不可施大义宜申而不易屈也叠
汉昭烈帝以中山靖王之苗裔辅以
关圣帝之精忠
张桓侯之义勇建帝丛于西蜀以绍汉家四十余年之国祚而万载之统绪乃正是真能扶常经伸大义者也余即北街
关帝大庙所有帝君阁一座后有结义殿三楹以及钟楼鼓楼大门牌房无不巍巍壮观其威灵之赫濯宁益足以垂千
古而镇八方哉但日久不无风雨之忧年深恐有颓折之患善人张弘亮善复行董文谟温头英董光显刘益生
受益孟天开董示禄董永升祁明珠褚文知褚文正董文恭董文衍戊士麟等共兴改观之念爰纠阁乡之人令住
持照明坐关募化而吾乡与四方之义士烈女无不乐于输财共成
维新焉此固威灵之所感抑亦常经大义之不没于人心云
本集丙午科举人陈廷泯心叩撰
本集廪膳生员温沐用谨书
……人名损银数额
大清雍正六年岁次戊申九月十三日吉旦立



功德碑:





崇宁真君庙重光碑记
古获鹿撮头石邑关帝庙,又名崇宁真君庙。始为三义祠,供奉刘、关、
张三杰时有显圣之德。宋徽宗崇宁三年(一一零四年),追赠敕封关公
“崇宁真君”,故又以此封号为庙额。明清以来,迭有扩建修葺之举。有
清代顺治、康熙、雍正、嘉庆朝均有重修。史志后载:原庙旧有结义殿、
帝君殿、东西配殿、钟鼓楼、牌坊等。向为香火鼎盛之道场。仪垂千古,名驰一方。
自民国以来,是庙或遭兵燹或毁于管理有疏,渐成荒芜,后来风云变换城市发展,
终使庙无实存。然中华道教及文化精神,已深植民心,仰国家振兴复新之兆得乡民
宿老之举荐,董聚忠率振一街之村委善士,先后投资卅万元,扶固木牌坊、修复殿舍
彩塑帝君等神容。自一九八五年至一九八九年终使古邑关庙巍然重光!
一九九九年三月,振一街村委将关帝庙移交河北省道教协会直属管理使用。由省道
教协会长黄信阳道长兼任住持,此等倡导道德,教化民众,福佑八方之盛举,天人共喜,
故铭石而记。

前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