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马场“崇教寺”
山西长治市郊区马石镇故驿村西北的崇教寺,坐北朝南,其中久远,原是二进院落,正存一进院落。根据寺内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碑记载,崇教寺原名山朝漳禅院,是年赐额崇教禅院。现存过殿、正殿、东西耳殿、配殿、厢房。寺院历经明、清多次修葺。现存大殿为元代建筑,过殿为明代建筑,余皆清代所建。
殿内供奉:
古义村崇教寺重修殿宇碑:
古义村崇教寺重修殿宇碑记
尝闻广武山原像奂龙之地东欤书内灵气西聚漳水策革奉旨建立庄楼寺供
佛禅院佛法广大能操龙国之术仁恩浩荡又需雨簿之权祝国裕民非其多之功德识诚万
世之永赖也迨至太平兴国太宗在位九年降旨修理殿宇五十间嗣后更共崇教禅院大
明嘉靖二十七年本村陈代保李宗朱崔仁刘仓维首纠领合村人等金装佛像二法皆有
碑鉴及康熙三十八年殿宇渐渐殿毁坏又有本村李隆俊臣李阳俚阎国经刘大成宁东奇
素闰龙受李奇芳崔良璧刘建基胡旺润可怡无卞赵金良闫必信乔荣成协力维持陈抱
佛殿以上先人尽系功德施主未立碑记又到康熙五十八年又有本村使臣李鸣瑟阎永寿
严国泽恭请僧人实捐建立道场九旬禅期苦化木植修理圣矣殿宇三间东耳房五间四人
弃世来经完成文凿乾隆三年佛殿脊兽倒歪殿宇暴漏时有本村侯新国间采恭请
踊跃杂事又将佛殿整修重安脊兽圣矣殿宇廊房一切重修至今造碑呆页古今村人之
功德烦言不序聊以垂永远之云尔 维首陈立祥施银七两
本村功德施主崔文明银三两七分……
……
三次木匠武守旺…… 泥水匠刘振复……
旨大清乾隆三年七月吉
关圣帝君神像碑:
故义村装塑
关圣帝君神像碑记
大哉帝君之为神也上护佛法僧道高处下镇邪魔扶刘助汉欺曹历魏忠心号明言新斯皆诚气言而
显应然方行用日月而威镇乾坤护国佑民上下沾恩堇朝封王宋朝刘圣明朝封形界每封哉心义节立功传者以圣额添理而讫
称天尊三品传述永著威名诚哉至灵其职而无以复加也已本寺圣侯庙宇垣古有之历年久远矣徒风雨摧坏延漏冲老舍畣认
心伤有不集其妻添者也又有本村湘文明等不恝坐揽其间要村募化善缘各施资财庙宇神复也十二坊焕然一新故谨以志永
熙以垂不朽之云耳
李德良银五两……
维首崔文明 渔滋鳞银七两
旨大清乾隆岁次已未秋月吉日立
崇教寺装塑圣像碑:
崇教寺装塑圣像记
晋阳芦茅山大花禅院性空撰
天大
重修佛殿记
伏以殿宇之启用
则夫修殿以报神恩
真桩楼寺建立已数载
僧人王觉自题曰古辈幸以或
何以殿十敦事以心而慰其佛神
垔之义工庇材礼葺然以呈其匪
间装画像二三之兴夫南殿山门
尊严利以建大也之规神栋森整因以
可以妥其灵素人事天神而夺真走可以广其孝焉
信有以传于世之也是为文经记用以垂之于永远云
旨嘉靖二十七年岁次戊申秋九月二十二日立
中书门下 牒潞州
潞州奏据潞城县广武山庄棂寺滨临山朝軗
禅院僧志遵等状称先奉指矣依旧住持乃许
渐次添修殿宇及五十间以上即仰别四涧奏
当焉特赐名额者今逐寺院各添修到殿宇五
十间南上并是诣实候
敕旨广武山庄楼寺修到殿宇系拾间佛像情修五
事僧行玖人
且赐荐福之者为额
临山朝彰禅院修到殿宇五拾叁间佛像壹拾
事僧人行于人
鼎宜赐崇教禅院为额
奉
敕如前牒至准
大明国山西潞安府潞城县善政乡故亦里
广武山崇教寺先年前殿内古有背坐地藏王观音菩萨前列
十地阎君年深日久殿宇毁坏住持僧真本化门众留茁历四
年重修将十王移于正殿佛祖背后座今四十余载有本里花
云垦吕登举视得神像暴漏会僧果瑞募缘各发虔心喜舍资
财在于正殿东山创立殿宇三间装塑地藏菩萨可北并不正
曹官牛头马面刻碑求传祈保本境风调雨顺人眷康宁今修
完备时功德施主开列于后
计开 十正会剩下钱六百一十八文
刘邦彦钱五百文……
……
万历四十七年岁次辛已月 吉日立
东耳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