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2022-09-17 05:07:44)
标签:

杂谈

分类: 京外景观古迹风光

山西介休 “回銮寺”

(二)碑石摘

  山西介休东南四十里绵山脚下兴地村的回銮寺,有古松、古槐、古楸,与殿宇相互辉映,环境清幽。回銮寺始建于唐僖宗乾符年间,而因唐太宗登绵山礼佛未成,所以得回銮之名。回銮寺五代毁于兵火,北宋建隆三年(962年)重建,后来又毁。金天会、大定年间又重建。现存寺院保存完整,为元代建制。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垛殿等五十间。其大雄宝殿面阔五间,悬山顶。
山西介休兴地村回銮寺: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碑石影: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1少林闲云和尚道行碑: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少林闲云和尚道行碑:
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少林闲云和尚道行之碑

伏闻法身无相虽五日以难窥妙体超器或一隆而客受趷非閏乎白相爰有得其视听者哉是以虚彻灵明真常不昧彼静一如

灭而不灭含虚空合体而通灵生而不生包万象运用而垂妙有无不着视德咸离然虽不立纤尘喜贵道风流布吾大宗师谒云

伴公禅师者俗姓温氏灵瑞旌介人也生于元至正求其祖曾仕于窅父母淳朴师于龆龀之年性体异常厌恶荤羶志慕释门投

礼清国果公为师二十受具遍游讲肆宿古峰天德之教深明旨赼次造侔山之室侍立二十余年不惮劳苦志慕禅宗机缘契合

遂蒙印可并门大德悉嘉其美偶江南入官深通儒教善能诗书通彻奥理深传其妙是以超乎其群拔乎其粹也录师行伏切德

之祥初出世往龙山石壁永宁禅寺次住抱腹第次往本山兴门禅寺蒙考赴京中其甲科回礼祖庭值其虚席轮选时能唯师可

当法王前席龟山老宿流请云四九峰峰挺秀须凭作者匡持五七祖祖相传必赖英灵负荷不有其人孰弘祖道赴请入院拈恐

香云西来的意本无传少室山前滞九年接活无根便漱桂一花五叶遍三千登座云身若净云近六秋依山舒卷任悠游纵横自

在无拘束坦荡逍遥绝系留识破切名元是幻已知声驾若浮沤林泉任运从容乐浏被清风引出头其余法语并习玄妙于是始

南宗匠无不称赏恢弘祖道岭荷山门其功非一其志无垔三载同阖忍辞月洒扫票漂三载之功名到底成荣辱不如务究自弥

陀免得临时相犯触遂退居风亢发愿念佛四十八诗应静传求净土次居香箴三载与念佛诚和尚各伴念佛又四十八项虔隐

抱腹岩中又念四十八演洪千等四十四时转全到弥陀经各五等燃灯八万四千行道精勤朝夕不辍以此功行专求往生忽染

微疾谓众曰吾世缘已毕净土将归作偈曰净生偶寄莫张罗百岁光阴一刻那富贵英维风里独功名气势水中波无常逵遂较

如箭老病催煎急侣梭俗脱轮迥生死呰须常参梵自弥陀佛灯光原是火水动却成波偈毕奄然而坐逝用奚昔亦瓶目视寻

闻何敢忘弃忆师存自召用奂前席耳提曰命训教之而法今出家投吾为师宜当精持戒行善修佛事人念佛法门求愿往生熟

而行之佛有大愿接引众生往生净土永说轮迥敬教作闻法即无退转直至菩提汝宜精难忍葱葱待相时商遂乃柰何发诚念

佛近二十余载朝夕相诵偶婴笃疾爰焉将崩念佛之心愈增坚固为无懈怠忽见空中光明灿烂笃备也佛观音并至三圣宛清

圣座熙怡相好端严笔舌难尽用桑乃喜不自盼便俗随佛往生郁乐感伽蓝神谨公因留实久之间病体复安康就近光之遨滋

喜交集感叹不已遂发愿归山禁语念佛日惟一食少有所证方知佛赖之无虚乃念师息之莫根法浮恩深万无一失谨护宝惟

何敢粧扶陈师之功明师之德少伸答报之情略展孝敬之意役之览诸绪吾师之大恩念修行之功行亦将恋念以心功岁月倡

补云耳乃合焚香请工镌意勒以为铭曰

  宗师愵云  大志超祥  天然法宠  落绀童真  慱通儒雅  遍扣讲门  洞明教限  禅观惟尊  不拘端正  凉兴名臣

  金针上缘  鸟道玄津  惯游湖海  名震速  三门大厦  道驾无伦  途居山隐  净业修目  念佛无数  处孝诚勤

  然灯尺万  寿近七旬  水清戒躯  三堂缘裳  仪风远播  道德遐闻

二王真赞    褒美惟师  德年坐游  不立纤尘  痛思法乳  泣血勒斌  壮师之德  笔洁真陈  云洨传岑法  永道风尘

  旨大明元年岁次乙已季其庚寅日    嗣法小师智尧用   

    本山僧会祚隐常然无  住持靕封云净  兴源……
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2、賙恤碑: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恤苦怜贫:
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賙恤小记

丙申年自春至于六月不雨禾苗槁而米价昂贵村中嗷嗷待哺者几数十百家持村事者见

  街其疾苦恻然加怜欲为泛舟之举柰村小力薄计无所施不得已极力募化始得积聚争三伯

    两买米三十三石按日开舟计口给发不三月间而麦秋告成村人遂小数焉怀恩者载德不

    忘请勒石垂后诸公以不务名辞余谓实至者名必归况天灾流行何时蔑有彼晋饥秦疏之

    粟秦饥晋备之糴救灾恤怜自古为然使于斯事而不用吾记又呜呼用吾记诸公于是含之

余于是不揣因陋而记之是举也吾不知与仁人君子之用心为何如然后之人得其义而遵

将见缓急济焉有无通焉人心淳而风俗厚焉未知不大有造于斯土也岂曰小补之哉

      乡耆马良明……   竹林儒学生员申楷撰并书

      经理人温天泽……

大清道光十六年二月二十日立
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3、善念扶贫碑: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碑记:
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窃思天有好生之德地有载覆之恩庶人无不时游时待云岁庀旱年来未待时

收此为天数使然无可如何及至来春米粮昂贵贫民势难支持惶惶张张似有不克事

窘迫无聊所谓也仰蒙本村公人不忍坐视看其光景甚觉不安因商纠众公议劝富济

四百壹拾七两即为买米助贫按日报名发给以安大众之心以平稳局之急稍助窘迫

及至五月五日小麦告成窘民稍有活计颇可自顾是以为止承众惠德无由可酧勒石

善念流传于后世以此为序  从九品马辅成撰并书

  乡耆赵如珮

  公正李明远    香老温世有  经理人温天泽……

  约保郝清喜

道光拾叁年七月吉       
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4、设立义学义坟碑: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以义制事:
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设立义学义坟碑记

余乡僻处山隅地瘠民贫不暇务读成珠何公尝与余议立义学柰村人力薄事属难成余于十五年

与秦树村

旌表孝义  诰封奉直大夫晋封武翼都尉候补都司乡饮大宾  覃恩纪录三次道坦温公闲叙此意公

慨然自许曰既有不暇务读者恐亦有不能葬殓者有义学犹当有义坟遂输银三百两公之堂弟侯

铨州同知泰明公已输银八十两本村如升赵公募化运城候补盐科司大使应楷王公银二百五十

两余与光朝李公等在本村募化银三百七十两整于是延师教读而义学兴焉即于村之西原择地

一块计数八亩而义坟亦兴焉自有此举将余乡无不读之子弟无不殓之丧纪成盛事也余因援笔

勒石以志其实云

国子监太学生温天泽叙实  定羌儒学廪生张好谦敬书

  监生何成捐银壹百两……

大清嘉庆二十二年十月初九日立

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5、赈济碑: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赈济碑记: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岁在丙寅自春徂秋未降甘霖麦秋俱未见穫恐磬兴悲民不聊生闾巷萧然人尽饥色愁苦之状

真有视之须不视言之而不忍言者于是村中富厚之家咸体天地好生之心志发仁人恻性

之意量力而行各出余资以济极贫将银买米按口分散虽不能充腹而杯水解渴是即万殊

而尤有一生之意也然村中虽四五伯户而殷实无几共积银肆伯玖拾捌两贰钱散接之后

剩铍六十四两首事人营运以作筑塾之费今功成立石将姓名银数均载于碑徼特使奕世

有所劝勉斯亦不泯人善之至意也

大清嘉庆拾壹年新正月廿一日

捐银人名开列于后

监生王权捐银叁拾两……
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6、阖村感德碑: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阖村感德:
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特调介休县正堂加三级又军功加一级随带纪录五次记功二次吕德为治照暂免差务以示体恤事

照得本年九月初九日本将随同  军宪天绵山神庙进香路经兴地村该村多给夫役踊跃护送

殊属可佳若仍令一体办差民力未免桔特合行给照暂免差务以示体恤须此所该村公耆约保

知悉自九月十五日起至十二月十五日止凡属一切大小襍差悉行宽免俟三月期清役再行照

旧办理徜有书役从中兹弊尔等即执照具禀以凭究处各宜凛遵毋违须照

 

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十三日  右照给兴地村公耆约保准此

    汾州清军厅洪大老爷  乡耆韩宏公
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7、迥銮寺改作砖窑新建文昌殿并村西重修关帝庙等殿碑: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为善最乐:
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迥銮寺改作砖窑新建文昌殿并村西重修关帝庙等殿碑记

尝思作述遞乘善作莫如善述创因相鉴能创光遗能因余乡迥銮寺建自唐代歌福界西俱系廊济有清嘉庆年间西廊殿作砖窑洗冬已有前纪勿遍

复赘至光绪年间而东廊颓废比西廊乃甚彼时即欲重修力不从心公纠商酌补跃庚木料代卖作柒百吊之诸人本村已捐钱柒

百余吊由斯邀父老而选期就工佥曰寺内诸  神皆备惟文昌殿门鸣于是蔚局给作传惟四祀二座小殿三间见塑  神像三尊斯意之举非姻妁也

因西廊之陈迹而已斯工之兴非新作也述西窑之旧形而已时值村西  关圣等殿坏毁岁废众商议欲重修补塑二处工程共賫价贰千余吊不有碑

碣何以著众善而昭来许乎工竣之日同事索余书记贞珉余不辞谨陈聊叙俚语以垂持久远云尔

翰林院待诏衔附贡生鈕荣绶撰文    业儒武元贞书丹

总现纠首从九李佩璋……

村长温柱芳……公耆何其德  管账陈汝唫  乡保郭成鉴……

清进士出身县知事介休县正堂陈赓虞捐钱四等文

 

中化民国七年八月中秋节谷旦
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8、介山纪胜石刻:

介山纪胜 

嘉靖丙寅三月十有三日宗正南山翁及小川邀囧

乡梁岐泉翁偕予游介山来往得诗十一首

    东皇村

高荫垂柳下曲水古村边便可边荆坐因之枕石眠萋萋芳草

地淡淡白云天携有壶中酒醉乡处处然

    兴国寺

胜流憑美主流憩有禅门欲问登山路原将穷水原古槐列竦

冷老柏耸骈繁闲对高僧坐鸣钟画已昏

    岩下水

行行近高山流水转潺潺本自丘陵下却来人世间云过时作

王花落不相关尘面羞岩穴临溪一浣颜

    观音阁

造物含灵私不容人易来登高缘绝壁览远坐春台空谷鸟相

应背岩花亦开仍穷化城上端可脱尘埃

    蜂主房泉

悬崖独泉溜疑是漏天河水岂激从上地应厚更多珠玑纷错

落星斗灿森罗一才盈掬修然醒睡魔

    白云洞

白云渺何许而洞在其间中有幽人坐独无尘世颜何须嗤下

界自尔抱玄关昨夜空梁月嘹鹤唳还

    拖兔桥

绝壁临深涧危桥一尺横须从这里过才等彼中情足外无多

路险时亦可行若将蹈水意此地更为平

    抱腹岩

朅来已绝险历磴复归然山下岂无路人间别有天洞从高处

闘岩更上头悬佛自清凉者漫劳人火烟

铁锁岭

节节高岩上谁知复有山便当安见在何事费跻攀天险本自

绝人为故不闲因怜好进者岂止仕途间

    下岩予昔甲寅曾至山下惮险不杲上兹二老携持始一游焉

昔年半林麓今始到岩前偿却游山债蒙兹同结缘夙心惊一

纪回首忆诸天即此当平地知谁种福田

    介子祠

遥遥绵上山山树郁苍苍遗思悲寒食高名表晋壤谷风吹古

庙岭月照长廊酌取泉头水心香敬此将

                              龙门外史赵讷孟敏稿
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9、同治村乡立章石刻:

甚哉世风之不古也默验人情大都皆趋利避害之流

也抑知专利于已势必贻害于人尚不为之早图焉亦

几成蔓草之难除矣为此合枝容议各定立章今将遂

条开列于后

一东绵自唐以来  佛前青水禁山至界境建道格林

树木无论本村外乡一概不真在此砍伐违者重罚惩

一岩沟异乡人在坡开山以略得意甚至堵塞水路论

之受害非浅即当禁止尚有犯者重罚不贷

一和民泉历年与旌介村植目碑定日期至夏大雨时

待山速必有猛水却人占香浇漫水头自有分派不得

强占绝水混行扰赖嗣后水到之时力论本村旌介轮

流准留一渠点香之水如违公议查出重罚

一水头值日时水历有定规早至太阳光照  福神庙

晚至日落昏定时花户浇地香完务要将自己甲口憆

稳勿使乘间而入复流地内佀此即以盗水是问

一村人凡种水地者入有渠路而赖于修渠者往往借

人渠浇自觉者费焉知不更徜后违使漂坏目下暂借

则更久之殊属更恶

一本村外匪无耻刁诈乃是前世恶孽今生应受当夫

天寒地冻身无衣食再加烟瘾时发自觉无路索厝不

遂怀恨在心理造诬控或享死匿命以至茺郊地畔街

道巷四有死倒窝拖累良民耗家破产深为更恤若有

此事合公承管不与邻地相干


一花户进村找扰节届恤冬村中虽禁值月牌头务要

冬夏天自动心查察徜有讹赖即时鸣公遽速禀究

以上各款诸条注明各宜自重开导于前勿致悔之于

后尚各款徜若违禁查明重罚不遵者禀报官究治决

香纠公耆仝具

大清同治七年仲冬谷旦立
山西介休“回銮寺”(二)碑石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