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碛口名镇“黑龙庙”碑纪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京外景观古迹风光 |
临县碛口名镇“黑龙庙”
碑纪

正殿额匾:

四十年代由峡北到华北,经过碛口时只关心我第一次见到的黄河,那汹涌的水
势,是否在当时注意黑龙庙的存在,现在完全想不起来,一路行军挺匆忙,即使
我有进庙参观的兴趣,纪律也不容我自由行动。如今来碛口参观,而且在庙里从容
地观赏四周的自然景色,坐听那宏亮而庄重的涛声,联想到前人咏长江那《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的名句,庙门口那两付对联,我最感兴趣的是其中的一句下联——
河声岳色大文章》,包括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人难以计莫的革命种子,是从陕北经
过碛品而作了解放全中国的大文章的,而黑龙庙的河声岳色,它自身既是大文章,
也是中国革命战争为么大的文章的见证者就当时的地势而论,碛口以及在碛口的黑
龙庙,作为交通的枢纽,它们也就是大文章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既然黄河中祖
国文化的摇篮,既把山西和陕西隔开又联系起来的碛口,碛口镇和黑龙庙的历史地
位怎能忽视。那怕只把它看作摇篮的一只耳朵,也应当成为后人重新认识它的一个
对象。基于造样的即兴式的想法,我不只造成把黑龙庙当作历史文物之一保护起来
而且希望在财力许可的条件之下,在这里出现一个富于历史价值和地方色彩的民俗
博物馆。一九八六年国庆节王朝闻
殿廊碑:一、重修黑龙庙碑

碑首:昭永垂

碑文:
重修黑龙庙碑记
黑龙之名何自昉乎或曰黑乃北方之色于卦北方属坎坎为水水能生谷帝命率育之功斯其莫与京者欤抑
又考之触石而起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偏天下者泰山之云也顾云之为物由龙嘘气而成气一嘘而雨即偏
乎天下是
学务适陈君懋勇以碛口
栖较正殿轩高体制不合亦无可讳言先父在时即发愿重修值时局纠纷未敢率兴鼛鼓临终犹谆谆属勇曰
尔能成吾志吾死亦瞑目矣勇铭心刻骨不敢忘民国三年七月勇邀集社首绅商公同筹议众皆鼓掌赞成也
并推勇为工程主干迥念先人遗命不敢固辞遂于是年秋冬雨季购备材料次年春兴工先从正殿经始掀高
四尺余木石之朽者易之坚者仍之此外
焕然改观方事之殷也自春徂夏久乏膏雨至六月初五日向脯忽然黑云密布势欲倾盆勇心虽甚喜然以一
篑功亏默祝迟至明朝再降甘霖是晚止落细雨寸许次早工竣大雨骤来群情忭舞遐迩腾欢噫此
显其灵耶抑事之会逢其适耶今当勒石聊叙颠末云云陈君之言如此余维
求
在天之
揭陈君之言参以臆说为乡人之致力于
而罔懈者则刘君省三王君丕华咸与有力焉并志之
总理领袖碛口商会副会长陈懋勇
北京国立大学文科学士临邑冯汝骤敬撰


碑二:重修黑龙庙功德碑:


碑刻:

碑文:
重修
颂升平之词曰风调雨顺海晏河清此自然之气化哉抑亦有神焉默为住持运用牧其间云盖风雨河水其为利恒于斯其为客
亦恒于斯如无烈风淫雨水不扬波若越裳氏之所称固利莫大矣设或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若范文正之所
风伯 记则害孰甚焉然则欲有利而无害讵不于
龙王
三神有嘉赖哉临永间碛口镇相传于明时因河水漂来木桓创庙三楹正祀
雨伯 者其机相因其势相垂故并奉为兹土保障焉迨雍正年间增修乐楼一座他如东西两廊以及斋房门墙诸规制则蹉跎岁月至


阴面:功德人名

东耳殿碑:


碑首:

碑文:
维修黑龙庙碑记
碛口乃黄河古渡码头明清时商埠重镇故前人有小都会之美称而黑龙庙雄据卧虎山巅俯瞰黄河湫川其
地形险要建筑雄伟布局严谨风格奇特登山入庙令人赏心悦目陶醉于古色古香之中俯视黄河古镇又使人
百感交集顿生怀古之情真可谓河声岳色交辉相映物阜民熙人文会集故此不仅为本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且为八方宾客游览胜境黑龙庙始建年代尚不可考据庙内碑文记载曾于清代雍正年间及乾隆廿一年道光
廿七年民国五年先后四次增补修葺遂具今之规模然而年久失修破烂不堪个别建筑几尽坍毁为抢救这一
珍贵文物古迹县镇两级人民政府极为关怀重视并成立黑龙庙维修领导组四出奔走筹集资金一九八六年
以来山西省文物局先后两次拨款五万元将庙内主要建筑分别进行维修补修重修使之基本恢复原貌一九
九一年本镇市民陈乃虎等人又慷慨解囊并四处募集资金两万余元将庙内遗留工程及原设施补充维修至
此庙貌焕然一新更加臻于完善成为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之有效阵地值此竣工之际立
此碑刻以记之


二、卧虎山黑龙王庙碑


碑文:
卧虎山黑龙王庙碑
余因公至洪济寺见古柏蓊郁恐久而湮也作哥志之越翌日溯河泫憩南山寺
观孟门洪涛如龙潜浪起澶漫瀎潏没滑漭沆不可名状复从涛畔行遥望卧虎
山雷电交作云黑如墨雨大倾盆前则龙潜溯而鼓涛今则龙飞天而降雨矣不
避雨进近卧虎山下有湫水架桥以渡余方渡桥雨更甚转瞬山水至桥崩有为
余喜者曰倘渡桥稍迟恐大受惊此中有龙神佑焉余曰因然然龙神之佑余一
人其功小佑余百姓其功大也方今望雨甚般得此大雨官吏喜商贾喜农夫更
喜其独余喜乎是皆龙神之赐也爰登虎山礼
喜
庙制之壮丽结瑶构琼图云画仙台雕榭镂櫎对阁连董事者陈刘二姓云此庙
创始于乾隆初陈三锡公兹重修起道光癸卯秋讫丙午夏兼赖众姓以有成焉


三、黑龙庙重修功德碑


碑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