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东岳庙碑纪(一)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京外景观古迹风光 |
蒲县东岳庙碑纪(一)

屏坊简介:

文保碑:

七十二司院碑:


碑文:
重修行宫大殿碑记
钟鸣角楼风呼松涛建筑中轴布局左右对称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景物辉映薜为壮观每逢庙公社戏连台商贾云集万民
朝觐千年不衰声震遐迩改革开放游客如织蒲人无不引以为荣
成于元延佑五年公元一三一八年故至今已六百七十余年矣之后冬往暑来历尽沧桑构件逐渐老化历代虽屡加修葺
但多补缺粉饰均无重大建树斗转星移数百年风雨锓蚀致地基下沉廊柱移位梁朵倾斜檐脊变形椽檩腐朽顶及凹陷
非重修则有倾守一旦之虞届时两任书圮俣殿龙常富顺县长夜保堂安又荃为葆扬光大桑梓文明珍惜文物古迹顺天
应人倡议修缮组织机构制定方案发布捐资躬身督察并委以文物所长曹延珠具体承力上级主管部门拔款资助全县
各界人士慷慨解囊于一九九四年十月十七日开工翌年十一月二十日告竣八资八十余万元
建人员无不殚精竭虑开式伊始巧搭天棚精心护驾彩塑神龛丝毫无损探墙柱验结构摄影像编序号究尺寸制图纸审
料质延精工一丝不苟采东北之名松为其栋集后山之榆槐为其栱输河东之瓦石耐其坚循传统之漆工求其精立架装
栱飞檐封脊平檩布椽宫顶贯瓦均采古建新工艺梁架斗拱犹恐不固更以钢板螺栓固其内环氧树脂充其隙其墙拆半
去坯椽檩望板更新石柱启平竖直台明齐若神工一载辛勤经营大殿重现昔日风采巍然屹立于柏山之巅为铭记各界
鼎力资助主持者积心劳苦参建者精湛技艺功成勒石以志盛举是为记

碑文:
东岳庙修缮保护碑记
千秊东岳庙历风雨剥蚀遭震战袭扰毁而复建香火不断实九州之名胜诚心灵之圣境乃邑人之荣光民国以来又过百
年古庙沧桑建筑损坏文物蒙尘屡修缮之职尽保护之责使古迹重兴与日月同光亦时势之所趋民心之所响
岁次丁亥著手勘察编制方案几经波折多番修改终于乙丑获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壬辰秋开启整体修缮工程历六年
而告竣期间东岳庙游步道鬼门关文峰塔山体加固民国牌楼彩塑壁画彩雕数字化环境整治消防安防等十项修缮保
护工程循序渐进相继实施得国家省县三级投资共计叁千捌百肆拾捌万元整上下求索四处奔波聘请敦煌研究院山
西古建筑保护研究所陕西古建筑设计研究所等近二十家院所得名匠高手设计施工监理把关殚思极虑锲而不舍寒
来暑往春秋十载使损坏者得以修复残缺者得以完善动摇者得以稳固濒危者得以抢救中断者得以赓续珍贵者得以
防护虽修旧如旧亦旧貌新颜展雄姿于东屏绽异彩于吕梁扬声名于四方护四A之殊荣
十年岁月不过沿海一粟十项工程亦是微末之举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知所来者方能不忘初心知所往者方能一以
贯之不辱先辈不枉时光不负后代则俯仰无愧于天地思前贤修建庙宇之不易念后人传承历迹之艰巨谨将十年间之
所为作勒石立碑以记
八五年及三十二年公元一六九三年距今三百余年
司之神职举凡世间官宦士卒三教九流水族陆兽灵异鬼魅皆在冥鉴之中然而司宇尚在神塑
却毁严严七十二司仅存三司十三尊残缺神像观者无不扼腕嗟叹一九九零年以来县委县政
府为保护文物古迹开发旅游资源振兴蒲县经济先后完成行宫大殿东西北楼大院地面太尉
庙吕祖祠白衣庵等翻修油饰铺墁工程殿宇修葺完毕遂定重塑七十二司自九六年始组织人
员三上北京两下河南陕西考察北京白云观询访嵩山中岳庙求效陕西佳县白云山榆林东岳
庙征集资料延请名师募集资金择料先材于一九九八年九月五日开工翌年五月五日告竣历
时八个月塑像二百一十七尊重修门窗四十六套总投资五十余万元神像重塑门窗易新司栋
焕然流彩庙貌顿然生辉此善举得到临汾行暑及行暑财政局交通局和社会各界鼎力资助始
得完成时任蒲县县委书记常富顺县长郑尚志工程领导组组长县委副书记李德俊
陕西佳县高生武榆林桂占来赵建军师徒
碑首:捐款碑记


大殿前碑:

1、重修东岳正殿并各工碑

碑首:用垂永久

碑文:
重修东岳正殿并各工碑
国朝屡经重修凡殿宇辉煌松柏荫翳之状前辈名作如林何容复赞一辞但记
碑首:重修东岳庙记

地祗奠大于五岳五岳者天下之名山也盖天下以名山为镇五岳以东原为长久东岳者乃四岳之
天齐明兴日并是以仁符震动播扬发育之仁德体解彰著昭明之德持祥福作威之而操往生浊兀之权
盖夫是岳也神主手岱山镇乎东泰安神州是已今蒲邑而有泰山岱岳者乃其行宫并去县治六里许山
耸立势关乎灵霄树植松柏森然郁然盘接委曲形拟乎驪龙瞻其庙路则前殿后宫司廊列庑门堂亭阁
重距规巨址井然而有条也仰其神灵则
皇帝圣台霄君太尉两门六曹兴夫地藏闰罗英英凛凛仪像威畏俨然惟有临也言其感应则御灾俾思福善饷过流
言英语佑则有而物若秋夏望登妙同天地而无隙足以耸人之观瞻足以起人之敬畏诚名山之秀丽一方之雅
月二十八日一会合晋地遐迩之人掳诚祈报者肩之摩踵之接有如应集而雾翁途之填道之塞有如场聚而择
神之天应之建曷克以致人诚敬如是哉然斯庙之建古之碑碣剥落残损无知历自何代膺经兵火地震倾颓者择何接修
何逾从中举庙之工程大概将复重建之创返劝使宫门廊修葺日冬又张公虎不忍瞻视谋诸蕃
修之举命下来人以任修理之社人佥以武姓俊名者荐其任武俊领命之余慨然以振往为
心涤虑夙夜惟动慕缘修理不逾年修功成则初建之制至庙记臣独会何于是属愚为文以久之
贤忘其固陋目以是为之记上以表
圣神功德之隆中以关二公敬神之意下以识英俊修理之续继引同
正德八年岁次已酉仲春吉旦立
蒲县文林郎知县临城张彪……
典吏
碑文:
东神山挽回纪念碑
蒲邑皆山也惟是山因建有东岳庙且甚灵异之故独以东神山名之距县五里许全山松柏环绕蔚郁成林并紧接之
生其中凡登临其上者莫不游赏忘返洵蒲邑中第一名胜之区也每岁三月念八日复例建醮士庶云集历宋元明清
于今恪恭将事无敢或替其地本为蒲人所公有乃民国七年九月间实察员陈懋莅蒲实察不溯厥立诚德好人之事
迳而报告
之确情据实呈报证明为蒲人公有之物未便收归官有并经正绅曹肇绪张守经曹琳任士俨曹文实张常明
纲阎吉祥张子明等函电交驰
断送何幸如之然若长此相沿不变保存方法将来不免再遭此恶劫因公同议定藉此每岁三月开香火庙会作原品出
售时期且即以会场为陈列物品地址供众展览任人购买凡一切日用商品辳品均指定地点望城皇庙年月
十五日会场办法由本邑商会经理其事以提倡商业为主旨他日者百物云集商贾辊辏虽系
抑以

碑文:
新建东岳行宫大门记
诗云崧高维岳峻极于天书曰东氹至于岱宗柴望夫岱宗王者受命告功而用事之定之夫教不敢傲然祭法
曰圣王之制祀典也法制施于民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惮大患则祀之自祀典之公祀天地海岳人于耶
祀焉内而一身一家之疢疾外而一国一邑之水旱非悔罪引地敬恭祷祈则无以朝祸为福易山为吉祥微紧
宁无事诚敬无时自已蚓岱宗秩次居四岳之上其德曰仁能泽润生民息沾率土岂非御长史而捍大众承于
一乡一邑皆有行宫以奉祀焉蒲邑廓东数里许有名山耸顶峻极于天苍松翠柏森然地据真妥和安后所也
斯宫之建久矣虽前殿后宫之巍峨诸司两庑之整饬内而神仪故夕外而大门旁立幕之唐公久任是邑当渐
然曰神能御灾患时两阳泽百谷润生民苟不新神仪大神门何以君人之敬畏瞻仰一矣摅诚捐已俸资督工
修理创建祠门仑焉奂焉装塑
展勤致敬安灵接虔不没其善欲立石以识之遂遣使过予徵志石之文以彰其著于志久为予因谓祭天地敬
神明见于诗书固有之矣唐公塑神建门非僣也为
朝廷之褒责王缙以香祝天而致上天之嘉佑然天道玄远鬼神幽复人益尽诚尚能感格况唐公诚敬出于自然焉
岂不阴佑福于已而及于民乎蒲邑自是而两阳时若百谷顺盛一邑之民同享和平之福固大尹王佼诚忍厥
政之所感召而唐公礼神之力有在矣特因此以记其岁月焉
大明成化丁酉岁仲冬谷旦京关乡贡进士临沧儒学教谕安成周翰
东山所积银二百三十三两前具有碑无庸赘叙特是每岁取息于商亦与可
暂而不可久原纠首十人公议各分银二十三两三钱各置买地租三两随过
银两三钱又有新添随会十三人亦置买租银一两九钱随过粮银二钱八分
已另竖碑后又有新添随会九人亦置地租一两随过粮银一钱五分今一并
交付本山僧人经管每年十月会收租次年三月内除完粮三两三钱三分外
其余租银给付值年为首以作献戏之资不得予先支取兹将坐落地名亩数
胪列于左用垂永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