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涿州博物馆之“唐代”墓志

(2021-08-19 03:27:51)
标签:

杂谈

分类: 京外景观古迹风光

涿州博物馆之“唐代”墓志

  涿州,房山之南。是一座具有二千三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自秦置涿县,汉设涿郡,迄至到民国,几经易名、复名,仍为涿州。1986年辟为涿州市,并列为甲级开放城市。涿州博物馆位于华阳西路的东大街交叉路口的南北角,其建筑为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建筑为一体的风格。馆内展品丰富,有“涿水长歌”、“陶韵绚采”、“石艺通灵”、“燕风涿韵”、“峥嵘岁月”等五个展区,再现了涿州六千年前至今的发展历程。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财富,展现数千年涿州历史文化发展与历史辉煌
涿州博物馆:涿州博物馆之“唐代”墓志
一、王生墓志  唐圣历二年(699年)涿州博物馆之“唐代”墓志

大唐幽州范阳县辽东道行军子将上柱国王公墓志并序

釼望流修以之气恒存神玺纵沈照井之光不灭故有伟人

灵材立德是玏其仪形也可没其声尘也不朽公讳生字君端其

祖太原人也祖寿周蔚州长史父象唐鲁王府记事参军并志识

开敏风神秀扷幼标杰气早擅雄图往属随季乱离  天兵电起

施功伐謀之日荫符秘策之秋西倾秦陇之兵北连沙汗之众公

乃亲临部众潛运豹韜后问罪辽阳途经涿郡寝疾于此因乃家

焉遂为范阳人也惟公志气孤扷坛宇高奇抗心俗士之表运意

常規之外加以推贤引士树德行仁量苞万顷心无九折故能可

大可久全待全名才踰半古位不充量春秋八十有二薨于私第

也辍舂散亦痛感吏人闻笛绝玄悲深士友以圣历二年七月二

十八日葬于范阳县罗城东南四里之平原礼也南瞻督竼荆轲

大水之图北指篨山齐桓威狄之岭西临广福东峙儒坟味卢生

涵杖之风崇释了系珠之教得藤公之真宅诚孔父之嘉邻夫人

孙氏黄武开元冨春灵胤方祇圆魄荐祉降云凤玉骊珠舍英吐

耀雷池断鱼之教播美缣缃京兆辍食之内腾芳竹素春秋九十

有六以开元四年十月六日终于内寑以其月一十三日合葬于

旧茔也幽陇高丘直闻松柏之响荒原落日空惊狐兔之尘庶使

戊犯清规天长地久记玄石而图清风刊德音而寄不朽其词曰

灵轜晓驾言归夜台愁云郁结爽气悲载幽扃一掩玄隧谁开

余行路洒泪徘徊  降祥川渎挺秀闺闱虔承范俪抗节贤妃

心县冰玉手执珠琪文物作经声明发徽寒来暑往代早时移楼

空凤去镜掩鸾飞千秋万古攀恋何依  昔左金吾卫监门校尉

  上柱国玄谨息照武校尉黑沙道检校梁毅玄恪翊为上柱国

  毛明故息昭武校尉前行檀州临河镇将上拜悯四朗
涿州博物馆之“唐代”墓志
二、张光祚墓志   唐大历十二年(777年)涿州博物馆之“唐代”墓志
志盖:
涿州博物馆之“唐代”墓志
志石:涿州博物馆之“唐代”墓志
拓片:

范阳张公讳光祚字光祚余里人之美者晋司空茂先之后曾祖王父讳

政祖讳仁父讳恽并以儒行着名乡党公在襁则惠为童宾词七岁通

两经十五诵三略或佩猳击剑聚萤握锥颜如渥丹舌若惊雷妙生以

纵横术干二千石奏补易州满城县复以尺画献  亚相朱公公纳之知公有

孔明子布之英略端木仲由之变勇委充入勃海使外门辟远儌通还

加银青光禄大夫试殿中监尚膚公也又充节度留湠押牙辕门肃若

宾从有序每达  君命宣惠和使三军之人如挟纩关大历十一年

冬我师之下扶阳也属贼臣忠軼我西鄙公挺身抗节以卫

主君义不全生贞在必死时年卌有六其年十二月八日瘁于戎阵则

古之立功立事惟贞惟孝者下囊嵇绍独何人哉嗚呼孀妻弱子徒

沥胆以难望介仆家臣将纳肝而何补王事委命司门给襯愁云曳曳

引飞施而还乡野树蕭蕭运悲风面动泣夫人天水赵氏敬姜画哭菜妇

称贤家乏计储贫无以葬数女未适孤儿尚孩人生致难孰甚于此公之初

服也袭隐于大宁山与山人王道徵君朱顺更相唱和有手集数卷

行于代虽明年岁次丁已二月癸未朔二日甲申葬于涿州城东北五

里向阳乡之原礼也护丧事者  良牧赠缟紵者  元戎府寮落奠

同人执绋吾所以哭之恸故斯文以志之铭曰

于虽张君承  家贞信累菜载德庆钟斯胤辩如雷激才差峰峻

莫挹泉渟罕窥墙仞武为伐文以玉振远儌通蕃当身取俊贼臣

伺隟结尒边舋卫  主投诚张权冐刃名欺往牒身陷戎阵如何如何

彼苍不慦国刊斯俎佇为盐梅有时无命亦孔之哀藏舟夜壑埋剑泉台

大幽地竁何时开一代功名安在哉
涿州博物馆之“唐代”墓志
三、段岩墓志铭   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涿州博物馆之“唐代”墓志
志盖:涿州博物馆之“唐代”墓志

涿州博物馆之“唐代”墓志
志石:涿州博物馆之“唐代”墓志
拓片:

唐幽州节度步军将段驃騎墓志铭并序  儒林郎守涿州录事参军赏绯鱼袋李术撰

呜呼此有唐驃騎之墓贞元十有九年秋八月戊子幽州节度步军将兼

涿州马步都虞侯驃騎大将军试殿中监段君长逝于涿城焯叙里之官舍享年卒

有一悲夫主师念其忠交游怀其信部曲哭其仁举是而言可见乎平昔之为行也公讳岩

字栖岩其先  我玄元之次子宗高尚吾道魏文我师强名而封之为段干木大夫时号段

君胙土命氏因而姓焉代为姑藏上族彼武戚录共杼之裔辽西系疋之冑莫我方也洎乎

中菜遐慕真仙尝游苏门因家相土今为滏阳人也  曾祖洽正  皇恒王府参军

祖瞻河东节度衙前冠军大将军试太常卿  父寅冀州阜城县丞文武不坠忠良欲

驃騎即阜城府君之长子盈六尺剑敌万人哂小技之雕虫奋莫材于画席少年任俠中岂

成名金鼓鑿金门出主前茅之寄旌旗入塞还司候奄之雄宠至若惊寂来斯遏克始乎立

志惰将必辑睦每躬率千夫若臂一指大略以忠义誓已温良行人故能取勋于锋鏑

之闲归全于袵席之上鲜矣夫人安定胡氏痛深未亡哀尽画哭惧东西南北之多故关西

郎国之阻修得牛腹之青岗封马之玄宅以其年润月已酉窆于涿之巽维五里所孝我

之原札从宜也有子五人长曰朱钊次曰仲荣三曰仲儒四曰仲雅季曰仲则居丧而性至曾此事

亲而孝邻郭孟才多继家代岂之贤术学春秋之侍也直笔题墓以旌忠良铭曰

    涿川汤汤野苍苍  将军出葬东南岗  长矛雄剑安在哉 

    白马素车归夜台  夜台閇成万古    人散风悲月明若
涿州博物馆之“唐代”墓志
四、穆君弘墓志   五代开平四年(910年)涿州博物馆之“唐代”墓志

大梁洛州河南郡穆徵君改葬合祀墓志铭并序    监察御史前涿州范阳内丞张峭撰

夫玄穹之人德日生生之者无不欣其道性大道之休息以范范之者冈不情作长良苦非结

迹于多门游心于冈象以身世为行定规泉壤为归途即曷能去荣利而若浮云观瑟此

而台脱瓶其诉得之即    徵君子君讳君弘字仁寿道而生灵以降作大儒之诗

书海腹词正气而阳政在虞礼以于阜作能率下其  则曾高之对诗  祖考之风猷别具

置碑略而不叙      徵君佩惭之均循放称奇有容指牲擉摞聪明之对兹庭跨竹玉

游戏弄之伤洎弱冠之年交游不唯在家恭则出言成式于动静则非礼不行每昆第

游儿童在列谈论必开于至道承迎凯其德君至于聚彼群肃该乎百氏志其贫而乐

其道浮其口而绥于心此来或命一二故人生年观旧以烹羊炰恙焉伏腊之费以戈林钓

渚为胡夕之娱琴酒相欢歌诵自适素贞泊鸖盖盈门豪影附之聚非吾之所望

马革裹尸丈夫报国之事非吾之所能也事纩操横贾竖移势之动非吾之所拟也

一树千万博徒滛縗之欢非吾之所好也惟彼四事我无一焉位巢林一枝饮徹满腹茂陵

称守游之苦所阳得黄宪之优游暮年聊以平宬而足矣嗚呼处士设兮星落

秋风劲号简榷绛棹遐植于芳尘丹载扬其启路以唐咸通十二年十月二日竉

寂相背于私第享年七十二以是月十七日葬于幽都县礼贤乡别驾村之原礼也

夫人清河张氏绰有慈俭著于家声          徵君没后二十六年而终享年七

十三有子二人长曰玄嵩次曰玄恪惟玄恪  夫人没三年而终享年卌十三惟长子玄

嵩在焉婆衍乡王氏有室家之置有子二人长曰奴子幼丧其朋友聪敏之志次曰霸孙

绂类异焉有女四人长曰二十六娘子次曰悟娘子次曰憫娘子次曰羡娘子玄嵩天

与孝思时桢博洽常日惟故乡之涿鹿实先君之旧庐岂松楸未列于我阡陌垅尚第

于他县诚恐幽魂不睦遐思温序之埽高树有情犹郁束平之靡是以重申穟剑再

具涂莴乃启缤于旧茔务返枢于新壤庶乎存者况者显晦咸终先亡后亡形魂里

大草从措之制用申水固之扃且日或得其宜神虽幽而必察茴失其利木虽栱而可

移赤焉之卜太既从白马之故人复至以新朝开平四年十月十七日合葬于涿州东三里

乡河村之原礼也嗚呼    徵君与    皇祖自先贤而归孝义信宿而来矣

自咸通而开平三绝而余矣可以毕嗣子终身之操慰      故君久各之思惟

岁君之贤宜有故俞惟女嵩之孝宜获禄祥余果器穆生与之交交自始识而未曾革

心未余日伐内遭悯凶孤苦流立瞎彼天而虽申因极未他山而以慰服勤如或不叙其述

德声穿扃水宅明小人得没于地若见      徵君何辞以对知余曾攻筑输簿窃时

名欺若终天诣以为志铭曰      皇天无亲常与善邻载诞徵君修若星辰味彼

坟素狎于隐伦既文且貭质道或彬彬惟乡与党无殆恂恂天鉴斯味歼厥良人惟蒯之

灵纪窃焙惟所之东千载辑榛榛瞴瞴平原两葬终在风悲月弔永矣徵君
涿州博物馆之“唐代”墓志
附:元李仪墓志涿州博物馆之“唐代”墓志

涿州博物馆之“唐代”墓志

涿州博物馆之“唐代”墓志

涿州博物馆之“唐代”墓志
李仪墓碑:

大元国涿州范阳县李仪宅居东门街南

儒吏立仕历迁至岂关县尹自前任不

营干勤力公事专善化民绝不有私致

仕大都路府判散官

承德郎享年七十妻城南当陌村方氏

敕封宜人享年八十

至元五年三月吉日沐撰范阳语录

          逸民男秉彝立石
涿州博物馆之“唐代”墓志
拓片:涿州博物馆之“唐代”墓志

涿州博物馆之“唐代”墓志

涿州博物馆之“唐代”墓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