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是寺庙客
我是寺庙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464
  • 关注人气:1,1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2021-05-02 03:32:25)
标签:

杂谈

分类: 京外景观古迹风光

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五台金阁寺位于山西五台县五台山南台、中台之间。除五台台顶的寺庙外,其寺地势最高,海拔1900米。据说,唐代宗大历元年,不空三藏派弟子含光到五台山按照道义悟见的金阁形制创建金阁寺。实际上是参照印度最著名的寺庙那烂陀寺,由印度那烂陀纯约法师监工,依照经轨建造。

  由于寺门紧闭,只好看了看前脸和寺外的普同塔,读了读三通碑。
世界文化遗产碑: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省级文保碑: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简介: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寺前路: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影壁: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牌楼: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多级台阶: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丹陛: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南天门: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山门:天王殿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金阁寺香炉: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钟楼: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鼓楼: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东碑廊: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其中一碑:重修五台山金阁寺碑,其他是芳名碑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碑首:功德无量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碑文:

重修五台山金阁寺碑记     前清优贡生河北阜平县顾润成撰并书

五台山金阁寺著名之古刹也虽无创建碑记清凉志所载昔人见金阁浮空因建寺焉占南台西北岭畔此文殊大士之化宇也明嘉

靖间旧碑所载始建于唐有释道义自海表而来吾入金阁大圣与伊说法赐茶已毕出寺忽失所在方司化境悟记石焉以其所见绘

图呈于太宗命天下十节度使创建佛殿三层九楹并东西十二院至于五代残唐屡经兵燹而遗址尚存明嘉靖四年有了用和尚礼

五台山见其寺丘墟有感于怀募化重修殿阁三层七楹虽佛殿僧寮焕然一新而佛像尚未造成于是募化十方代潘睿玉深信佛法

因捐重资铸成三头四十二臂五丈三尺高大佛一躯代府夫人张氏好善乐施亦尝造佛斋僧并千钟鼓种种善事不可胜数除宋太

祖在镇州造七丈三尺高大佛以外并无如此之高大者诚为宇宙之大观也故称灵异焉自古至今灵异屡现佛光普照恩代帝王悉

遵其大法致福消灾中土殊邦咸蒙其福佑所以历朝不断修餚古刹精蓝辉映岩岫宇宙称灵山佛土年湮代逸寺宇佛像永光无捐

废之时东西十二院已至丘墟惟有大佛殿基址尚存清同治年间有南山极乐寺  普及大法师系河北缘晋县人俗姓李风具佛性

乘愿再来道德高深入称活佛降世于夏日朝台路经金阁寺见大佛殿倒塌已甚上露佛顶不胜悯焉夜梦佛所感于是发起捐修施

光绪间遣皈依弟子宋兰凤赴东省募化遇董凤和又化夏春喜夏君朝五台山面礼普济化公嘱伊董成兴事夏君亲派张君春魁为

监工人于民国元年率同居士开工重修并邀达芳通公协同经现俾殿阁辉煌佛像庄严殿堂僧寮无不整观所以修者大佛殿众佛

殿观音殿圆觉殿玉皇殿地藏殿选佛场当人殿九仙殿三皇殿老爷堂关帝庙天王殿龙王庙大仙堂钟鼓楼山门旗杆狮子牌楼天

桥清净堂万善堂东西楼十八间东西院客舍僧寮数百余间又重修清凉石古清凉罗汉洞日照寺北景表春森寺处民国九年告竣

开光十八年金阙殿公代化公传千佛大戒一坛二十一年夏公国纯请龙藏经一藏张公义明经理清楚安置藏经楼二十二年云光

空公传五百罗汉戒一坛于是梵刹赖此而增光佛法由斯而愈盛祈祷灵应遐迩蒙庥国家可望其升平黎民士庶其佛化上祗国垒

下祈民福蒸蒸日上则功德无量也是为记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岁次乙亥孟秋下浣谷旦
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西廊有两碑可读: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其一:行实碑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碑首:
行实碑记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碑文:

云中代府张氏斋僧积善行实碑记

钦差提都五台山兼管番汉一带寺宇僧录司左觉义兼大金阁寺开山了用大机书撰

  粤闻释迦之教以见性明心为体慈悲喜舍为用见性者识达本心即心是佛心佛众生三无差

别慈悲者以利济四生恩泽六道因果昭彰随业感报岂人天小果同日而语乎盖见性慈悲

之行非昔缘而难以导焉今云中  代府张氏者乃其人也幻入宫闱觐受

  亲王之宠渥恩莫大焉虽膺王宫之荣常思出世之因每自警去荣华宝贵盖世惊人争奈无常

难免人身一失万劫难复善若不作福何所归经云若知前世因令生受者是欲明后世果今

生作者是诚哉斯言也遂发良愿喜舍净财命本府新庵僧人德春尝于五台山金阁等寺斋

僧十万八千员预修三次又造佛三尊又造大佛顶佛一尊又请大钟一口大鼓一面又盖钟

鼓楼二座又于本府五岳城隍笔绘两廊金碧交辉又供水陆大会又舍千佛僧衣又念药师

经二藏又造大佛施铜千斤如上功德皆已周圆今勒诸石索予为文以壮其不朽之行于戱

  释迦出世以来独须达长者为佛布立金砖建立精舍请佛说法永为护法伽蓝之圣今

  代府张氏者类类其人也然福有所归存迹遗芳以为后人积善之规模永作万古清凉之壮观

者矣铭曰造佛盖殿斋僧十万钟鼓刘鸣预修公案  现增五福  过去罪殄  菩萨之行魔王胆颤

摧邪显正超凡越圣笔舌难尽福寿永胤感果当来  弥勒记  立石清凉  皇图永镇

旨大明嘉靖三十六年岁次丁已五月吉日  代府张氏立石侍女白氏  张氏  田氏
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其二:
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碑顶: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碑文:

重建金阁寺造立大佛五丈三尺金身行实碑记

进士第沙司马兵部右侍郎云中东兰蒋应奎撰

进士第云中磐涧李承式书拜篆额

夫五台山者乃文殊化现庄严之处实诸佛接物利生之所有十二区之大寺乃号有虔之名蓝金阁寺者乃其一也始建于大唐贞观元年有释道义

远所至未而求参礼大圣至此悟入金阁寺楼阁殿堂陛砌并十二院纯以黄金前成大圣与义说法赐茶已毕出寺忽失所在方悟化寺遂立石以纪

之时顺结之境以其图绘进上太宗皇帝诏天下十节度使创焉铸铜为瓦参金为饰阁建三层九楹并东西一十二院皆以黄金为饰极其壮丽至于

岁度五代之后屡经兵燹遗址尚存迄我

国朝嘉靖改元壬午春畿内演法寺比丘了用来礼五台偏访圣迹张筵膜拜尊礼灵圣至嘉靖四年乙酉春抵金阁寺见其兵墟愀然曰余尅意事佛而缁

庐毁迹释辈之罪也于是若行淘真草衣木食日迁月化拔众惠生遂于故基构成殿阁三层七楹香厨僧舍具已完美惟佛未造是用同修圆满发心

造佛克殿以为十方瞻礼之表于是诸方募化间遥闻

代藩赝住圣智心览容物纳諫三教同尊由是敬诣

代国启上

贤王陈述缘言欣悦其善有所感发同植良因共结圣果命承奉正王相都工兼造备启完寺之由与虚塌之故台遂捐天禄若千金谕诸戚里各出已资易

    铜成告三头四十二臂大佛一躯高五丈三尺竖立金躯渗以金汁俨然一新壮观辉辉晃若金山工成既毕比丘用等复来恭启

睿王佛年俱成远近瞻仰讽唄斋薰感验明显皆我

殿五层工大作宏庥之化也上以庇

薰圃旧丰之祯所以阐环宇无疆之福今索文请勒诸石以传永永台曰善善同清台之心也若曰积缘成业以望天外之感非台所知也于是

睿王灵重躯望佛恢洪慈明儒撰文壮其始末呜呼自汉唐以来圣教传于中国佛寺虽多罕闻淘治铜像五丈五尺者鲜矣惟宋太祖于镇州造大佛一躯

高七丈三尺乃天赐铜于井中龙发木于滹沱良为天助其像也除此宋初之佛再无过者近岁以来惟此一像而已矣是役也始于嘉靖二十三年甲

辰春成于嘉靖三十四年乙卯秋姑为是记相传乃为铭曰

事主赝智  积善有余  下谕国戚  造佛金身  五丈三尺  端祝

皇图      致及黎庶  慈云普覆  利济一切  金枝繁茂  富壶宁谧  正化谆谆  恩及万类  合国臣僚  高增禄位  八隅清平  四时顺序

          峰恩边庭  设简调平  民安物阜  亿兆寿域  凡决有情  同圆种知 

旨大明嘉靖三十七年八月吉日

代县恒夫立石
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其他是芳名碑!
普同塔影: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塔座: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塔座兽头:(出奇!)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莲花瓣: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塔身: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上刻菩萨像: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中刻塔铭: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下刻:

佛顶尊圣陀罗尼启请

稽首千叶莲华经  金刚座上尊胜王

为减七反旁生难  灌顶惣时妙章

八十万亿如来传  愿舒金手摩我顶

流通变化济舍灵  故我一心常赞诵
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其他面: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贞元三年乙亥岁八月丙子朔

五台山大金阁寺纠首都维那功德主前都管讲圆觉经杨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塔刹:看一眼“五台金阁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