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遥“镇国寺”碑石简纪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京外景观古迹风光 |


万佛殿墙嵌石刻:


镇国寺龙槐:

刻文:
镇国寺龙槐记
古陶村才之奇有寺曰佑佛曰梵刹愿村府俱观载之邑文
而龙槐在郝村虽本邑人士罕有知者良可惜也丙寅冬余
自关归人请郝二年伯瑞庆翁话及其事瑞庆翁畅然曰槐
之记根于兹寺久矣视之关剧天游人于久亦不知凡几矣
竟无只字矣扬与兹槐生色亦一相视替其授笔以化之可
乎命负请责久至已巳夏乃迟迟有以应命焉夫树之参霄
翁雾拂日披云者如龙门之桐春徵之松大都以耸直为胜
而是槐独以盘曲为胜槐在寺中大殿前东西两株对植高
不过寻大其枝委地与其身等根之诘曲而蟠踞于地上者
亦与其身等仰而望之一枝百折互相纠结如循环之无端
如簷木之斗角老干虬纹绉皮有裂此则槐之大概也若夫
鼠耳齐圆金花并发披枝而内视昭叶四垂困因而似虬龙
之奋苍髯绕荫在外观密条双绞森森然似卧龙之蛏翠鬣
每当轻风乍至叶飒花飞真有如古诗所谓风动槐龙舞者
矣至若秋冬气凛霜雪交侵杂枝护劲枝爪伸苍莽晴叠
端睨莫寻夜月如水宛秋身关之双白龙人何矫然扳俗也
吾闻槐这庐星之精得此两槐洵足称列霄之仙灵作文坛
之佳话矣而乃地异追得庙邻系坏不克僧指乃大方之耳
目与柏仙互相辉映斯吾之为槐恨者也愧槐之有两则之
若幽侣相伴数百年岽亦频不寂侠非穿迹招振兴老衲共
数晨夕焉知不旧斧于樵夫之手久孰为非睹弗枝除以令
其偃仰至今而久居此寺中哉寺始建于北汉天会七年时
宋太祖建隆三年也重修于金天德三年时宋高宗绍兴二
十一年也相传有此寺即有此槐盖八百余年物也及今创
之非特彰龙槐之名抑以见村众人之好方有不媿特人深
钦者焉是为记
赐进士出身文林郎历任云南宜良福建福州县知县槐阳岳廷元撰
大清嘉庆岁次癸酉梅月

刻文:
招彩寂静禅关开中有天矫双龙槐枝干蜿延各丈许何能高
神宫老衲住持护密荫两两永蕃固偃饰司饶百折心八百春秋积期暮
不见蚁封居南柯具闻疾雨走雷车四闐一洗归斜往昔晓流村祈安告
西风飒爽来天外双株叶脱生清籁寺外经年过花驄寺中慈因
废兴闻尽几沧杂斧斤不许棖夫败我来随喜诵相知老槐树下生虬枝
拾置砚旁当毛锥苍莽先写龙槐诗
龙槐行
平陶古寺何巍然双槐对植形蜿延相传过往八百载雷皮苔迹徜新鲜
昔有羽容投此中朅来常跨双青龙一朝丹成舍之去化为此树堦西东
车葢亭亭烟雾绕拂叶披枝见幽杳咫尺还成小洞天峥嵘尚露真熙瓜
枝枝相附如相连絣纡诘曲复盘旋老干低垂屈护势长条突起靡云乃
其中巨本不可视几度披寻寻不得葵花街足定何如似此宁赴霜雪逼
奇材自古如英豪造物钟生亦惮劳人柳佛柔既不见龙门之桐空尔高
何如此植相仪附阅尽兴重等朝暮几以燹火未摧残应有神灵益守护
依鸿何时去不回年年烟锁雨花台秋来荒祠多风雨愁煞双龙飞去来
龙槐赞
梵刹之槐历年最久东西相望状其奇古曲如蜿蜒下若垂柳万转千迪
龙虵奔走低不见尾高不见首嬾媾虽工徘徊仹手托迹荒陬恨无诗友
朝朝暮暮残僧野叟岁在戊辰吾
赋成传诵人口镌石勒碑于曷不朽
七言绝
何等老树影婆娑万转盘纡岁月多古寺幽栖谁借问秋霜春露饱
经过
枝枝曲折绕无穷左右分栽貌自囧好下招提增景色徘徊盘度得
荫中
谁把羊肠置古槐亭亭独秀出君才奇姿异质无人种疑是当年羽
客来
七言律
蟠槐从古号仙俦独到吾乡双影留黛色参天他左右霜皮溜雨历
春秋盘旋百折疑龙转结构千条似蚓游欲向枝间寻妙绪徘徊几
度难无由


3、碑亭墙嵌石刻:社仓丰备仓记

刻文:
社仓丰备仓记
明府汪公缘事来村茶话之罳公言之
为各村创立社仓为备荒之善策不料秋茶收成雨经三
年便连天浸赈务法赘极矣奚遑为祸仓计哉五年复蕴
民者为乡阳曲余尚器村祖饯于洪书驿公员落于道来
立为鸠工吾锡公莅任奉立宪发来钱按愿须修多各
村量昌君亲名为社仓誉后之命各村地亩地凑麦一升
名为丰补仓公输驭钱蹊下乡亲查又仓余等人查支北
乡各村仓谷及观谕亦后前所买仓谷是为补还各乡社
仓禄假然后知此辜仍是壬之堂下之谓度也鸣呼公维
任仪有功德于我邑众人知之公离任后有功德于我邑
诸董事不乘也此余所以再四思维而不得不记也嗣酬
资境命司派仓长二人经营纠首乡保住持一切之务然
需岁崇加藏起差之相公同查阅倘有房屋渗漏及各仓
补仓制霉村乡为晒晾岁以为常胥可废驰庶不负工宪
致喜功德患镇方諳谙诰试之良法美意也是为记
海公名士主我注钱塘诸生现任直隶宣化府知府
马公名仪籍军旂人张士现任平阳府知府
例任修慊顾又或愿岁后选之余恩进士田耕盘

4、颇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半截碑

大墙嵌石刻:

刻文:
半截碑记
半裁碑者不知何人所书也嘉庆年间阖
工告竣会立碑之际欲作碑所形象已露
余族祖增椽公见而止之曰此碑书法堂
好不可毁也存之以为学书者临与嗣后
爱而捐之者甚夥但上下基原于自积其
大势是当日村主于此且有天会绪礼为
年号殆亦穴而修年物也惜碑太厚未克
嵌壁今筑小亭于道其秀以香后人不可
再为损坏此碑之意于是乎记
林间挂葛巾树里峰阴转山外首频昂白
云无近远

半截碑:


刻字:(上面字不全,两侧也字不全!)
可能乎维恒
则匪懈于尊贤容众左辅右弼进思尽忠类八柱以擎天高明之位定固五岳以镇
山谷显列风尘之外迥异天地之中识量恢弘宛为人杰仪形俊迈甚越龙驹才荡
于疏于郚衍师资之礼既异生知之学其殊耀美文昌中山之词锋莫敌扬兴
太古之风缮甲治兵待静中原这难于是潭知之光泽访美贤外荐芳流
梳弘辞于内举遂授王银请光禄大夫佥校司空左卫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
虽王始统领于北军显陟将趋慎参相府
望于匡时敬敷吾教兹
无故迁三事之资望耀九逵掩吕虔佩刀之肯谊泽四海鄙王剪分之辈志抱于
夫检校太傅进封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表围堪谏诤之能门施行马重陈骞幽
奂进户封未酬谌露之社遽负黎莪之窃好以
景宗而践祚克佐成旦之运善逾庭叔之能寻于天会十二禩加检校太尉
勋奈旷
都点检兼归义府都督于其能也正以
太尉彭城君开国侯食邑一千户剪洞人宝用光伯村之荣建仕荡方迥表祷
郝同村镇国寺重建东廊碑记
盖尝闻之为善最乐福缘善庆以是知修建禅林乃神器大典而功德无量者之余佛镇国
寺建自有汉乃奉
皇帝相公以及文武寮采央工起建为吾郡名胜而东殿设像大士阿罗当年殿宇辉煌耸峙


6、重修镇国寺第

碑首:重修碑记

碑文:(下沿有字看不清!)
重修镇国寺第
余少有好古之痹凡言道清去古迹过之耶欲祠不忍去总角时从念师
剥落更甚然其规制寺考绝焉梧近世所为又曰寺创于北汉孝和帝天会七年殿固原建时所营或曰元明时所重修
也于时兴朋辈游览其中为之院贤者久之辛未岁里之执事以状来乞余为记始知庙中隙地比已部署为屋而无一所谓中报者
而心当缺然今岁丙子复得执事者之状据坛中殿之修所费不资自辛未岁始与乡人约令其计地均派每夏交秋亩出来或粟各一
使家自为募凡得叁千贰百余金而后举事先是殿之墙宇虽圮而基址如故道因其旧而葺之勤垣墙涂塈茨凡栋梁之摧折者乎易焉
施以薄绘事即成而犹有余力乃分葺其东西廊而于中殿之前新马左右碑亭各一又垒庙西隙地得社房十三间庙之东偏旧在元炉
之盖事虽串出于因而功则几司余创自丙辰岁始凡经营二十余载而后所谓镇国寺者至此而焕然一新呜呼是乡之人可谓乐善不懈
是移不喜其功之成而喜古迹水不湮没于今也夫吾人生居輓近见古人一器一物必什袭而藏之惧其久而敝也必未之刮膏而修整之
寺者乎吾不知是乡之执事者其仅乐善之诚欤抑由好古者笃欤未可以臆度也然使于二者择一而处焉亦余之所乐为记者矣
好古之素志有合也哉故详述之以垂请后使后之乐善如乡人而好古如余者得览焉


其它的碑大多刻的是流芳人名,布施银两,还有实在看不清的,省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