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2020-02-03 07:30:48)
标签:

杂谈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山西平顺大云院位于其县西北的实会乡实会村北的龙耳山中。其寺三面环山,南临漳水,僻静深幽。大云院起建于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年),初名仙岩院,天福五年,院内建大佛殿;周显德元年(954年),寺外建七宝塔;北宋建隆年问,大云院规模宏大,已有佛堂上百余间。以后历代均有修缮。

  大云院现存两进院落。天王殿、大佛殿、三佛殿及两厢殿房。其中大佛殿是五代遗构,其墙台立有不少碑。
山西平顺大云院: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弥陀殿: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殿台碑: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碑一:大云寺重修碑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阳碑首: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阳面碑文:

大云寺重修碑志

新豊之北隔二里遥有大云寺者不知建自何代也其形势亦有可观焉上有双峰叠翠下有漳水环绕

万山拱极百卉争妍允称平邑一大观也奈日久渐敝殿宇倾颓不堪为菩提栖止也所于顺治年间本

府书吏靳公讳养蒙者目击心伤恻然悯之捐施银米命匠兴工不旬日而告竣焉迨及康熙三十一年

暴雨如注连绵不息而殿宇僧舍漂流无存而前功为之尽废矣然寺名大云之多则雨疾或宜有此洪

水之灾耶有本村乡耆张可旺靳之屏廪膳生员靳之杰张弘化附学生员卓言功等轸念寺中倾危之

形其绍前人未逮之志于是择请寺僧如晓者为之住持焉聚会村众各捐已资命匠鸠工殿宇巍峨金

像辉煌前之草昧者今且焕然维新焉是役也兴工于甲戌之暮春落成于戊寅之仲夏此虽数人之功

乡众亦与有力焉其所用之力与所捐之财各勒于石以垂不朽余秉性畅达磊落不羈诗酒陶情无效

小人戚心态观政之暇适游于寺承妻弟之屏之请而为之志云  铭曰

云山苍苍  绿水汤汤  龙蟠虎踞  卜云斯藏  美奂美伦  于先有光  菩提有灵  永奠无疆

赐进士第吏部观政江潢撰文

邑庠本村廪膳生员张弘化书

……

大清康熙三十八年已卯秋九月吉日立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阴面: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阴碑首: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碑刻:本村维那  明化寺僧宗尧……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碑二、敕赐大云禅院铭记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阳碑首:敕赐大云禅院铭记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阳面碑文:

石灰村上生经邑制造铭记

原夫像教东流诸佛来化始乎汉明之代创齐天地之功

故知极救浮生济梭群品者则扬大慈大慧大觉如来矣

兴慈运德情广荡以难穷前佛后佛现真空而不测故

贻教不坠同劫石而何陈大法弘敷状日月而长在厥乃当院

兰若自建隆元年    先师法讳奉景基址住持可谓地隆真

䐫峡岏云萝晻映山乃苍翠生路当要而分明出前枕迅湍之

一带却倚岩㞻之万重实以翛洒云烟绮杂松桂其所量

之莫能究也况又自创已未殿宇乃一百余间功德及五百

余事幸蒙  皇王大惠潜赐

鸿恩于太平典国八年三月七日特降

敕额改仙岩为大云禅院更龙门为惠日之名广慈文明

同时降    敕今者邑众等遭逢

圣运照烛隆兴乃召良工刊石为铭雕琢而严自精清施为

而真然旖旎其斯愿者    奉为

皇宫万岁帝业永昌洪泽渖流百卉潜润郡县君宰美职频迁邑众

诸人海山荣耀鄙偶承长者相谓曰浡生忙忙谁作梯船凭之誧道希焉

纪纲为众相助罄乎否㹑乃不村牛拙而作颂曰    其一

像教东流  其源莫穷  永世不坠  名劫难融  有而不有  空而不空

创兹日庆  自西自东  其二      汉朝放梦  殊方应现  板济深沦  诱引方便

拆当抆疲  宁不周遍  或卷或舒  或化或现  其三      门到千峰  削城万仞

㞦㞦峥嵘  峨峨孤峻  功德僧惠谭碑经撞王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阴面:(有点像报刊!)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刻字文摘:

大宋国潞州黎城县礼贤乡双峰山大云院记

惟唐三藏传云太宗朝贞观三年往西国取

经至贞观十八年回至邬州和集县写得三

千六百卷遍劝受持唯此心经密秘灵通诸

佛皆因兹法而出世普劝从持同增极果

 

夫经邑者盖是大云禅院僧法讳

惠谭久韬惠智夙抱冲虚悟大觉之

真如了幽深之秘密亦或时面诗

而相谓曰  如来真经为世人之桗

树空王圣书作凡  夫之建逮是

僧众等觥家善诱修忽悟善乃

……

时咸平二年已巳岁次子丑朔二日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

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

……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碑三、大云寺塑佛记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碑首:大云寺塑佛记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碑文:

潞州黎城县卫源乡龙耳双峰山重修大云寺记

尝谓双峰山半寺者西域栖佛之地而佛瑞气千条乃为善之得也盖双

峰山半寺者九龙聚水之地也下有道曲水之道潺望东首诣域景祖仙

倒座之洞此名贵乎中有古刹寺者后殿叁间空闲如容圣像未备禅师

绍宪同领十方之高贤诚进人心同修之然而为双峰者耳祥去暧靆紫

雾腾空霞光万道之景也昔普天之下率土之宾往来四众人等顶授心

传朝参暮礼咸曰如来威力广大福量无边然谓之如者取其大生之意

谓之如来者取其不灭之名不生不灭者何善如之是以寺建于县东南

四十余里此山者大云禅院僧绍宪同本社耆老合举诚心塑大

佛三尊二大菩萨僧修者雨之升雷扶助者众水通溪添之者则翻波起

浪然后进起道乎白醭出于口边青草生于舌上千圣唤不回头百鸟都

无寻处形同槁木心若死灰智闲远水孤峰性寂寒潭皎月然后可以尽

离不离言之道也

佛者学也其义有三字学学他学行圆满以三祗满以用者严十号方名

为佛也切闻法身者为诸如平真净法界社时之本造化之根鎔以两仪

炉锤万有大而无外微而无内万像之以所生五音之以尔成生而无始

成而无终此乃无始无终也  本山  成悦  成爱……

本山长老才宝峰

明化寺长老锦绣峰

塑佛匠潞城东关东刘福裕……

云水禅师得顺

七星山莲花洞大千禅师弘农郡宽撰文并书

大明弘治四年孟秋十月已未吉日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碑四、重修三佛殿碑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碑首:流芳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碑文:

重修三佛殿碑记

佛自西域传下中土由来久矣上自王侯将相下迄黎民人等无不敬重后世尊奉佛教实为苦海之慈航将

室之明灯惜乎理深义累世所难明虽有善士膂戒沐浴秉烛焚香不过一诚感格诸佛而已创建之始无珉

可考历代修葺数百余载迄今年湮日深殿宇圮毁  神像暴露风雨不蔽行路君子瞻仰者莫不触日而惊

心焉故合社公诉兴工重修庚申春修造殿宇五楹以及庙院石渣东西两墙越三年甲子复仍旧重塑 

像金装  神貌榱桷栋梁丹垩藻丽洵足与前媲美矣矧兹功成告竣但村中蕞尔微区费心劳力难以独支

爰募临村仁人各捐资财共襄盛事方今月临孟秋  神像俨然殿宇奂然士庶敬然明扬不朽之风敬仰者

新之德庶几  神庥笃厚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传不泯云                    其诗曰

九龙戏珠环抱中  峰山叠翠两分开  菩萨并坐莲台上  度化众生雅意怀  万殊一本归正体

超群脱俗离尘埃  果能斋戒焚香拜  内秉虔诚见如来

前清郡庠附学生员民国师范毕业马附骥撰

中学校毕业生靳鸿勋书

  监工……

中华民国十三年岁次閼逢困敦应钟月  十五日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碑五、重修大云禅院碑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碑首:重修大云禅院碑记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碑文:

山西潞安府平顺县漳北乡石灰村重建后殿碑记

佛入中国自汉明带以来历唐宋元迄今迄哉远矣其为教也事天绝老终之于清净书丹心于□

宗其教者种种妙斯莫可殚还暨拜观

太宗文皇帝叙名经云凡中千君上孝于父母敬天地奉享祭尊三宝广行阴德者则生享宝贵

  者反之无非普劝善缘俾生恶超善以济仁寿之域乐太平之风仪况

佛为百福之源其有益于世教者不浅而寺为栖佛之所又豊客已于孔修之举乎乃平邑石灰

  在焉乃古刹也漳水带于前双峰拥其后仙岩隐于左我居拱其石美哉禅林之建实平顺之福

  柰今岁月既久殿宇倾颓神像偃仰见者兴嗟其不足以祀神灵奉祭祀也甚矣一日僧宗达

  斯徒胡可坐视神明之暴露而不为廓欤乃视状于心思以兴修为务因谋诸本村人族姓王讳

  官级相与缘告本境士庶商协替之原岗首捐已资以为之倡由是一乡善类输财而乐施者纷

  施栋梁榱桷者有施楹础檐石甑瓦之类者量材计用择日兴工废而修之欹者正之故者新之

金像玉彩垣墉整肃栋宇翚飞圣像烜赫轮焕一新规模制度曲尽其妙大非昔日之比庶可以安

  于嘉靖四十三年十月之吉落成于万历元年七月之终功用告毕凿他山之石以记岁月请于

佛本在心人能求诸内者寡今宗喜以慈悲为本怀以洒修为行业竭力率绶寒暑不懈卒成矣招

  觉悟咸归于善实有赖于此不以伟欺予嘉其作寺应续戒行之高求文之美皆善之大者拭表

  倡曰  双峰自古载  漳水至今流  换世僧迁化  大云废重修  功成非容易  缁素志

        镌石方为记  高名说未休 

  妙轮寺僧会司宗隆  辛安村南瑶庵僧成义……

  本寺大小僧众尊宿祖智  宗喜……

  

龙集万历元年七月中浣之吉旦立  儒官云山申锐撰  庵则岭僧闣山净堂书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碑六、大云寺重修碑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碑首:大云寺重修记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碑文:

潞州黎城县漳源乡石灰社双峰山大云寺重修记

书曰惟天无亲克敬惟亲见神无常享享于克诚曰敬曰诚皆中心所具非由外录我也人慈在伏而波矣之亲以诚

而格神之享不假于尊仰崇奉之仪渴克以来暴其诚敬哉是以

佛敬之处者及古刹丛林之所建良有以也焉寺在县治东南四十里石灰社北山之阳旧立殿堂并十王罗汉殿宇立

  右神祠以间计百十之楹为之县治创建于大宋天禧四年奈以历岁古远风雨倾圮倾毁已者教庆堂余者皆毁尽

  失旧神不雇享久矣而担者兴叹焉缠始于成化九年岁在癸已本寺长老成满会首僧全才俱以泛心意谋修之漆

  功缘之浩大汉独力以难为可用会诸耆老告曰大厦匪一木所成大功匪非力所济才等复举诚心建请

灵泽王尊神前未助缘所祈所祷有感必通由是邑中尘贵士夫暨乡镇富室长者之义也闻之感寻众施金帛之垂安

  粮以构始之僧即布木陶甓鸠工聚材重修殿堂三楹殿内佛后新绘背坐观音一尊殿宇之前东西两庑新建僧房

  各五间之所庑下东西又各建一间为供寿亭侯伽蓝神之所山门三间俱以丹碧巍然至成化十二年岁在庚申修

  之工毕焕然而一新其寺居之圣地真乃佛境之基后靠峻岭集云雾以嵯峨左右双峰隐掩山藏之古寺刹迎漳水

  画夜而石住汪汪寺之东南有祖师仙岩道场之所幽居万载曩古依然令之寺僧晨钟暮鼓朝朝香灯崇礼焚食上

  报四恩下资三有以祝

圣寿于亿万斯年所及周围瞻寺香火养种之地共计二十五亩东至石门脚南至崖西至牛王膝北至寺恼陀师岩壁

  地五亩共二块东至脚南至岩西至赵家坟北至岭寺沟口地一处东至沟南至河堰底苇地一处不计分亩西至申

  翥北至崖寺惱坨地一处五块共计地二十亩东至脚南至岭西至池北至沟并申英寺西边道下地三亩具以上理

  者永为之记暨以

国之乐重羿锡福之绵长而享有永年者一皆本乎美观者故神享人悦时豊岁稔有以为居民人祈福日祝目盛则

天之报施于人者各有其道大抵皆诠才之力其功德可纪也咸愿镌碑石于寺以彰厥美然兴作心感之岁月不可不

  笔之于召以传悠远也是为记    明化寺长老诠锦门人绍广绍盈……

  亲教师圆聪门人长老成蒲门提满经  满昙

  尊宿阗净门人成悦

渖府旗士玉工作头天党曲深撰文并书丹篆额

大明成化十三年龙集丁酉季秋八月吉日立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阴面:本村功德主姓名……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碑七、大云禅院重塑佛像碑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碑首:万古流芳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碑文:

大云禅院重塑佛像碑铭

大云禅院创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原名仙岩院。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改为今名。北宋建隆元

年(公元960年),殿宇已发展至百余间。宋至明曾进行过多次维修,清康熙三年(公元1692年)暴雨如注,连绵不息,两殿宇

僧舍漂流无存。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至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对寺院鼓舞了全面修复。达到宇殿完整巍峨

金像辉煌。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重修了三佛殿并塑像,后抗日战争时期塑像毁坏无存。公元一九八八年国务院三号

文件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五年国家拔专款对寺院进行了全面维修。前院大雄宝殿、山门、东

西配殿及后院三佛殿,均整修一新。2000年为宏扬民族文化,开展旅游业的需要,在长治市政协常福江主席的倡导下设法

筹资二十四万余元人民币,修通了甘林线至大云寺的公路并硬化,同时请东北籍塑像师历延春,由村支部书记赵俊芳主持并

监工,新塑佛像七尊大佛殿塑阿弥陀佛和观音、大势至二菩萨,三佛殿塑释加牟尼、药师、阿弥陀三佛。天王殿塑弥勒佛绘

四大天王。至2002年五月十日,塑像金身已全部告竣,并于2002年五月十九日请长治市文物旅游局、市佛协、并有

关领导剪彩揭幕向游客开放观瞻。当日各界人士慷慨解囊自愿捐款。为纪念塑像告竣,及捐款善士特刻石立碑志铭。

主持人赵俊芳等;参加剪彩领导:市文物旅游局文物管理……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有一通十分珍贵的元代碑,可惜字太多,也看不大清楚!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碑首: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碑身: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隐约能看到至元等刻字: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宋化经幢:其一,满幢刻字,看不大懂!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其二、能看至年号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乾德四年……
山西平顺大云院碑石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