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2019-11-22 07:45:19)
标签:

杂谈

分类: 京外景观古迹风光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河北邯郸市北二十里处黄梁镇,有一座位始建于宋代(960_1279)的吕仙祠,主要供奉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后来的的朝代都进行过重修和扩建现存建筑面积一三万平米,规模宏大,保存基本完好.吕洞宾虽不是八仙之首,但他在汉族民间传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这座吕仙祠院保存着不少碑及石刻,但有的漫漶不清,只好把能读的碑石呈现给朋友们了!
吕仙祠: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二、鼓楼边稗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吕祖祠碑: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碑首:吕祖祠碑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碑文:

邯郸之名始见于春秋左氏传迄今业数千哉亦可云古矣然犹未若邯郸之梦为者也所称彰彰在纪耳

目也读唐邺侯枕中记备述仙踪而一枕黄粱遂腾播传诵齿颊流芬且骚人墨客又从而咏歌扬颂之四

海之内盖皆企望遥瞻思欲一至余固歹神游目想久矣今岁承之兹邑公余之暇乃择寻访祠宇备极览

观仰见夫钟离纯阳二神皆塑像庄严精彩奕奕飞动最后卢生石像镌刻尤工侧身偃卧俨然在黑甜乡

为之情移意怿者良久因复前后周历睹壁上所嵌石刻蓬莱仙境四字笔力越卓真不只龙攫虎拏又从

吴舒等所撰诸楹联字字照人出色外有乩书敷额活脱超尘皆难得可贵者至题壁之诗若魏若张若

程蒋诸人及杨李桂薛辈悉显书深刻彪炳清垣而本邑王绅所画梅益形神采虽时代不同要莫非古物

之可存者于是叹观上矣天神仙之事自古传述非书烏有子虚实不遂信黄白飞升长生久视诸术犹未

若此祠所示枕中富贵可以唤醒世人始知名位之荣胥为幻梦当莫不豁然顿悟而觉路先登也今须缮

葺塈饰甫竣爰述巅末以諗世人碑执心奔走者庶几废然知返亦若海之慈航云

    邯郸县县长王肇基敬立  邑人李世昌撰文  大名赵连壁书丹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五月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三、碑亭碑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1、
过吕翁祠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碑首:不清!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碑文:

过吕翁祠四首

邯郸路口吕翁祠说梦何时是了时梦觉有关谁打破须知尼父是吾师

 

垂杨万古长安路白日飞飞一美凡大道由来存世眼不劳所隐别开湍

 

尧天推测是良知元会谁云有尽期但愿同心经福叟祠堂须与共寻思

 

仙家避世烟尘外吾道同人宇宙间天下生民仰尧舜时维风动又重还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春三月吉

赐进士出身嘉议大夫礼部左侍郎閼州端溪子王学法书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2、吕翁祠枕中记   碑文不清!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碑首:吕翁祠枕中记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碑文不清!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3、吕祖邯郸庙重修碑(下摆不清楚!)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碑首:皇清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碑文:

吕祖邯郸庙重修碑记

原夫琨墉云栋拜真府于三霄瑶阙霞墙叩元扃于入劝斯则紫空万主神庭隔兜率之天碧落千寻弱水涵防邛之距若乃

怀塞卫崎岖犹客抱长征之感望中林而投筞七关匪遥捾廛舍以停骖三关潜唘酒罏茶竈旁延句曲之真绳榻藤筇適过华

之遭未有语彻三无梦销五益遂乃拜章虎录筑绳台若卢生邯郸之遇者也时则攒峰御日落木横庙旅情未申高人

怀灵宅旋昏终军弃繻之志遂乃探囊授枕幻幻成真身可游仙竟到华胥之国梦犹观化方逢缨终之场于是神入环不境

之勋泰阶六符鼎鎧正三台之位李迁垢之居楚甸峻胄方益张阳武之仕汉廷么年弥永鸣呼钟鸣瑟撤始知身世

炁掇碧奈之神花冥会虚栖醉丹琳之点可谓翔鸾才驻即攀清府之梯化蝶方酣便整绿轺之驾矣且夫遂公易貌

滋疑望遗踪而致惑不知琼都结筏乃爱始之鸿慈瑶吸书名亦通元之灵况

孚佑帝君发挥圆匠陶治神园披睿列于三精笔神功于万沤五难七试总霞辔而降紫庭八会三元掷云轮而游清县

    量慈愿之宏觉路结崇因之广丹携金掖为归后之真方答敛王枉駈壶中之仙晷蕉书留字之异偕挂笠而垂即镜光剑

    淮流阻檝漕舶停桡爰籲

神庥思占利涉俄而波平两岸帆挂千般舵橹扬而风驰三门未阴舳舻衔而云拥五节无留斯又功著

天苍德符祀典宜启列真之甲第重模上圣之辰图阁级珠珰贮流霞而有宅庭森琪树招采凤以来归而况接轸康迳连墉

落日寒沙之外无风未坠发仙磬之堂音灵躅常新铿晨钟之洪响是用进参五觉湍空悟如寄之因静证也缘至道德

是日景方中成风之工兢集芝栭磥河重开逸域之宫桂栋纷披再构昆盈之室庶几神辉永烛旋城瞻倒景之台宝相长有玉

賚联位业于真灵诀证八穿示津梁于觉岸则真祀云房于前殿焉至若躬承简册手抉藩篱捐害马于须臾感隙驹之芒曶

祀卢生于后殿焉三元结体一即真宣宝谛于希夷三商景水范仙踪于显晦六羽车迥华阙成图福地听钧天之秦行山耀

至道守元神功无量义祉纷敷化机滉瀁俯缅迷途昭宣灵贶竟外神仙梦余将相琼宫久峙王柱生尘载瞻云躅上叩星津鸠工雨集

雾榭三休云亭四照锦濑秋吟媚巗春筊神宫之夜邃境空明群缘朥圣众妙旉荣式刊翠碣同拜元成灵届攸上化宁身

嘉庆十六年岁在辛未秋九月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四、碑廊碑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黄梁美梦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碑阴:
宝剑峰从磨历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2、吕翁祖师降乩题句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吕翁祖师降乩题句

甘受孤寂不染尘淡妆娖影

古精神笑傲风霜情犹待好

弃林逋作故人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碑阴:梦醒黄粱方悟道  心同明月可寻梅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3、枕中记:碑文不清楚!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阴面:纯阳遗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4、人生之梦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阴面: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廊壁刻石    1、过黄梁

过黄粱

毕竟黄粱道不及华

山路处世象矣梦胡

为劳其睡道阻驴儿

鸣山中白鹿戏黄河

无浊流就文山可腻

风流而跌宕册梦良

无二善学箫公考先

读黄粱记日暮起悲

风萧条白云寺华山

分半角黄粱方一醉

拍手唤卢生案上珊

瑚坠

麻城项始震方中父题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2、

黄粱遗迹释家点化幻境耳世人

脍名于口何异痴人说梦:绝解之

卢生梦到日原是碒来身自昔

成仙汾何曾见一人

切情都是梦说梦已成真呼乃

黄粱碒不如梦里人

此予庚寅过黄粱题壁上句也后

二十年东委常治邯郸重过

倾波见壁之已碧纱笼之无

因贤石志之时孟秋廿日

  天雄郡司马沛王都缦书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3、

临洺关外出邯郸到

此卢生睡尚酣职波

灰残心止火悔近丝

尽膺边蓝亭关辟旷

村烟合桥跨青连树

影会一枕吕翁宁独

有黄粱求鼽血谁参

康熙丙子随秋

司空傥小使礼指

峦微经斯郢卢出庙有化

兴仙李栋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4、

奉师后道通黄梁礼

吕仙祠

  蓬莱何处此相逢忽见

  仙人点化踪炉内未终

  炊饭火枕顾已造炼丹

  峰东来面目元先觉咫

  尺云恨莫从梅石问

  真还未醒前车催我夜鸣钟

  顺治癸已春王纪月  瓦桥赵如瑾题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5、

来往邯郸古道行谁

从觉后问卢生百年

事业炉边过澋意功

名枕上成人生千秋

境在梦回午夜仰身

轻等习只作秋梁悟

何异樵柯勒烂

乾隆丁寅春仲阳日翁祠瞻卢生  吉林德保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6、

谒黄梁祠

束发入禅师门须臾笃已老日

月照虚空仰之不可造初心偶

仿佛稍思便潦倒欲待觉来时

细问终南道亦借半塌门睡至

东方

  闾柰踈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7、

拟遇邯郸访卢生未果

人生如梦几是醒

惟有卢生作得成

或欲梦中还说梦不

知何处访卢生

邯郸无梦亦无醒

大拓都因饭未成也

羹黄梁分一署却

疑火短米还生生

何妨眼睡念头醒

百念难成一念成就

里岂无消息在谁

本说与老书生生

一枕羲皇睡不醒

更无婚宦差事成

神交百里真知已

明求烦劳访魏生

云中魏象枢偶得题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8、

道光癸已冬予服阙赴都雪

中守卢生祠题诗三绝于壁

咸豊甲寅春予备兵河厥逳

敌防邺境到此重游阅二十

余年旧作尚存壁间复题一绝于

后并泐诸石以志今昔之感云

富贵声华总幻因黄粱一梦了

终身眼前多少风尘客画是常

时梦里人

悟来万事等云浮无限仙机在

枕头毕竟逃名未尽犹留一梦

话千秋

勋名有志着先鞭漫学只虚艳

说仙君已醒来吾尚梦邯郸道

上雪连天

昔年已作未醒人今日重来证

此因料得先生应笑我梦中

又度廿余春

耕生产 桂林蒋启教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9、

过邯郸题卢生卧像

一枕微源道味亲方

知所历尽非真梦

回难向痴人说还

现当初来觉身

言生言幻总范然毕

竟游仙梦亦安着说

蓬莱果亦岛焉知

不是枕中天

模煳世事不分明一

任凡愚强办争我亦

寻常梦中客祗愁

梦不到先生

影另仙祠向到周戏

拈余语却回头睡时

再梦为丞相须记

功成早退休

  铁岭杨霈题
黄梁梦吕仙祠碑石简纪(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