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陵碑纪

分类: 昌平景观古迹风光 |
长陵碑纪

神功圣德碑阳面:

背面:

侧面:

阳碑首:大明长陵神功圣睾碑

阴碑首:

碑座:

二、长陵陵院陵门内碑亭



亭内碑:阳面

龙头碑首:

碑面:大清顺治皇帝特谕:

碑文:顺治十六年岁在已劾十一月十七日
上谕兵部前代陵寝神灵所栖理应严为守护朕巡幸畿辅道经昌

侧面:

背面:

阴碑首:龙身

碑座:

阴面碑身:

碑文:谒明陵八韵有序
望钟阜之松楸巡涂必诣指昌平之表碣跸路兹临维十三陵之兆城相依经百余年而德怨
久泯况得之贼首立统正而仇复前朝且优以侯封布泽深而仁钦
祖德虽采樵禁于令甲而阅岁致或颓初值此亲瞻恻然睠念忍听丹陊粉剥无继体以销沉依然
隧閟堂深发重帑而贲饰彼何示人以不广毁及金源我惟凛
天之难谌假兹毁鉴摛八韵而成斯诗什等百世则具在鉴评
广运钦承一统大胜隔消隔百年深山陵念以北邻近车驾因之此日临德怨久哉幻时世(天命三年我
天命凛难谌


三、陵门内院碑:

东侧碑:满红盛兴之碑

阳碑首:

额文:满红盛兴之碑

碑面:

碑文:
皇帝致祭于
明成祖皇帝
宣宗皇帝
英宗皇帝
宪宗皇帝
孝宗皇帝
武宗皇帝
世宗皇帝
穆宗皇帝
光宗皇帝
熹宗皇帝
诸帝丕承鸿运抚有环区蒞政理民为一代主朕巡幸畿辅道经昌平瞻
陵寝之在兹景疏风而兴感特以牲帛醴斋庶品之仪用申祭享尚其
歆格
谕工部前代陵寝神灵所栖理应严为防护朕巡幸畿辅道经昌平见明
朝诸陵寝殿宇墙垣倾圮已甚近陵树木多被斫伐向来守护未周殊不
合理尔部即将残毁诸处尽行修葺见存树木永禁樵采添设陵户令其
小心看守责令昌平道官不时严加巡察尔部仍酌量每年或一次或二
次差官察阅勿致疏虞特谕
皇清顺治十六年
上时游畿辅驻跸军都吊望明朝诸陵荒湮蔓草间牂羊蹢躅也
念古公卿有利于泯者祀之矧一代帝王曾蒞区寓者乎爰
命大宗拍择期太常具牢菜醴帛自长陵而下以次展祭又
谕大司空始而庀材修葺废坏置陵户樵苏有禁不时
遣官巡视著为令将欤休哉乎旷古未有之典也一时载笔臣工
自能昭垂信史俾之万世臣圣聪等职领斯上
煌煌盛典实蒗耳目用勒贞珉什还迩黎献咸得睹记云尔
山西提督按察司佥事加一级
清吏司主事桂俭奇




碑座雕饰:

阴面:无字

西侧碑:重修明和陵碑

阳碑首:重修明长陵碑

碑身:

碑文:
所谓民族精神者曷寄予必有人焉于非常之时以非常之力成非常之功其余威远略足以垂阴
千百年俾后之人瞻仰遗迹而顽廉儒立若黄帝之稿山汉武帝之茂陵唐太宗之昭陵明太祖之
孝陵其庶几哉明成祖经略朔漠兵力远及胪朐翰难顾大宁三卫旋设即废长城内外恒为角逐
之场燕都逼近边墙首当其冲直若非所以妥至尊者成祖独毅然建北京而定鼎焉且就天寿山
起长陵以示世世子孙永永窀穸于兹土盖严疆也而视为全国首要之地竭全力以副必守之决
心故终明之世二百七十有七年燕云十六州不致蹈簪汉周宋之复辙者实成祖之毅力使之然
遗迹所存畴不肃然以起敬长陵规制崇閎壮丽近古无其匹后此殿景裕茂泰康永昭定庆德诸
陵降杀有差景德崇祯益复不侔然顾亭林记昌平山水时长陵松柏行宫与感思陵工部厂内监
署均毁失矣又二百六十余年而入民国又越二十三年而迄于今风雨水雪所摧残雉兔芻鸡所
戕贼朝市迁贸宜非旧观而游览者犹愕眙叹息不能去乃者
国民政府普颁明令保护古物先朝建筑凡具有历史价值者一体缮完封守郛适奉
命求驻北平秉承
中央意惜以见诸行事燕藉故都绵历五朝史迹所遗举加维护缅怀遗烈首葺长陵爰命固匠鸠
工庀材凡修整大红六长陵碑亭棂星门殿门棱恩门神帛炉棱恩殿宝城甬道明楼前黄琉璃屏
以至御道陛阶等十余处北平特别市市长袁良实董其役以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务
事呜呼成祖之伟略敻哉遐矣乘者其毋忘此一长陵实为我民族在精神上之一大长城也中华
民国国民府行政院驻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兼政务部长泉唐黄郛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