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大杨山

标签:
杂谈 |
分类: 昌平景观古迹风光 |
初探大杨山


二、人工湖景:


廊亭后,山壁石刻:颂大杨山
层林尽染柏森森,危壁奇峰耸入云,古寺神塔凌空建,曲径山深鸟吟吟,
昔日六郎困此处,栗砖食墙救三军,斗转星移悠悠载,今来俗子记忠魂。
能永增祥,白瑞林书刻,公元二00六年六月六日锦锦燕脉大杨山赋:
三、小杨山牌楼:两侧匾“曲往”通幽“,中匾”小杨山。
中匾“吉祥如意”,两侧匾猜不出来了!
路边迎客:
四、长寿泉影:
本想看看有没有水,但井盖锁着,打不开!
泉亭台下石件:
这像是路标吧!“便道”
五、大杨山坡石塔群:
台上台下三座石塔:从塔的形制和工艺上看,应是辽代僧塔》
台下第一塔:
覆体形塔身和石桃塔尖:
台上东塔:
三塔大体相同的塔座:
高覆钵状塔身:
塔顶:

塔尖是火焰式的:

三塔均有塔铭穴,但找不到字:

台边残塔:

六、小杨山庙遗址:

残墙断壁:

遗留石件:



七、神塔:神塔并不神,而是建在石室上。



与前三塔同样的塔座:

同样的塔身:只是较之精细了些。

瓮形塔尖:

塔铭穴也有点精致:但了找不到字!

神塔旁侧一坯土坟:不知葬的何人?

八、大杨山石佛寺:文保碑,不在寺旁,而是在山下路边。

文保碑:
石佛寺建于明朝中期,正殿三间内供奉石质一佛二菩萨,与大杨山众庙宇形成为一体,共为佛教圣地。日军侵华时遭到焚毁。1995年春,石佛寺被重新修缮,现为清式建筑。

殿侧影:

石佛寺挑沿,脊吻:

殿中三尊石佛:

石佛两侧墙壁上的神像:这位神祗,不知是谁?照理说,应是地藏王菩萨。

因为这边是观音菩萨:但观音菩萨,一般只执法器,不握兵器!

殿内东西两墙壁画:四大天王画像。


九、望佛石:

绿郁丛中一巨石:


远山眺看,还真有点像佛影:

十、古钟遗址:翻山越岗又一小山头!

密林丛中寻遗址:

遗址石件:

不见钟影,只见石钵:

或许,原来也是一座灵佛塔:为是覆钵塔身。

这是覆钵塔座后莲花盘:

十一、大杨山峰下弥勒院:

弥勒院西边柴门:

鹦鸽洞高台:

弥勒院石件:

鹦鸽洞:

清晰刻字“鹦鸽洞”:

鹦鸽洞内:

弥勒院大香炉:

笑口常开弥勒佛:

弥勒院南门:

弥勒三间殿:

弥勒殿后身:

弥勒殿山墙盘头雕花:

十二、大杨山略影:





十三、曲崎攀绕山路行:






头次探大杨山,不免有些遗漏,有待来日再探吧!